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语》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春秋时的独特意义。《国语》中的"道"概念从"天道"到"人道",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的解释开始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德"概念从无"心"到有"心",开始注重人的内在品格修养以及人自身能力的开发,反映了春秋时期德内涵的一次重要转换。《国语》中的"道""德"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关注人的内在品德及主观能动性。"道""德"强调的都是人对自身品格的修养与完善和对生活的思考,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牴牾",《汉语大词典》释"抵触,矛盾",后引申为"用言语顶撞,冒犯"义。但在历代文献中,"牴牾"还可解释为"物体之间的碰撞,冲撞""不顺,坎坷"义,《汉语大词典》未记载。此外,通过对文献词典的收集,发现"牴牾"还有"柢梧""抵梧""抵捂""牴梧""抵忤""抵牾""抵啎""牴啎""抵啎"几种变体,均有历代文献为证。  相似文献   

3.
中土文献中很多神话人物都具有体形巨大的特征,但将身形长大作为族别特征的当数春秋时期的长狄。据《山海经》记载,大人国存在于东方和北方的海外,后世衍生出许多新的传说。唐代以后的史籍,明确记载大人国是在新罗与日本之间,并产生了一系列航海者从巨人手中脱身的历险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在宋元明清文献中不断重复,而细节则不断被夸大,事实因此而演变为传奇。《镜花缘》利用并发展了这些传说,用"大人国"来表达社会理想,而以与"长人"有关的闲谈来揶喻现实,讽刺世情。  相似文献   

4.
"伯姬""相城伯姬"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内涵。《春秋》作为鲁国编年史,冠以国名的伯姬共计记载了四位,即"纪伯姬""杞伯姬""郯伯姬""宋伯姬"。相城,是安徽省辖淮北市的别称。周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子瑕或子固曾迁都于相城,并在此迎娶了鲁国国君宣公姬倭的长女——伯姬。宋共公去世后,此鲁女伯姬随夫谥曰"共姬"或"恭姬"。此后,鲁女伯姬在相城寡居三十多年,后因火灾去世,长眠于相城西王姬山南麓。相城人尊称鲁女伯姬为"相城伯姬"。  相似文献   

5.
左丘明姓名来源失载,单姓、复姓说均有疑。左丘明当以义命名,即“佐孔丘明史”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或可释为“佐孔丘明史而有失明细,于是有《国语》之继”。左丘明并非盲史官。《左传》可称《左氏春秋》、《春秋左传》、《春秋左氏传》甚至《春秋传》、《春秋古文》乃至与《国语》合称《春秋》.《国语》,但却不可称《国语》或单称《春秋国语》。  相似文献   

6.
历代学者对韩愈所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严重误读,他们要求的"谨严"是以道德正当性和政治正确性压倒叙事的真实性,把叙述者对事件的阐释当做事件本身来记载,这就造成了历史叙事的片面和缺失。《左传》在许多地方采纳多种史料,叙述事件的真实情况,介绍了当时对应该如何记载的不同看法,这是历史叙述者对史实及关于史实的不同阐释的正确处理方式。《左传》记叙事件包含了《春秋》所缺乏的叙事的各个元素,运用推想,写出了人、人心和人性,文辞华美丰赡。从《春秋》到《左传》,实现了古代叙事艺术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的双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  相似文献   

8.
<正>《国语·楚语上》记载了春秋时期申叔时提出的教育楚太子的九门功课(即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为论述方便计,下文简称“九艺”),而《庄子》《礼记》等文献提到孔子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弟子,前贤时彦就孔子“六艺”的研究较多,而对申叔时“九艺”及二者比较研究者鲜少。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对比这两种教材(孔子传授“六艺”的同时整理典籍作为教材,申叔时“九艺”亦当有相应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蓬莱仙话的源头,是我国东部海滨地区以"蓬莱山"为中心的"大人"传说,它的产生与海市蜃楼现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论语》、《孟子》等相关文献记载,结合当时齐地神仙说颇为盛行的背景,通过考证分析,可知早在春秋晚期蓬莱仙话就已经初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3,(22):48-49
中国历史上关于白化症的记载颇多,白化动物几乎皆被视为祥物。《国语.周语》:"王不听,遂征之,岗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关于白熊的记载。白化症是动物个体出现体内黑色素部分或完全缺失的现象,从而使动物看上去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