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心理分析著称的现代小说家施蛰存,在实现其创作上的超越之时,往往又面临困境和歧途,他的小说创作最后由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皈依,表现了他创作策略上的艺术调整和写实文学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贵妇画像》被公认为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的亨利·詹姆斯在小说中娴熟地运用了心理分析的艺术手段 ,将作品的表现对象从外部事件转移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另外 ,詹姆斯又一次采用国际主题作为其创作的中心素材 ,并使用隐喻手法 ,描写了一位天真、单纯的美国姑娘 ,为追求自由和独立来到欧洲 ,最后其个性被她所追求的“自由”所毁掉的心理历程。小说所达到的反讽艺术效果从另一方面奠定了亨利·詹姆斯作为美国小说艺术大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遭遇的一次最惨重的打击.因诗歌创作得祸的苏轼,从此产生了畏祸心理,但其深沉的忧畏心理又与他天性敞亮的个性特征、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相冲突,这种外部压迫与不能自我抑制的双重心理作用,使苏轼不得不将其创作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他视为无碍的“小词”.正是这种创作心理的转换,苏轼将他复杂深刻的人生感慨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转化为美丽的词章,进而为中国的词坛营造了一片自由而缤纷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以语言风格独特和创作理念个性化而著称。他的语言狂乱驳杂又大气磅礴,婉约清丽又深情款款,既保留了民间话语粗野淳朴的原始风貌,又满足了艺术语言的审美需求。莫言小说中的语言不但是了解莫言文学历程的可靠凭证,也是接近莫言内心世界,把握莫言创作心理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查理·狄更斯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非常优秀的作品。然而在狄更斯的成长经历中,不幸成分居多。狄更斯的童年经历对其心理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子是当代诗坛上重要的抒情诗人与史诗诗人,是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海子诗歌创作的特点,指出早熟与早慧的内在分裂构成其创作心理的基本面貌,并导致了他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说“关怀和忧患时下的中国是我的天职.”他的长篇小说无不体现着这一创作思想.他的首部长篇《浮躁》以政治和社会为视角,对改革开放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理作了整体的评判,然而作家因对所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无奈而致困惑,因而在以后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改从文化视角上寻找新的切入点,《白夜》、《土门》、《高老庄》即体现了作家以“文化批判意识”为核心的创作心理和文化探索精神.尽管作家的种种文化探索仍不免流于无奈,但他执着的艺术探索精神却十分可贵.  相似文献   

8.
狄更斯将其成长与生活中形成的难以割舍的情感与经验参与到文学创作中,再经过自己审美心理的再体验与再创造,结合自己独特的心理机制,产生了大量通过再现儿童成长、爱情婚姻、社会体制等来表现"行善与爱"的主题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些潜伏在作品之下的情感使得狄更斯的小说在主题上具有深刻的一致性,让他的小说达到了哲学命意的超越与审美追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结合作品来谈心理描写和“意识流”,说明心理描写与意识流在创作技法上各有不同。又各有千秋。心理描写可以吸收意识流创作技法中的合理成分,但绝不可以用意识流创作技法去代替心理描写,但可以在借鉴基础上发展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10.
路遥在其短暂的四十三年人生中,优秀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超越他的生命而流传,他甘为理想奋斗、吃苦、献身的博大胸怀和坚忍不拔的人格力量对读者产生了、并仍在继续产生着深刻的精神影响。他的这些人格魅力和作品影响主要源于其创作和生活中的征服心理。从他创作小说、改变生存环境、追求爱情三方面来探析他那种不服输的征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