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岁暮归南山》素来被认为由孟浩然所作。唯韦庄《又玄集》署名孟郊。从《又玄集》成书年代与坊间孟郊已知刻本年代之比较、唐人诗互窜、“南山”争论、“不才明主弃”之辨看,此诗作权当属孟郊。  相似文献   

2.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在这群星璀璨的诗歌的银河系中,有两位诗风相近、并作联句之作,工力相敌的诗人——韩愈和孟郊,时称“韩孟”,又有“孟诗韩笔”之说。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当然早已为后世推重。而孟郊也曾以一首柔情似水苍凉蕴藉的《游子吟》而使千古读者心醉。毫无疑问,孟郊在中唐诗坛上应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事实也确实如此,历代以来较权威的文学中著作都很慷慨地为孟郊留下了一席之  相似文献   

3.
宋敏求所编《孟东野诗集》是今天所见一切孟郊诗集的祖本,其存疑诗亦复不少。其与聂夷中重出诗中,《劝酒》“白日无定影”和《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二首》其二“日往复不见”两首,作聂夷中诗为是;其《怀南岳隐士二首》为僧贯休所作的可能性更大;《感怀八首》所述多有与孟郊生平不合处,其二、其六当为孟云卿之诗;与顾况重出的《婵娟篇》,却不可轻易否定,它可能是孟郊早年受吴中诗派影响,学习吴楚民歌的结果;《读张碧集》虽非孟郊所作,但孟郊推尊李白、主张风雅的一贯主张并不会因此而坍塌。目前辑补的孟郊诗只有《望远曲》与《观音岩》两首较为可信。孟郊共有组诗28题155首,宋敏求《孟东野诗集·后序》云得孟郊诗“五百一十一篇”,可今天所见各本均不足此数,原因很可能在于组诗的拆分计数上。  相似文献   

4.
“南山”广泛出现于《诗经》中,其背后有着悠远而深厚的文化意蕴。一方面,《国风》中的“南山”均与男女情事有关;另一方面,《诗经》中的“南山”又与长寿多福有关。而这一切,又无不与大禹和高唐神女的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众妙集》、《二妙集》乃赵师秀继踵《极玄集》而编的唐诗选本。《极玄集》以大历诗人为主;《二妙集》专选贾岛、姚合;《众妙集》主要是大历诗人和姚、贾诗派。三集所选诗作在体裁上,皆以五律为主;在题材上,皆冷淡政治时事,关注日常琐事;在情调和主题上,皆悲凉、凄苦,企慕隐逸、闲适;在表现手法上,皆少用典、多摹景;在风格上,皆以清幽闲雅为主。不同之处在于:五律之外,《极玄集》偏重五绝,《众妙集》与《二妙集》偏重七律;《极玄集》不排除情感激烈、表达直接的作品,《众妙集》与《二妙集》则以“词体和平,表达含蓄”为选录准则。这既显示了姚合《极玄集》与赵师秀《众妙集》、《二妙集》前后相承的关系,也体现了时代、个性等差异造成的编选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韩翃爱马,有多首咏马之诗传世.今以收在《极玄集》中的两首,与《唐诗纪事》等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惜前贤、时彦多列异同而鲜有按断,现依事理与文理给出“宜各从长”之己见.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人中,以“苦吟”知名的,当首推唐代的孟郊、贾岛。欧阳修《六一诗话》;“孟郊、贾岛皆以诗穷至死,而生平尤喜为穷苦之句。”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称他们为“郊寒岛瘦”。他们为什么苦吟?一说是因为他们一生命运多舛,穷困潦倒,只有以苦吟写其穷愁。一说是因为他们“气象如此,宜其一生跼蹐。”(瞿佑  相似文献   

8.
郎士元考     
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生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皇甫冉榜进士。姚合《极玄集、卷上》:“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年进士。”《新唐书·艺文志四》:“郎士元诗一卷。字君胄,中山人。”计有功《唐记纪事·卷四三》所载殆与《新唐书》同。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按:《极玄集·卷下》谓:皇甫冉“天宝十五载进士”。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皇甫冉)  相似文献   

9.
崔颢《黄鹤楼》一诗的首句,或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或作“昔人已乘白云去”。作“黄鹤”者如《唐诗解》、《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等。作“白云”者如《全唐诗》、《唐诗正音》、《又玄集》、《才调集》、《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等。孰是孰非,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持“黄鹤”说者,理由有:一、“乘黄鹤”、“乘白云”二者比较,前者说法较为常见。古诗中未见用  相似文献   

10.
您发表在2000年第2期《语文知识》中的《“悠然见南山”之“见”》一文,从审美的一个侧面,并联系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把“悠然见南山”之“见”理解为“现”,揣摩再三,不敢苟同,特陈一管之见与您商榷: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而言,正如苏轼《东坡题跋·卷二》所言,“因采菊而见  相似文献   

11.
"红"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眼目"。本文分析了"红"这个中华文化重要意象对表达《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所起的作用,以及霍克斯在翻译中改"红"为"绿"对原作意义造成的巨大损失,指出译者在翻译处理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词语及意象时,应该树立并实践"文化融合"观,以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泰斗级人物,王蒙的作品一直受到文艺工作者的重视。研究者往往从其作品的时代语境、作家的特殊际遇及其作品的时代意义入手,忽略了王蒙作品中叙事的生发策略与上述几要素之间的微妙关联。就此而言,文章的叙事研究对把握王蒙作品的整体内涵是必要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娇红记》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 ,作者孟称舜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申纯、王娇娘的爱情悲剧。申、王的爱情悲剧 ,不只是个人的悲剧 ,实际上也是社会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禹治水的孟门有三说,其一为柳林孟门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学术界及社会上对柳林孟门了解不多。通过查史与考察,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禹治水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为二中的孟门就是今天的柳林孟门镇,大禹在柳林县孟门治水有记载、有遗迹、有传说。  相似文献   

15.
上古文献记载大禹治水率先开凿疏浚的"孟门",一说在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间黄河夹岸的壶口,一说在山西柳林与陕西吴堡间黄河夹岸的孟门渡口。其实,两处皆黄河中游最典型的山陕峡谷地带,其地形地貌称"孟门"都可谓惟妙惟肖。作为传说历史,均可求同存异充分弘扬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中“还来就菊花”是“还来欣赏菊花”的意思,但是文章通过分析“就”的词义、考证重阳节饮用菊花酒的风俗以及分析整首诗的意思后认为:“还来就菊花”宜理解为“还来饮菊花酒”。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结“忘形之交”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章围绕孟浩然结“忘形之交”的时间、地点,以及张九龄等七人的生平诸问题,首次进行了较为全面与具体的考察。认为其所“效”之地分别在长安、襄阳、荆计等,时间亦各异;孟浩然晚年被张九龄辟为荆府从事,系宋鼎推荐的结果,此前孟浩然在宋鼎襄州刺史府为幕僚、且与张九龄不曾过从。  相似文献   

18.
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孟郊的艺术渊源与艺术倾向入手,将研究深入到诗人的感觉层面,分析其独特的感觉方式、表现手法及与大历诗、元和诗的关系,指出孟郊在唐诗演进中的特殊意义在于:第一,作为皎然和韩愈之间的过渡性人物,孟郊对中唐复古思潮起了前导作用;第二,其诗歌中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强化和深化了诗歌抒情的主观色彩;第三,孟郊用独特的诗歌语言形成了他主观化的艺术表现,为中唐尚奇的诗歌风气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正在逐渐地成为当下时代学术界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王蒙作为80年代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对于80年代的真实记忆与真切记述当然也是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大块文章》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王蒙从一个位置重要的亲历者的角度,尽可能真切地再现出了80年代的全部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众多学者对孟子和《孟子》及其注疏等研究方面倾注了很大的精力,由此便有了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的孟学,形成了对《孟子》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形成了对《孟子》研究的相关体系,本文从《孟子》不同的注疏版本背后可以看出当时孟学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孟学的发展彰显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