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诗的美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修辞、抒情、形象、意象等方面,音律的巧妙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适时恰当地运用音律会为诗歌增添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更加完美地表现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的这部《诗论》中,作者对诗的节奏、音律、韵律等因素极为重视,他将诗歌起源、诗的本质等问题用音乐性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探讨,把音律节奏看作是组成诗歌思想情趣的天然特征且对其加以强调。本文从音律是诗歌的命脉、音律是区分诗与散文的重要标志以及音律的艺术功用这三方面简要的论述了音律节奏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2013,(10):10-11
语文教学中是包含着"美育"的,语文的"美育"往往离不开诗歌。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意蕴,通过品析诗歌语言的内涵美,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力,体验诗歌诵读的音律美,激发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相比,它的语言更为精练,更具音律性。诗人的情感更为浓烈,更注重艺术意象或意境的构造,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主要通过意象或意境表达出来;诗歌的传统色彩浓厚,教学中如何把它同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是目前教学中实践探索的一大课题。一、诗歌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  相似文献   

5.
余桂兰 《考试周刊》2014,(55):19-20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插图、文字、形象、音律等各种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领悟诗歌的优美意境,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6.
周立波 《考试周刊》2008,(53):125-127
埃兹拉·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比较赏析,从诗句通过不同意象的叠加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与绘画的应用、动静景结合、音律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理解意象诗歌的特点,体会意象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的另一特征是音律。如果说,音律是诗歌的外在形式,而意象则是诗歌的内在情感。前者让诗歌音韵和谐,读来整饬而错落有致,而后者则让诗歌有了画面美、意蕴美和情感美。因此教学中巧用诗词意象,不失为理解诗情画意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翟莉 《文教资料》2008,(22):20-22
在诗歌中,节奏和格律常常被作为诗歌研究的着眼点,以此来探讨诗的文体特征,其中音律和节奏的背后往往蕴藏着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文探讨汉、英诗歌中音律和节奏特征的比较及其对语义理解暗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可从其涵义和表达形式即音律、形式和涵义三个方面来分析。音律、形式、涵义三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三者只有统一起来,才能保证诗歌的思想内涵和音律美。分析19世纪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的诗——《眼泪,徒劳的眼泪》的第一和第二段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明音律、形式和涵义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诗歌因其汉语语音的特点,有独特的音乐性。诗人创作诗歌不仅重视内容,也重视音律。以《登高》为例,谈谈“审音”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通过“审音”,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细致地了解诗人的情思意趣;把握诗人及作品的风格、节奏,更好地理解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1.
“情韵兼胜”是人们评价秦观词的定论,但它的含义却一直模糊不清。关键在于“韵”字,“韵”的内涵从最初的声韵一直发展成为一个包孕丰富的美学范畴,它涵盖了诸种审美要素,如情、志、象、境、神以及语言声律等。“情韵兼胜”中的“韵”绝不是仅仅指声律、音韵,而是从“韵”的大内涵出发,从情感内容到艺术形式,对秦观词的一个全面概括。因此可知秦观词“情韵兼胜”的具体含义是:情感凄婉真挚醇雅,意境含蓄蕴籍,语言生动优美而又自然平易,声律谐美。  相似文献   

12.
韵律美作为书法艺术美的一个方面,其和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一件书法作品水平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书法韵律美的表现存在着“节奏的套叠”现象。“节奏的套叠”要求作书者在把握提按笔法时能分清主次轻重,做到虚实相生。提按的频度差异不仅带来丰富的节律美的变化,同时还直接影响书法的风格和情感的抒发。提按的频度差异及其选择性主要受书体表现的需要、风格表现的需要和情感表现的需要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替”有二二替和二四替两种,“失替”是识别词的拗句的唯一标准。对422个词牌中每句平仄格律的统计和分析说明:律句对词的平仄句式的影响表现在,词的句子99%都是律句,将近1%的是拗句。  相似文献   

14.
王鹏运于尊体格之外亦重声律。他认为词为声学,由声而得韵,南渡之后,乐谱失传,声亡而韵始严,因此他高度评价戈载与万树整饬韵律之功。另一方面,王鹏运又认为韵本休文小学之书,反对以日益细密的韵法约束创作,认为词韵宜宽,从而对方音押韵持许可的态度,并且针对戈载擅改韵律,绳检古人的作法予以严厉挞伐。王鹏运守声律而不泥声律,在实际创作中主张自运,往往不受羁縻。晚清之际,王氏能克服常派之弊,比兴寄托之外亦不轻忽音律形式,真正做到体格与声律并重。他的声律论是在特定时代下形成的,也离不开王拯与端木埰的熏染?⑶乙云涮岢蒲茉谕砬宕侍巢斯惴憾钤兜挠跋臁?  相似文献   

15.
色彩设计是现代旅游饭店规划与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色彩设计中要遵循主题性和功能性原则、主色调与陪衬色调相协调的原则、稳定性和平衡性原则、韵律性和节奏性原则以及统一中有变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英文诗歌与汉语诗歌在音系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分析了音系上的三个主要特征:音乐性;节奏性;压韵性。阐释了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提出要辨证地看待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7.
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名作《谈读书》体现了汉语音韵节奏单双音节合理搭配,四字格词组大量运用,排比对仗,平仄相间等特点。通过对其分析可知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应该重视汉语的音韵节奏,充分发挥汉语音节计时语言的优势,注重语言的音乐美,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8.
音乐性是诗歌的重要特质之一,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韵两方面。诗歌的音乐性和思想性是密不可分的。Coleridge的诗作素以瑰丽的想象、极强的音乐性而闻名,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独树一帜。本文从节奏和音韵两方面,对其代表作之一《老水手谣》的音乐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D章法结构是先由其移位、转位而形成节奏,再由各个节奏层层串联而形成一篇韵律的。因此约略就章法之"多、二、一(0)"结构,考察其移位、转位之情形,则所造成之节奏与韵律,就可以大致掌握。以移位、转位为范围,探讨它们在"多、二、一(0)"结构的作用,可见移位、转位在章法结构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山丹方言中有一些古语词,因时代久远,其语源不为人们熟知,书写形式也无法确定.本文通过援引韵书、辞书及有关书证,说明了一些方言语词的书写形式、历史渊源及音韵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