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对当前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有效开展对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现实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树立市场化就业指导理念,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核心能力,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和构建系统化的工作运作机制等五个方面的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谢士成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222-222,167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工作开展,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网站建设,加强职业测评、职前教育等有助于毕业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接受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有利于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水平。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开展程度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前提,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客观条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实现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恰当地融入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职业规划的现状下,只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使用信息化路径,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是世纪发展的大潮流。本文从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现状,以及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的现实条件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的路径主要有就业信息的对口传输、指导内容的具体化与内容创新、大学生的个性互动交流等。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愈来愈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步递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提出的以创新为首的发展理念中可以看出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减轻就业压力。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对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意义,探究了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探究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与市场的关系已经转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高校教育的始终,就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路与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广西各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在综合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设计的创新策略,旨在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3)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各级高校在近年来不断实施扩招活动,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状问题,给大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很多学校将职业生涯的规划融入进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之中。本文主要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体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论及实践操作体系还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需要在转变就业指导理念、构建职业指导的中国化的理论支撑、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为完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模式,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洞悉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向,更新就业指导理念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明确自我发展方向。移动互联时代,应更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进行“第三屏”信息化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新媒体素养,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