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崇尚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行为.那么究竟如何让音乐课拥有良好的课堂常规呢?  相似文献   

2.
刘蒙 《内蒙古教育》2012,(14):62-63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纪律,一种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自觉的纪律,这种美的行为。那么,究竟如何让音乐课拥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狗和猫     
正狗自己独处时绝对不会玩耍——我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件事情,几乎百分之百可以确信,也能这样断定。狗如果被单独弃置在一旁,就会显出动物式的一本正经来。要是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就东看看西望望,或是坠入沉思中,或是睡觉,或是抓跳蚤,或是咬什么东西——比如刷子或是你的鞋子——但是不会玩耍。只要是独处,狗就不会追自己的尾巴,也不会在草地上兜圈子跑来跑去,不会嘴里衔着小树枝,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小妹,那不是爱情。你所喜欢的那个小子,不过是一个自毁前途的幼稚男生。初中里,难免会有些这样的孩子,他们自大,自恋,抽烟,打架,敲诈或是干一些所谓另类的事情。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有好看的容貌——就跟小说里写的差不多。他们会有"哥哥"的感觉,他们也会在你薄弱的审美观里形成"帅"的错觉,但是,这一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或是说怕写作文.笔者认为这当中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没有事情可写;二是有素材也写得不具体,不生动.写得不好会被老师批评,如此恶性循环,就越来越不愿意写作文了.  相似文献   

6.
李元宁 《母婴世界》2011,(12):16-17
中国人喜欢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认为这是种美德。有时候,孩子也会学着大人那样拐弯抹角地说话,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好意思直接提出来的事情,或是怕挨骂的事情。作为孩子的榜样,父母首先应该能明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身上学到只有明确地表达意思才能让对方明白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陈敏 《成才之路》2013,(15):67-67
当个人把自己湮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就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所谓"去个性化",又称为个性消失,是指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个人意识变浅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观察自己,而会觉得"在这里我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本文主要探讨"去个性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今日中学生》2008,(1):59-61
广汉市南兴中学 雪宁: 我是一个初三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可是妈妈却仍然这也不准,那也不能,把我管得像个囚犯似的。我喜欢听流行歌曲,她说是听了会走上斜路,不准听;我喜欢看韩剧,她也担心我被毒害,怕那些人的恋爱故事在我身上重演,不许看;我讲给她班上的事情,她也会大惊小怪,认为男生和女生一起玩,就会出事情。更过分的是,她不仅偷看我的日记,还把里面的事情拿来骂我。弄得我整天无精打采,无心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一、无所事事的快乐弥生是身边同学向往的"不一样","独立、有个性,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她不太常待在学校。对学习的看法是"学分积够了就行",有一次考试,她数数,答够60分了,起坐离场。从小被"放养"大的她没有受到来自父母的约束,也没有太多关于未来的压力,但一想到未来的不确定仍会感到迷茫:  相似文献   

10.
别人是别人     
有很多种痛苦,是人自己找来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就是一种自己找来的痛苦。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自己和别人来作比较呢?本来是全然没有关系的两个个体,一比较,事情就多了起来,种种困扰痛苦,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不被捆绑     
<正>读着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中一句直入我心:我变成一个儿童了,昨天的事情已忘得干干净净,涌上的是顽皮与好奇。要能做到如此天真和坦然该多好啊!哪里会有什么烦恼和痛苦?然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还是被"昨天的事情"捆绑着——或是考试没考好,或是方案没通过,或是爱车被剐蹭,或是被小人算计,或是忍不住对人发了脾气……可能还在纠结着自己怎么这么笨、这么倒霉、这么不成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到"课堂评价",我们想到的就是夸奖、鼓励。对于学生来说,你一个小小的夸奖和鼓励让他享受到"万众瞩目"的感觉,为此要兴奋好久。其实我们也发现无论是谁,一旦从做一件事中得到了快乐,那我们肯定会喜欢上做这件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必然能够做好。自然而然,爱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开始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就成了一件享受的事。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管"闲事":在午睡时,虽然自己也没睡着,但看见其他孩子没睡着,就会大声检举,结果将几个熟睡的孩子吵醒;在吃点心时,如果发现哪个孩子打不开包装袋,就会有好几个孩子跑过去,抢着拆,导致吵架;厕所里我班孩子和邻班孩子发生冲突,我班的其他孩子就会去帮……而每次发生此类事情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管好自己,别管闲事。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部分事情只要开头顺利,人们就有了继续做好的激情,增强了成功的信心,也会加倍努力去做,自然成功的几率就大了许多.笔者从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多年,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就自己在导课方面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纪律,一种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自觉的"纪律",这种美的行为。那么究竟如何让音乐课拥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呢?  相似文献   

16.
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人们,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事情,我们就改变自己.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  相似文献   

17.
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所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人们在工作时就会投入巨大的热情,也就容易取得成功.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创业者一定要考虑以下问题:(1)我喜欢做老板吗?(2)我喜欢现在选择的项目吗?(3)现在选择的项目是否需要特别资格特许经营,我具备相应资格或能力申请到相应资格吗?  相似文献   

18.
面对自己的无奈小枫:我总是每天想着明天一定要改头换面,让自己焕然一新,改掉坏毛病。可是到了明天,我还是老样子。只要有不顺心的事情,比如说考试没有考好挨说了,我就会从那时起不认真学习,然后等着明天再重新开始。就这样天复一天,我也想改变自己,可我对自己也很无奈。心雨老师:你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自己的所有缺点。为什么要说是接受呢?是因为这样你才能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怎么期望别人能喜欢你呢?不接纳自己也不会有自信心去改变自己的一些缺点。另外,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师也是,那些成绩…  相似文献   

19.
我的妈妈很活泼,我的好多朋友都喜欢她。她有时会像个小孩子一样和我们一起玩耍,我有什么事情都喜欢跟妈妈说,有什么好玩的也喜欢和妈妈分享,妈妈就像我的一个哥们儿,所以我喜欢叫她"哥们儿妈妈"。  相似文献   

20.
正他一直不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那样孤独、那样自卑、在人际关系中那样笨拙,于是渴望成为相反的、完美的样子。"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得那么好,我却不行";"我的人生就应该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可是很多人不明白,学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重要的事。太多人为了追求完美,而对自己苛刻,认为不完美是自己的错,拼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