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建东 《山东教育》2009,(11):59-59
点点滴滴的文字,起源于何时,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上中学时第一篇作文《老师》被语文老师在班上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听,当时老师有那样的话语:“写得多好啊,我看比魏巍写得还要好。”上中专时,因一篇作文《父亲》,老师把我选为语文课代表。接下来就是工作后,论文的不断发表,证书的不断获得。  相似文献   

2.
记得读四年级时,我最怕写作文。每当上作文课,总是“头痛”,经常对着题目发呆,觉得无话可写。不是语言空洞,就是东拼西凑,常常一篇作文写不到200个字。上五年级后,我的作文进步挺大,每次作文部得“优”,老师还让我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作文。我的作文进步这么快,同学们感到惊奇。班  相似文献   

3.
敬爱的张老师: 我转学的时候,记得您对我说过,现在许多学生重理轻文。一年后的今天,学生们重理轻文的风气虽大为好转,比较重视语文学习了,但是我们都感到作文难写,一碰到作文,我们就为此发愁。当然写好作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多读、多写、多改外,还希望教师能通过作文批语对我们进行指导。每次作文发下后,我们首先抢着看的就是老师的批语。但是我现在语文老师的批语往往使我失望,他的批语就是甲、乙、丙、丁等表示优、良、中、  相似文献   

4.
上七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很少让我们写作文。偶尔让我们写,我总是一气呵成,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清新,写完会有适意的感觉。但今年换了一个新老师,工作很负责,隔三差五就要我们写作文。虽然每次我的作文得分都挺高,但总感觉写出来的东西味道变了,都是三段式,还老爱抒情,写作时磨磨蹭蹭。我该怎么办?我不希望自己失去对文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在我读初中时,报纸、杂志都用铅字排版,所以人们习惯把发表文章说成"变成铅字"。上初中时我就很喜欢写作文。有时,我的作文会被当成范文在课堂上念。语文老师经常这样鼓励我:"马明博,你要好好写,将来成为咱们学校金老师那样的人。"金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也是全乡乃至全县很有名的诗人。那时,他的诗歌作品经常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6.
<正>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看书多了,就萌生出自己试着写的念头。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开始教写作文。我特别喜欢上作文课,那些看书时弄不懂的问题,在作文课上,老师都会为我解惑,让我茅塞顿开。我的作文成绩是班上最好的,老师很喜欢我写的作文,每次都会当成范文在班  相似文献   

7.
记得自己还是学生时,就不喜欢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每次写作文都是绞尽脑汁,像挤瘪瘪的牙膏袋似的,写完一读,明显就有拼凑的感觉,哪儿还谈文采啊!初带语文那几年,看我的学生们每次写作文时也在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心里很是着急:怎么让孩子们有东西可写?怎么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呢?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摸索出了一套方法,现在总结下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8.
张帆 《辅导员》2009,(17):I0006-I0006
我的语文老师崔昌玉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总是充满着关爱、信任、鼓励和温暖。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我看见杨紫涵同学大大方方地走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文,可是我却坐在位子上一动也不动,生怕老师点我的名。  相似文献   

9.
无言的感谢     
牛红军 《教育文汇》2007,(10):50-50
提起《教育文汇》,我心中满是感动与感激。 还清楚记得2004年9月的一天,校长让我担任五年级某班的语文老师,当时,我真是一百个不愿意,可又不好意思回绝。全校老师谁不晓得这个班的同学作文差!第一次作文课上,学生的作文就写得驴唇不对马嘴。年轻气盛的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在学生的作文评语里多次写道: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一年我担任初八四级一班的语文课,当时学生的写作情况是这样的:每次作文之前,要老师先讲这篇作文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或者要求老师读一篇范文、然后比着范文套。老师用自己的脑筋去代替学生的脑筋,满头大汗地背学生爬坡,结果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于是,我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逐步改变指导学生作文和改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积忠 《甘肃教育》2001,(11):20-20
语文教学总体上分为阅读、写作两大板块,而作文又是其中的“重头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作文只是学生写、老师改,每次作文发下去学生关心的也只是分数。至于评语,好则欣喜、满足、沾沾自喜;不好则叹息、失望、心灰意冷,很少根据评语去“回顾”文章,总结、提高,所以收效始终甚微。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老师除了提倡多读、多写外,在批改方式上要加以改革、创新,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情况才能从根本上改观。我在作文评改方面尝试了读、听、评、改“四步曲”的作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一、读以读促写,让学生朗读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很讨厌写作文,每次老师一说要写作文,我就很害怕,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我尝试过多看书、写日记什么的,但没什么用。我已经初三了,这学期学校要按成绩将我们分到重点班或非重点班,我希望自己分班考能考得好点,以前每次语文考试我作文都失分较多。希望您能帮帮我,让我的作文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3.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语文教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唱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做完后自己很得意。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有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后一个。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下了课,去问语文老师,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做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我惊讶得…  相似文献   

14.
正过了不惑之年,我总爱回忆和总结自己以前经历的故事。从小到大,我学过的作文课不少,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并不多。但有三堂作文课,如同三幅珍贵无比的国画,深深刻印在我记忆的脑海。我读县高一的时候,记得于秀申老师教我们语文,他让我们写一篇家乡变化的散文,题目自拟,我就写了一篇《我村的荷塘》。没想到,作文课上,于老师把我的这篇文章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并且批语这样写着:妙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02,(Z3)
浦南中学寄给我一本校刊,其中有不少是中学生的习作,翻看时,被一个新奇古怪的题目吸引住了:《“作文”救了作文命》。到底写些什么呀?我急切地看了下去,原来写的是这样一件事:读六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想了半天还写不出什么。后来灵机一动:“老师不是还不了解我们吗?抄一篇,老师未必看得出。”于是,趁中午回家,就抄了一篇交差。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劈头就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鼓足勇气点点头。“不错!写得真不错!”老师高兴地说。我暗暗高兴,好,没被老师发现。可是,老师还要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作文。  相似文献   

16.
小作文     
<正>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  相似文献   

17.
从我个人学习语文的经验来说 ,是走了弯路的。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 ,上语文课 ,学语法 ,划分主谓宾定状补、词组结构、复句关系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莫衷一是。最让我胆战心惊的 ,是作文开始打上直杠杠 (病句的记号 ) ;学散文 ,老师则让我们把他或教参归纳的中心思想记录下来 ,我从此读散文、小说 ,对自己的理解 ,有点失去了信心。写好文章 ,怕无意中造了病句 ,就用语法知识套一下。以致句子越造越长 ,罗里罗嗦。一边写 ,一边想着语法规范 ,写作失了兴味。然而 ,我的语文考试成绩倒是扶摇直上。十多年后 ,我自己来到语文教师的岗位上 ,却发现…  相似文献   

18.
爱上老妈     
小丫头我现在可是念到小学六年级了,每次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总会夸我语言活泼生动。就在星期四的作文课上,语文老师又让我念了一遍自己写的作文呢。不知不觉间我变得自以为是,不仅没把同学放在眼里,就连老妈也没被我放在眼里。我那整天只会叫嚷着“穿衣服”、“洗袜子”的老妈的  相似文献   

19.
宽容     
读初中时,我的作文写得不错,常被老师当范文在课堂上读。为此,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羡慕,可也招来了不少议论。在有些同学看来,我是在胡编乱造。于是,我心里一直犯嘀咕:希望读,又怕读。不知为什么,还把自己这种矛盾心理莫名其妙地转嫁到对老师的抱怨上。一次写作文,我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而此时大部分同学只写了开头。老师让我起来读一读自己写的,连喊了两遍,我都装作没听见,动也不动,还不由地憋了一肚子火。老师以为我真的没听见,又叫了一次我的名字。我恼了,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了老师一句:“不想读还让人读,真…  相似文献   

20.
小作文     
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去年秋天,麦子种下之后,我妈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