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择业心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归纳了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难引发的心理问题、重点分析了其不利于就业的不良心理和心态,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是大学生自己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同时也需要学校加强就业教育和就业咨询服务,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马力煌 《科教文汇》2007,(6S):34-36
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择业心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归纳了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难引发的心理问题、重点分析了其不利于就业的不良心理和心态,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是大学生自己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同时也需要学校加强就业教育和就业咨询服务,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杨杰文 《科教文汇》2010,(18):196-196,200
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通过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改变就业观念等方面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本文从分析毕业生存在职业方向不明确、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错位等就业问题入手,指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提出以就业力为导向的职业指导4P新模式,并在江西蓝天学院进行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勋 《软科学》2002,16(1):89-92
目前,我国已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市场建设不到位;市场供需信息不畅通;市场发育环境不完善;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交易价格体系没有建立等。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汶 《科教文汇》2008,(1):26-27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式下,必须通过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充分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来促使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以及制约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的因素,提出今后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梳理了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矛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即: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统筹调控职能,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稳定就业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是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路径。正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院校在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过程中存在制度制定不完善、人员经费不充足、调查方式不科学、受调对象不配合以及调查结果采纳少等问题。作为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的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应从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奖惩机制、保障人员经费、提高调查技术、采纳调查结果等方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在未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中,有多数在就业心态上发生偏差。调整就业心态,就要客观认识和自主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选择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对求职做出准确定位,既不盲目自信,也不消极自卑。要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坦然面对挫折,端正就业心态,脚踏实地迈上自己的职场之路。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9)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显然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解决好就业问题,目前,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已初步建立。但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类问题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迫使社会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本文以管理学、教育学等多种交叉学科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归纳法、SWOT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S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改革的创新点,对S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的快捷性、实现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的优质化等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