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介绍公共产品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的公共产品性质及其特征,阐述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实行公共图书馆市场化运作的四种实践模式,指出推进公共图书馆市场化运作需要政府重新定位其角色,即政府应成为公共图书馆市场法律监管者、价格监管者、市场空缺补位者和运作绩效评估者。  相似文献   

2.
胡唐明 《图书馆论坛》2012,32(2):1-4,13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维护社会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工具和制度安排。文章对公共图书馆产品的公共性、供需的非均衡性、拥挤性等理论进行论述,分析公共图书馆免费运行的理论归因,从管理创新、多元投资、资源共享、公共精神等角度来建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产权制度形式及其供给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西方产权理论分析,国家图书馆是一种公有产权的制度安排,各级地方公共图书馆是一种社团产权制度安排。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准公有产品,是通过财政支出来提供的,所以在收费上不应以市场为原则,而应以弥补日常办公经费为基准。  相似文献   

4.
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目前采取的是政府单一提供模式,这是导致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有偿服务是改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公共产品的面目出现的,国家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以立法的形式,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持和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从西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史来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财政制度变迁分为  相似文献   

6.
西部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与其地方新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为地方文化教育服务的作用,实施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与西部新建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都应更新观念,探索新的办馆模式,实现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在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法治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立法理念、立法原则、主要任务、现存问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在立法理念上,应以人民为中心设立、运行公共图书馆,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在立法原则上,应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现代化发展为导向,必须关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性,强化法律的可操作性;地方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地方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构建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地方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针对仍存在的问题,建议依法建立公共图书馆投入机制,依法建立公共图书馆馆长专业素养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公共图书馆独立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8.
坚决依靠政府--关于公共图书馆与政府关系的随想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17  
蒋永福 《图书馆》2005,(2):13-15
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政府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领域,是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公共权威与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权利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途径.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对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属于"价值性产品",若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就会出现公平与效率相背离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成为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主体.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是由公共图书馆地位、性质以及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决定的.为发挥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公益性保障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必须依靠地方政府承担起资金投入、管理监督、制度供给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