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厚积”为什么不能“薄发”?本文找到了“厚积”不能“薄发”的原因,并认真探索了从“厚积”到薄发”的方法:就是活化信息,唤醒“厚积”知识;仔细感知信息,牵引“厚积”内容;努力聚焦信息,以利“薄发”成文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厚积”到“薄发”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论衡》有语:“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这里,王充以“粟”与“饭”比喻读书的重要性是十分确切的。然而,某项教育科研结果表明,即使一个智能平平者,只要每周看篇短文,每月读一本薄书,不用三五年,他就会具备相当的水准,以至从被吸引、被陶醉中“超脱”出来,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去“征服”别人,继而获得成功。笔者对此泡沫理论似不敢苟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的人呈现了高频率的遗忘。先前阅读的书本知识尚未巩固,对识记与回忆后学习的材料产生了干扰,反复冲突,就出现了俗话调侃的那种“吃过肚饥,学过忘记”的现象。从学习学(一门新兴的学科)的角度来看,有的人误解了“厚积而薄发”的传统治学法。读了书竟长时间不用,“厚积”之待猴年马月去“薄发”,这实在是件可叹的事。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本来能青史留名的人,因醉心于积累,光阴荏苒,虽然“读书破万卷”,却始终不能“下笔如有神”,成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的“书呆子”,淹没在自己呕心沥血构筑的资料堆里。两种类型相比较,后者尤显可悲。郑板桥《赠国子学正侯嘉璠弟》里说:“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这不愧为警世醒语。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读点书总是好事,在此不作赘释。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杂文创作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形象。这是一种光辉的艺术创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这种光辉创造的“类型”形象战斗力的美:一、通过对“落水狗”、“叭儿狗”等“类型”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这类形象出现后客观上产生的不屈的战斗力的感人的美;二、通过对“吃人血的蚊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的分析,论证了此类形象显示了不可抗拒的战斗的力,和感人的艺术真实性的美;三、通过对“二丑”、“革命小贩”等形象的分析,论证了渗透在此类形象身上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产生的正义的战斗力的美。要之,这类形象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揭穿那些卑劣、无耻、反动事物(人物),是战斗中不可少的阵线,而且标志着鲁迅先生自“五四”开始后二十年间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个方面的光辉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杂文创作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形象。这是一种光辉的艺术创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这种光辉创造的“类型”形象战斗力的美:一、通过对“落水狗”、“叭儿狗”等“类型”形象的分析,论证了这类形象出现后客观上产生的不屈的战斗力的感人的美;二、通过对“吃人血的蚊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的分析,论证了此类形象显示了不可抗拒的战斗的力,和感人的艺术真实性的美;三、通过对“二丑”、“革命小贩”等形象的分析,论证了渗透在此类形象身上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产生的正义的战斗力的美。要之,这类形象的出现,不仅表明了揭穿那些卑劣、无耻、反动事物(人物),是战斗中不可少的阵线,而且标志着鲁迅先生自“五四”开始后二十年间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个方面的光辉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5.
何谓“鲁迅”?─—并非多余的话。当代中国无“鲁迅”!─—也不是杞人忧天、耸人听闻。(一)谁都知道,中国历史、世界文坛上曾有一个姓周名树人的现代文学家鲁迅。他是特定时代与环境的社会产物,属于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如今,已过去60多年,时代不同了,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变,产生“鲁迅”的土壤、气候与其他条件已不复存在,因而“鲁迅”也只好成为尘封的历史一页。说“鲁迅离我们远去”,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而且那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鲁迅的确定了,谁也不能挽留。这是社会的一种无奈,历史的一种遗憾。说“鲁迅永远活在我们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读书和治学方面正确处理“死”“活”相济、“专”“博”结合、“恒”“韧”互促、“虚”“实”统一的辩证关系,是鲁迅学风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近日重读《鲁迅全集》。见到鲁迅先生论及国师章太炎先生的一封信,深有所感。当时,太炎先生昔日的“门生”如周作人之流,同国民党反动派狼狈为奸,对太炎先生进行了无耻的中伤和攻击。鲁迅在一封信中愤慨地指出:“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以后如相见(章先生),仍当执礼甚恭,……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矣”。鲁迅尊师敬道,由此可见一斑。鲁迅直到晚年,还常以崇敬而感激的心情追忆自己受业的老师。其中有一位周玉田,是鲁迅的蒙师。这位者师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却特别喜欢种花、养鱼,云游四方,并搜集了不少“闲书”,如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鸟疏》,《花镜》,唐代品茶名家陆羽著的我国第一部《茶经》,绘图本《山海经》等,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8.
凡看过鲁迅小说《药》的人,都会对文中的这段话加以注意:“老栓又大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人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饿久了的人看见食物一般,眼睛里闪着攫取的光,老栓看着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四百一望,只见许许多多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儿徘徊。”“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老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着似了的、‘轰’的一声,都向后退。”这一群鸭子,他们站在丁字街头,围观革命者夏瑜被砍头,“‘鬼似的”“鸭似的”,姿态显得何等的丑陋,灵魂显得何等的愚昧麻木。  相似文献   

9.
不论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任务,还是从增加文化积淀、提高语文素质来看,中学生要背诵一些文字优美、短小精悍的古诗文都是必需的。古今中外名人大士的治学经验表明:无“厚积”难以“薄发”,只有“胸藏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之所以能够那样才华超众,学识渊博,并且能够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和敌人顽强地战斗,去为人民大众提供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与他一生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分不开的,特别是与他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分不开的.鲁迅先生的治学态度,用两个字概括,可谓“严谨”.“严”就是严肃认真,“谨”也可以说就是刻苦勤奋.他的治学方法,如果概括,也可用两个字,就是“唯实”,亦即从实际出发.具体说来,鲁迅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至少可以归纳为十点.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治学方法》一文中引了鲁迅先生的一段文学;“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此种物件,都须概其华兖,示人本相”,其中“唐室大有胡气”颇令人费解。愚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对唐代历史作了深入研究之后而综合得出的大异于前人的结论,其意似在说明,对唐之盛的传统说法应持保留态度。“唐有天下三百年,子孙善衍”,特别开元年间,史谓盛世,然大唐皇室却依然残留着脱胎未尽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道德、习俗,即“胡气”,对此,鲁迅先生主张应“示人本相”,那么,其本相怎样呢?兹不揣浅陋,姑妄言之: 1.李唐皇室血统源流胡夷,这是其“大有胡  相似文献   

12.
单从专家学者的角度来研究鲁迅,是不恰当的,因为鲁迅首先是伟大的革命家,不仅是专家学者;单从治学方法来研究鲁迅的学术成就,也是不恰当的,因为鲁迅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方向、道路,而不仅在于方法。不过,作为专家学者,鲁迅的治学方法又确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全面学习鲁迅,这一方面也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鲁迅生当清代乾嘉学派统治学林一百几十年之后,又当胡适派的学者提倡“国学”、鼓吹“国粹”甚嚣尘上之时,竟能打破“奴才家法”,独树一帜,在遗老遗少的包围之中,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其研究成果,不但以其革命性俯视一代,而且以其科学性独步一时,这是同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一切科学方法分不开的。这里且就下列几个方面对于鲁迅的治学方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牛”是一个名词,在鲁迅的作品《风马牛》中就活用成了动词:“偏来‘牛’一下子的”。随着生肖纪年的推广宣传,牛年,如“牛气冲天”(套用成语“怒气冲天”)等,“牛”的活用现象广泛运用。请看例子:  相似文献   

14.
一、“厚”与“薄”的关系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生活常识 ,构成了作文三维能力模式 (即知识、情操与能力三维结构 )中的“知识”因素。知识是学生写作的基本底蕴 ,亦即“墨水”。“厚”就是学生肚里的“墨水”多 ,它决定写作材料的多寡 ,由此也影响写什么的问题。“厚”由积而来 ,丰富的积累即“厚积”。小学生知识贫乏 ,生活经验不多 ,写作知识更是寥寥 ,由此看来 ,学生非厚积不可。学生厚积的方法很多 ,对于自然知识 ,宜多带他们去观察。如写水果 ,则叫他们观察水果的生长 ;写做饭 ,可叫他们多陪父母入厨 ;写买卖 ,甚至可叫他们上街去…  相似文献   

15.
作为身历“一二·一运动”的民主革命青年,王景山在20世纪40年代激荡的时代浪潮中遇合了鲁迅及其文学。这种独特的遇合方式形塑了他对鲁迅别样的理解,也在20世纪80年代生发出他对“爱国主义鲁迅”的系列论述。这些论述以国民革命时期投身实际斗争的鲁迅形象为轴心,突出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联动性,也试图用“民”这一媒介性的概念调和鲁迅早期“人国”思想的内在矛盾。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王景山则日益疏离专业性的鲁迅研究,而以“弘扬鲁迅精神,宣传鲁迅思想,普及鲁迅著作”为职志。但无论是倚重鲁迅资源参与的思想论战还是以广大青少年为目标的鲁迅普及教育,都浮现着早年民主革命经验悠远而绵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有人认为鲁迅对创造社和“左联”时期的周扬等人怀有“宗派情绪”。大量事实证明 ,是创造社和“左联”某些人“不在大处着眼” ,往往从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出发 ,以“左”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鲁迅。无论在对敌斗争还是革命文化阵营内部论争中 ,鲁迅始终顾全大局 ,坚持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鲁迅的思想同宗派主义是不可调和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节选的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两点:一要顾及全篇。入选课本的文章有些经过了删改,如《故乡》,编者选取了“寓有诗意”的后半部分,而删去了“我”在北平看戏的两次经历。原文中鲁迅将过去与现在对比,更突出自己对美好童年的无限依恋。所以,鲁迅先生说:“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我与地坛》全篇七节中,所写的人除母亲外,还描写了一群常来地坛的人,如一对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都相依来…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把对社会生活的清醒描写和对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的刻划杂模在一起,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篇小说是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也是鲁迅战斗史上新的开端。那么,生活中有“狂人”的原型吗?确实有,鲁迅的一个姨表兄弟就是“狂人”的生活原型。1916年10月的一天傍晚,鲁迅正在灯下看书,突然一个神色紧张、头发蓬乱的年轻人来找他。鲁迅仔细一看,原来是在山西太原做文书工作的表弟,就给他…  相似文献   

19.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问题,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哲学原则,古今中外概莫能离;作为一种创作精神,亦为中外古今所常见;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则自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在中国,此种创作方法之进入“现代”层次,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学中的“基因”与西方现实主义创作、理论撞击、交融的结果。而站在东西文化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当口,代表着我国文学强烈的汇入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大潮的自觉意向,出色地完成了现实主义的继承、引进、融汇、倡导、创新和奠基的历史责任的,又当首推鲁迅和茅盾。如果说鲁迅的奠基在前,那么茅盾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则自稍迟于鲁迅的1919年始,直到本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不仅时间  相似文献   

20.
术上仕元工认对目c揭开了“鲁迅先生为什么把‘纪念’写作‘记念’的谜底。”他说:“原来,日本人使用汉字写的广nidn,一律都作‘记念’。如所周知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显然他受日本文化影响比较深,以致中国通用的汉语词汇,其写法都往往与传统写法不同。这‘记念’就是一例。”他呼吁有关部门予以改正,以免“产生负面作用”①。我对宋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维护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责任心深感赞佩,但对他得出的结论却不能同意.理由有其一,如果鲁迅先生真的是受日本文化影响较深的缘故而将“纪念”写作“记念”,那么为什么在写作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