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我参加了一个教研活动,回到告别 20多年的母校去听课,当时,我很高兴,因为听课的老师中,有 20多年前曾教过我的老师。他的课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听完我老师的课,我愕然了。   我的老师的课,竟与 20多年前我听的课几乎一模一样。无论是教学语言、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就连导入的方式,提的问题,也完全是 20年前的照搬。唯一不同的是,随着老师年岁的增大,当年让我刻骨铭心的神彩飞扬,变成了让今天的学生昏昏欲睡的苦口婆心。   由此,我联想到这些年来,我听过的许多课,好些…  相似文献   

2.
陈珍 《教师博览》2023,(17):8-10
<正>亲爱的小陈老师:20年前,也是在春天将至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你给我写了一封信,题目是《写给20年后的自己》。那时你还未满20岁,是一个只有半年教龄的年轻老师。你对我充满好奇,问了我许多问题,也诉说了你的烦恼,表达了你的希冀。  相似文献   

3.
《小学青年教师》,你知道吗?你已经是我20年的好友了!20年来,你一直指导着我,教育着我,引领着我。在你25周岁生日到来之际,很高兴提笔写下与你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4.
杨书芬 《家长》2010,(2):83-83
一转眼结婚快20年了。20年来,我在20个冬季里都是慵懒地拥着软软的棉被入眠。老公去南方出差,打回电话说想买回两床蚕丝被,理由是在杭州,嫁女儿都是用蚕丝被做嫁妆,估计一定比棉被舒服。我一口拒绝:“不要,蚕丝被是南方的物件,不适合我们北方天气,还是我自己做的棉被最舒服!”  相似文献   

5.
两次流泪     
季敏 《教师博览》2006,(7):44-45
这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流了两次泪。 第一次流泪是在我任教的第二年。那时,我才20岁,在一所乡村学校,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中做出一定的成绩。我认为严格管理学生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彻底收回了微笑,摆出一副深沉的模样。那个初冬上午第三节课,我在教室里踱来踱去,手中的细细教鞭被攥出了汗,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上课20多分钟了,一个调皮的男孩子竟然还未到,这简直是对我教学管理的一次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的娘亲大人对付我的语篇大全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用俺们这旮旯的方言译成普通话,大概是“你以为你还小啊?都快20了!还不……”叽歪了一串。我娘是在表达她闺女已经年纪大得应该做好很多事情了。我必须站出来说话了,18和20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相似文献   

7.
今天要春游,我高兴极了。一切准备妥当以后,我正要走,却想起这几天正在发烧,便顺手拿了一瓶退烧药,就走出了家门。到达目的地,我拿起一片药吃了下去。吃下药以后,我觉得不对劲,我感到全身都在缩小,我的衣服、鞋子、袜子也在缩小。我掏出那瓶被变得小得可怜的药,拿出放大镜一看:特效药——缩身魔药,如吃下此药可使人或物体缩至20厘米(20厘米以下物体除外)。 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是20厘米的小人儿 。四周有许多毒蛇、野兽在盯着我,仿佛要把我一口吞掉,我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可我的声音小得像蚂蚁在打呼噜。我什么也不顾了,拔…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我在20多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来看我。我们谈话时,他随手拿起我书桌上的一本英语口语教材翻看,他说:“呀,老师,教材里怎么有错句?”我拿起教材一看,是“Long time no see”。我笑了。“老师,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在中学时,您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纠正过类似的错句,怎么20年后它又成对的了?”我说:“你问得好。”接着我对此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我错了吗     
谢丹 《青少年日记》2012,(12):22-22
11月20日晴 有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能抹去,我始终不明白,究竟是妈妈错了,还是我真的错了?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10日,是第20个教师节,我得到了从教20多年来最好的教师节礼物——2004年第9期《教育文汇》。这本杂志上登载我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都来做阳光老师》。每个教师节,我都收到过礼物,但是最让我惊喜的,最有意义的是这一期的《教育文汇》。  相似文献   

11.
我刚满20岁,梳了两个翘翘的小辫子,喜欢背卡通的背包,同事们都说我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可是我已经是12个孩子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12.
那一年,我刚满20岁。也是在炎热的七月,我结束了象牙塔里的生活重新迈进了中学校园去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0岁的我自然书生意气,踌躇满志,自信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不久,市教委组织学生参加全省中学生作文比赛,形式是自由写作,由教师每班选出两篇好文章参加评选。我暗自得意,写作是我的专长,自中学时代起我就有作品见诸报端。这次比赛,我成竹在胸、志在必得。细读学生的作品,有两篇还不错,是吴玥的《小小的我》和林楠楠的《好梦成真》,可我觉得美中不足,林楠楠的习作太孩子气,吴玥的那篇也略嫌平淡。求胜心切…  相似文献   

13.
时间游戏     
如果我现在和你讲时间的重要性,要你如何如何去珍惜时间,用好时间,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哎,阿M的调查对象是这样的——舌头一吐,满脸不屑,切,这么老土的问题也能问出来!55555555555那好,既然这样,我只好使出我的“必杀计”,和我做个游戏吧,如果你知道了结果还这样,我......好,现在游戏开始!首先,你要准备一把60寸长的软尺。假设你有80岁寿命,1岁至20岁可能是你不能自主的,所以不谈。现在你的软尺只有60寸,表示你20岁至80岁这20年的时间,每一寸是一年。你60岁至80岁这20年是老年时期,处于半退休或退休状态,所以你可以…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已有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来的生物教学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困惑,也得到了不少的经验教训,曾经失败过,也曾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是我在这多年的生物教学当中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董劲聪 《师道》2007,(7):103-104
果真是“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已经是奔40的人了,参加工作也将近20年。掐指算来,这20年里,我竟然当了18年的班主任,就连自己都觉得确实不容易。每年,都有些新老师一脸谦虚的向我这个“老班主任”讨教,  相似文献   

16.
方仁工 《中文自修》2001,(10):35-35
在学校的作文中,特别到了毕业班,《我的志愿》《我的理想》《20年之后的我》《20年后返母校》之类的作文题是常做的。许多同学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远大的理想,写出了不少允满真情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7.
“什么名字?哪里人?”“我叫樊汇华,大桥沙湾人。”“我叫冷福星,大桥沙湾人。”“我叫王妹玲,大桥人。”“我叫……,大桥人。”技校春季招生报名开始了几天,可报名者寥若晨星,真叫人有些心灰意冷。而今天一上午却来了20多人报名,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一下子就给他们办完了报名手续。按照学校招生安排,今年春季只招一班50人,现在报名的30多人,看来离完成任务为期不远了。高兴之余,一转念我才醒悟这20多人几乎都是大桥镇的,大部分又是农村户口,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报名的学生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动情地说:“老师,接收我…  相似文献   

18.
我的自考缘     
1984年下半年,我第一次参加自考,由于这是四川省第二次自学考试,所以当时全省只开考了党政干部基础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专科。因为对文学的偏爱,加之又是普通工人.我就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时,我在工厂从事总装试车检验工作,试车是全厂最后一道工序,是整个工厂的产品质量最后一个关口.马虎不得。我们的正常工作时间为自、中班倒班。由于产品供不应求,经常在月底(一般是每月20日至30日)加班,或早上8点至晚上20点,或晚上20点至次日早上8点上班。上夜班时,我就上午睡半天觉,下午看书;上白班时,我就利用下班回家后,睡觉前看书。1987年,考完了全部课程,并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大专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19.
布拉格对我的诱惑,除去德沃夏克、卡夫卡、昆德拉,以及波希米亚人,还有便是歌德的那句话“布拉格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歌德这句话是二百年前说的,那么今天的布拉格呢?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非同寻常的社会风暴之后,布拉格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黄昏进入东柏林时那种黑糊糊、空洞和贫瘠的感受。于是,我几乎是...  相似文献   

20.
我与藏策是忘年之交,说来我们正好认识20年了。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只有20几岁。后来,他送给了我一本他那时出版的介绍文学的精神分析学思考的小册子,我读后。觉得他很善于吸收和应用国外新的学术思想,便建议他读一些语言符号学的书籍。我的初衷。是让他把符号学理论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他是学文学的,又有研究精神,有这个基础,也就有这种可能。不久,他对我说,他读了一些。但是没有怎么读进去。我后来去法国工作了几年,到我回来后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对符号学不仅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所知甚多,并且在文学方面已有所思所想。他催促我将法国符号学著述的翻译工作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