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7,(5)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析受众对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男性气质的解码机制,以期进一步观察受众的不同读解是如何建构起男性气质的意义生产的。研究表明,三种解码立场均在受众对电视文本的男性气质读解中得以体现:隐匿而柔和的"父权"思维仍深刻作用于受众对实际占据霸权地位的家庭男性的想象中,构成主导-霸权式解码;在家庭对男性的规训与社会对男性的期待上,受众则表现出"包容与控制双向运作"下的协商式解码;而对于不符合时代语境的支配型男性气质,受众主要采取了对抗式解码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往关于粉丝文化的研究中,女性粉丝群体可见性极高,而男性粉丝群体则基本处于“隐身”的不可见状态。这种遗忘使女性粉丝承受了主流舆论和社会大众对追星、迷族、饭圈的所有困惑、质疑和抨击,甚至可能在无形之中加剧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立冲突。中国粉丝文化实践中是否存在男性粉丝群体?他们的粉丝文化实践与女性粉丝有怎样的区别?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对虚拟偶像组合A-SOUL的男性粉丝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在平台和算法介入后形成的“多元关系社交”中,男性粉丝的性别霸权通过支配性男性气质得到张扬。男性粉丝通过客体化虚拟偶像,想象性地建构起支配性的男性气质;在粉丝群体的社交互动中,男性粉丝形成了技术化追星的集体共识,以此展演支配性男性气质;同时,男性粉丝的追星行为深受平台交互界面、技术装置、数据和算法的影响,平台和资本导引并强化男性粉丝的支配性男性气质,但总体上,支配性男性气质所建构的性别霸权具有明显的虚幻性。  相似文献   

3.
郑坚 《新闻界》2007,(6):43-4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时政期刊对中国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建构,其核心是中产阶层的认同问题;当代中国传媒体现出的社会形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体精神的变迁,由此可以引发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程泉森 《新闻世界》2014,(4):173-174
随着我国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广告人物成为观赏和消费的对象,由广告呈现的男性气质也表现出矛盾而又多元化的趋势。本文采用"表征"的研究路径,从康奈尔提出的四种男性气质出发,对广告中呈现的男性气质进行解读,发现霸权的男性气质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共谋性男性气质呈现多元化定义,边缘性和从属性男性气质依然在广告中得以表征。  相似文献   

5.
牛静  胡文韬 《新闻界》2023,(11):23-32
流动的现代性社会打破了线性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稳定的时空坐标,导致既有的秩序与规范加速液化。在此社会现实下,新闻业也呈现出流动性特征,表现为衣帽间式共同体建构复合型新闻生产场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再塑新闻生产流程、时空压缩形成全球性的流动新闻实践。这些变化带来了复杂而又多变的伦理道德问题,究其原因是传统新闻伦理以职业封闭性、条例规则性和标准普适性为建构逻辑,在多重流变的传播语境下缺乏实践的解释力和规制的约束力。所以可以将建构开放的、动态的、可对话的新闻伦理视为伦理建构的一个思考路径,以此来协调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新闻实践的主体、技术与多元文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国内家庭伦理题材电影频频现身荧屏,影片在再现现代人的生活、家庭关系及情感问题的同时,也拟态建构了家庭伦理道德镜像,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家庭观念。文章采用叙事学研究,从叙事内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剖析当下家庭伦理题材电影对婚恋观的建构,研究发现家庭伦理电影虽然在第三者形象的塑造方面符合传统道德谴责的特质,但叙事者角色发生重大转变,男主人公与第三者成为主要的叙述者,影片已经打破传统"家"的统一观念。  相似文献   

7.
但敏 《新闻界》2012,(2):15-18,52
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与社会生活最为紧密相联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它探讨和折射当代夫妻伦理、婚姻质量和家庭责任等,对社会有一定的观照意义。本文选取了从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间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婚姻伦理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电视剧中主人公所体现出的对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试图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广告作为大众传媒一直体现着男性和女性的性别气质.性别气质在社会、文化、经济、风俗等环境的作用下形成和改变.广告折射出的性别气质也会有相应的变迁,并且反作用于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建构.本文旨在探讨广告建构什么样的男性形象、广告中男性气质的演变,以及造成这种演变的原因,揭示广告中男性气质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韩剧的民俗文化传播策略很成功,注重传播传统民俗精神所制约的韩国社会,强调个性、尊严,彰显人道主义,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取向成了韩剧的基本元素,相比中国影视市场中的伦理模糊,韩剧文化产业的传播策略值得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韩剧,特别是以爱情、伦理,婚姻为主题的家庭伦理生活剧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了中国的观众,成为一些电视台的收视率冠军。同类题材的中国连续剧也不占少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其影响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却远没有达到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水平。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