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亚洲足球的发展格局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日本、韩国和"脱大入亚"的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亚洲足球的旗帜,完全迈入世界二流强队的行列;日本和韩国的强势使亚洲足球的重心向东亚偏移;西亚两强沙特和伊朗的衰落使整个西亚足球处于群雄争霸的局面,但是侧面也反映了西亚足球的低迷状态;中亚地区的足球基础牢固,球队作风硬朗,战术纪律强,中亚领军队伍乌兹别克斯坦经常闯入亚洲大赛的四强;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是亚洲足球发展的新兴力量,短期内对亚洲足球格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分析等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亚洲参赛球队与四强球队的概况、阵型、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参赛队在战术阵型、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借鉴世界强队以及亚洲球队发展的经验,我国应制定足球发展规划,优化职业联赛,加强青少年足球工作,提升技战术水平,培养一批核心球员。  相似文献   

3.
《校园足球》2011,(1):36-41
【正】四年一届的亚洲杯是亚洲各队球星展示实力的舞台,就星味和稳定程度而言,亚洲球员无法同欧洲、南美球星相提并论,因此亚洲杯更容易让年轻球员一战成名。截至北京时间1月16日凌晨,本届亚洲杯两轮小组赛战罢,恰好结束了一半赛程(16场),多支球队涌现出的"靶滦"潜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赛前默默无闻、不为人熟知,但凭借一鸣惊人的表...  相似文献   

4.
四年一届的亚洲杯是亚洲各队球星展示实力的舞台,就星味和稳定程度而言,亚洲球员无法同欧洲、南美球星相提并论,因此亚洲杯更容易让年轻球员一战成名。截至北京时间1月16日凌晨,本届亚洲杯两轮小组赛战罢,恰好结束了一半赛程(16场),多支球队涌现出的"靶滦"潜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赛前默默无闻、不为人熟知,但凭借一鸣惊人的表现,帮助自己的球队提前出线或逆转劣势,他们必定将成为亚洲足坛新一代球星的代表。当然,亚洲杯的舞台上有喜剧,也会有悲剧,默默无闻者能一鸣惊人,赫赫有名者也会碌碌无为。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2004年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足球赛参赛队员资料,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三大洲杯赛各名次段运动员平均年龄、位置年龄、主力队员年龄及各洲运动员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优秀足球运动员中各位置运动员水平竞技能力持续的大致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6.
欧洲杯激战期间,正值中国国内的中超联赛也在紧张进行当中,每天两次的高强度训练以及周末比赛的疲劳并没有削减中国球员们熬夜观看欧锦赛的热情,宁可少睡几个小时觉,也要欣赏一下真正的足球大餐。当有中国足球队参加的亚洲杯赛进行期间,中超联赛也暂停了,看亚洲杯又不用熬夜,但却很少有队员完完整整地观看了全部的场次,况且亚洲怀又在中国国内举行,按理说球员们应该借此机会应该到现场观看才更符合逻辑,但四个主办城市的球队几乎没有到现场看球的队员,“中超人”眼里的欧洲怀与亚洲杯简直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TOPSIS法、RSR法等,对2020-2021赛季CBA季后赛参赛球队的攻防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球队在攻防两端的优势和不足,为提高参赛球队竞技能力和CBA联赛竞赛水平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2支球队的攻防能力分为3个等级,没有球队的攻防能力达到A级,有6支球队处于B级水平,进攻能力普遍低于防守能力,山东队攻防实力最强,深圳队和广州队的攻防能力为D级水平,攻防能力较弱;12支球队有3种攻防类型,攻守平衡型、攻强守弱型、攻弱守强型的球队各有4支,攻守平衡型球队的赛季名次优于其他类型球队。建议:球队积极寻找自身优势和薄弱环节,促进攻守平衡;增加本土球员上场时间,在大赛中历练个人竞技水平,培养我国优秀职业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加强身体素质、攻守对抗能力、攻守转换意识等方面的训练,提高攻防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3届CUBA4强队的攻防能力进行差异性比较和分析。针对4强球队在攻防方面存在的差异和问题,提出加强投篮训练,提高队员心理素质水平,控制犯规,加强联防的训练和球员个人防守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他们来说,2010年的亚洲冠军联赛还是属于一个创造未来的舞台。尽管他们不是球队的绝对主力,但却是球队的未来希望。假以时日,他们就将挑起球队大梁,成为各自球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今年的亚洲冠军联赛,中、日、韩三国九支球队的大名单中都有90后球员,总共20人。除了党钊、安藤骏介、李范守、张俊强、洪喆、金圣载、马龙和高须英畅外,其余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亚洲竞技篮球发展的历程。主要结论:亚洲竞技篮球运动的演进过程划分为菲律宾称雄时期、各国群雄竞争时期、中国篮球突起时期、西亚篮球崛起时期和东西部篮球抗衡五个阶段;影响亚洲篮坛格局非均衡化发展的因素有多种,职业联赛、归化球员、外籍教练员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等因素是导致亚洲篮坛格局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建议:学习欧美强队,打造亚洲特色;加强职业联赛培育,促进交流;创立精品赛事,提升国际竞争力;重视后备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1.
周超 《新体育》2011,(2):64-66
多哈亚洲杯显露出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亚洲足球正积极融人世界。日韩球员大批最到欧洲球队去踢球,海外留洋的趋势愈演愈烈,而在这一西化趋势中,中国足球远远落在了届面。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在竞技表现上的差距与不足,对2023年篮球世界杯前八强球队的比赛表现与中国男篮在本次世界杯中的比赛表现进行深度分析与对比。研究认为:中国男篮竞技实力不断下滑,与世界篮球强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技战术风格上逐渐丢失自身特点。该文得出以下发展启示:(1)提升基层联赛竞赛水平与教练员执教水平;(2)教练员体系与训练师体系双轨并行;(3)以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为突破口;(4)将潜力球员输送至高水平联赛。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体育》2008,(17):54-55
欧洲联盟杯,欧洲足球俱乐部的第二大赛事,虽然没有欧洲冠军杯那样万众瞩目,但其影响力也非同一般。在这项赛事中,几乎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亚洲球员的身影,可以说,亚洲球员已经成为欧洲联盟杯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4.
亚洲龙卷风     
从多种角度来看,本届亚洲杯是历史上最完美的一届。球迷们看到了惊心动魄的经典战役,看到了最富有戏剧性的意外结局,看到了许多刚强的铁汉和意志坚强的球员。其中,激情洋溢,也不乏稳如泰山之妙、掌控全局之风。 最关键的是,本届亚洲杯非常吸引人。中国队在小组赛之后的比赛,场场爆满,北京观众声势如雷。济南、成都、重庆三地的观众也让人印象深刻,伊拉克、约旦等多支球队,纷纷在记者发布会上,对该地球迷进行了感谢。 维拉潘的确应该道歉,这个马来西亚人似乎太急切地要把亚洲杯变成欧锦赛了。欧洲赛场的比赛当然精彩,可亚洲球队毕竟与他们还有所差距,另外,我们观赏的不是雷同,而是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22年男篮欧锦赛四强球队攻防数据指标进行综合量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本届男篮欧锦赛四强球队球员基本情况水平相当。(2)西班牙队与德国队综合进攻实力相当,法国队外线投射和失误控制能力不足,波兰队外线投射能力和罚球命中率有待提高。(3)本届男篮欧锦赛四强球队整体防守能力相当。(4)高阶数据(球员正负值)方面,波兰队球员的个人综合攻防实力显著低于其余三支球队的球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NBA07—08赛季常规赛各队主力中锋的得分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从球员的得分效率和投篮频率两方面来分析球员的得分能力,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把球员分为角色球员、弱核心球员和强核心球员三大类。通过分析发现,球队的传统与比赛风格对中锋得分能力、作用地位有一定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第13届亚洲女排锦标赛看亚洲女排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亚洲女排锦标赛四强和世界女排强队的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应该向高、快、变结合的打法发展;在竞争更为激烈的排球比赛中,心理素质、核心球员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亚洲女排各队应加强相互交流,并根据各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5-20084年奥运周期内国际重大女排比赛相关数据整理,对世界7大强队在比赛成绩、身体条件、年龄、技战术、球队把握比赛能力以及球队人员更新率等竞技特征进行比较,同时做出这些数据与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从中更好的把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动向,全面对比世界各强队的竞技特征。为研究下一届奥运周期女排相关竞技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再过两个月,第15届亚洲杯即将在卡塔尔开幕了,参赛各国近期都展开了积极的热身,近五届亚洲杯三夺冠军的日本队在热身赛中接连战胜了巴拉圭和阿根廷队(比分都是1:0),显现出了超群的实力,他们也成为本届亚洲杯的头号夺冠热门。日本国家队主场的友谊赛都会被命名为麒麟杯赛,麒麟(Kirin)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啤酒品牌,他常年赞助日本国家队,为国家队请来的热身对手也是一个个货真价实。面对两支南美劲旅,1:0的比分虽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也至少说明日本国家队已具有和世界强队抗衡的实力。今年的世界杯仿佛是一道分水岭,相对于球迷印象中的一味追求控制球打法的桑巴风格的老日本队,目前的日本队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5~20084年奥运周期内国际重大女排比赛相关数据整理,对世界7大强队在比赛成绩、身体条件、年龄、技战术、球队把握比赛能力以及球队人员更新率等竞技特征进行比较,同时做出这些数据与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从中更好的把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动向,全面对比世界各强队的竞技特征。为研究下一届奥运周期女排相关竞技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