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核心事件】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准女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离世年仅18岁的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本应成为南京邮电大学2016级新生中的一员,可在2016年8月19日,徐玉玉接到一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石家庄,打造诚信体系,需全力打造诚信政府,着重建好企业的诚信,积极建设个人诚信,努力健全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企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诚实守信,根本原因在于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而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的缺失和失信惩戒的乏力,使企业失信有了滋生的土壤,故应从信誉体制保障入手,探求企业失信惩戒何以可能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失信联合惩戒是一种创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立足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法的秩序价值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现实中也发挥了破解执行难题和营造诚信环境的作用,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具有正当性。但实践中,失信联合惩戒也出现了惩戒标准未细化、惩戒对象泛化、惩戒措施侵权等失范现象,有悖于比例原则、禁止不当联结和保障人权这三大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有必要从建立健全失信分级惩戒机制、限定惩戒对象范围、完善程序控制等方面加以规范,保证失信联合惩戒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社会诚信的秩序理想框架,纵向论述当代诚信体系与传统诚信体系的异同,从三方面对传统诚信观念的不断弱化成因进行分析,针对道德教化与合作治理论述了社会诚信发展逻辑,提出在当前社会框架下想要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需要在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而方面进行双重管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信用惩戒制度可以作为腐败治理的崭新机制引入治理体系,以全面优化“政商关系型”腐败治理机制短缺的问题。中国特色信用体系的制度构建,依循“金融诚信—商业诚信—社会诚信”的生成机理,信用惩戒已然具有市场经济规制机制的机能。信用惩戒引入我国腐败治理机制体系,能够突破传统腐败治理机制的瓶颈,促进腐败预防模式的代际更新与现实化。信用惩戒引入国家腐败治理机制体系的重点在于:(1)将“政商关系型”腐败作为信用惩戒治理的中心,聚焦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领域的腐败治理;(2)以升级“行贿黑名单”制度的治理功能、拓展数据化治理的范围作为信用惩戒机制建设的重点;(3)以企业合规制度体系的现实化推动信用惩戒腐败机制的落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灏 《广西教育》2014,(43):1-1
正日前,教育部宣布将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签订学生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将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失信行为加大约束和惩戒力度。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失信的现象时有发生,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诚信建设的政策也时常见诸报端。之所以如此频繁被提及,是因为诚信在社会转型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已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将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签订学生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内容,将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要对学生的失信行为加大约束和惩戒力度.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的信用约束机制,分层推进诚信档案建设.(据新华网)  相似文献   

9.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公报中,“诚信”再一次成为官方话语的关键词,“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这些语言似曾相识,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公报中已有类似表述。记者就“诚信”问题专访了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楣、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虽然三人表述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0.
构建诚信体系是全社会迫切关注的问题。交易成本理论,是构建诚信体系的经济学基础。成本论在诚信体系构建中有指导作用、支撑作用和惩戒作用。失信成本过低会纵容“坏孩子”。只有当“失信成本”远大于“守信成本”时,诚信体系的构建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一个基本特征为多样化的社会主体合作,通过多主体合作机制达到手段柔、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理目标,故应当如何进行多社会主体合作自然成为必然要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观察并分析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总结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中的多主体合作机制,并将其抽象为社会协同治理中多主体合作机制所必要的五大要素:共同目标、政府主导、利益共享、制度建设、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由于社会信用缺乏法律约束、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不健全、信用需求不足、信用信息的依法披露不畅、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信用缺失严重.信用缺失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提高了交易成本,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道德滑坡,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依法进行信用信息披露,建立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使信用缺失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人们普遍认为 ,社会诚信缺失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惩戒诚信缺失的制度建设。关于这个问题 ,社会各界已进行了不少探讨 ,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对加强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问题仍很突出。把“出局”概念引进到惩戒诚信缺失中来 ,既是对以往“道德劝告”、“纪律规训”方式的承接 ,更是对现时代社会发展复杂性条件下诚信缺失惩戒方式的一种开拓和创新。它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建设、促进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由于社会信用缺乏法律约束、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不健全、信用需求不足、信用信息的依法披露不畅、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信用缺失严重。信用缺失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提高了交易成本,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道德滑坡,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依法进行信用信息披露,建立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使信用缺失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教师博览》2008,(11):18-18
为促进学生诚信教育和高校信用建设,山东省将在高校内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学生毕业时随人事档案一并交用人单位,将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  相似文献   

16.
诚信缺失,是指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违约的一种失信行为.造成这种失信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的失信行为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贯彻以人为本实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极为有害的。对其治理,应完善法律法规:应由政府.行业和协会多方协同作战,并对单位和个人的失信等不良行为建立档案,及时曝光:同时采用网络信用实码制,加强对人们的诚信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多种手段来遏制和惩处人们的失信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营造一个放而不乱、竞争有序、诚实守信、运转高效的市场经济机制和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陈岩 《红领巾》2005,(1):150-151,154
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诚信的缺失,这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也把诚信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打造诚信社会,必须构建诚信的教育体系,建立诚信的观念和意识,形成守信光荣、有信得利,失信可耻、缺信受损的社会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全社会要形成诚信风气;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中深化诚信教育;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大学生信用档案和失信惩戒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综合施教,从根本上落实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与网、事与网、世与网的高度嵌合,网络行动者之间互动关系、信任生成、秩序建构和影响机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为网络行动者的失信行为提供可能。"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场域呈现去中心化、去身份化、去体系化等特点。"互联网+"时代失信行为的类别包括宣泄报复型网络失信、偏激盲动型网络失信、迎合满足型网络失信、谋私逐利型网络失信。"互联网+"时代失信行为的归因包括制度约束的缺失、经济利益的驱动、关系约束机制的失效、道德规范的弱化。"互联网+"时代失信行为的治理策略包括建立健全网络场域的失信行为惩戒制度,增加失信行为成本;强化网络场域的公共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意识;建构良善的社会互动机制,疏浚网络场域的民意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20.
失信行为破坏了人们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这种行为频发和蔓延不利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诚信危机治理就是要以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和要求为指导,从新时代道德标准构建及传统道德文化传播熏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入手,强化道德体系建设的奠基功能,从根本上培养和提升国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通过建设和完善法律制度力度,强化法律制度在社会事务中的规范及约束功能,培养国民在社会行为中将自觉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融合内在思想。大力开展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道德和法律的社会气氛。这些举措既是有效治理因普遍性失信而引发社会诚信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道德伦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