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旨在为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选取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人。对照组采用下肢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实验组采用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训练时长为8周,每周3次课,每次60min。训练前后对反映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指标进行测试。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对照组各测试指标成绩均有提高,其中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成绩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提高但不显著(P>0.05);实验组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实验后实验组各项爆发力测试指标的成绩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均可以提高青年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比传统抗阻力量训练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在23名高水平跨栏运动员和20名低水平跨栏运动员中,测定110米栏速度与速度力量素质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遥测记录全程跑的速度;速度水平按行进间20米跑和110米蹲踞式起跑的成绩来评定。用跳跃练习测定速度力量训练程度:立定2级跳(摆动腿落地)、立定3级跳、立定10级跳、15米助跑跳远。经过相关分析确定这些素质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CTN3 R577X多态性与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素质及其表型指标的关联性,并检验ACTN3 R577X作为分子标记在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上海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96名,其中男运动员58名,女运动员38名,根据项目特点分为爆发力组和耐力组;利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采集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爆发力组运动员进行立定跳远、原地纵跳指标的测试。结果:青少年爆发力组运动员ACTN3 R577X基因型分布与青少年耐力组运动员(x2=7.289,P<0.05)和对照组人群(x2=6.831,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青少年爆发力组运动员的ACTN3 R577X等位基因频率与青少年耐力组运动员(x2=7.498,P<0.01)和对照组人群(x2=7.923,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青少年爆发力组男、女运动员中,RR、RX基因型运动员的立定跳远和原地纵跳成绩都要显著性高于XX基因型的运动员(P<0.05,P<0.01)。结论 ACTN3基因 R577X多态性与上海地区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素质存在关联,ACTN3基因 R577X多态性与立定跳远、原地纵跳等爆发力素质表型指标存在关联,ACTN3 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青少年速度力量型运动员选材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国内知名体能专家、教练员进行了访谈,认真听取他们对选择足球专项体能评价指标的观点和建议,选取立定跳远、30米冲刺跑、6×5米折返跑、Illinois测试(速度敏捷性测试),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29名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训练,研究表明10岁-12岁的儿童少年采用适宜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也会受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以下简称“球员”)灵敏表现与感知决策、冲刺速度和下肢肌肉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0名上海市球员(14男,16女)为研究对象,通过Y灵敏(Y reactive agility)、Y变向(Y pre-planned agility)、30 m冲刺、反向跳(countermovement jump, CMJ)、静蹲跳(static jump, SJ)、下落跳(drop jump, DJ)和等长大腿中部拉(isometric mid-thigh pull, IMTP)测试分别对其灵敏、感知决策、速度、下肢爆发力和下肢力量进行测评。结果:1)球员的灵敏表现与感知决策能力呈非常高度正相关(r=0.748,P<0.01),与0~5、0~10和0~30 m冲刺表现呈高度正相关(r=0.536~0.641,P<0.01),与CMJ高度、SJ高度、DJ高度和反应力量指数(reactive strength index, RSI)呈高度到非常高度负相关(r=-0.547~-0.729,P<0.01),与峰值力,相对峰值力,在0~100、0~150、0~2...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生酮饮食(KD)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检索自2000年至2021年11月全文发表的将生酮饮食作为运动员饮食调控的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平行试验和随机交叉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受试者296例,生酮饮食组150例,对照组1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酮饮食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效果表现为多方面,合并效应量分别为:瘦体重MD=-0.82,95%CI为[-2.01,0.37],p>0.05;卧推MD=-2.62,95%CI为[-5.81,0.56],p>0.05;深蹲MD=-5.08,95%CI为[-9.84,-0.32],p<0.05;最大摄氧量MD=3.39,95%CI为[0.92,5.86],p<0.05;Wingate Power MD=-28.03,95%CI为[-53.16,-2.90],p<0.05;脂肪量MD=-1.18,95%CI为[-1.73,-...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等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对现有实证性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呼吸肌训练的最适宜方案。方法 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项RCT,包括各项目一般及高水平运动员6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肌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最大口腔吸气压(MIP)MD=27.93,95%CI[21.12,34.75],p <0.01;用力肺活量(FVC)MD=0.13,95%CI [0.03,0.23],p <0.05;每分最大通气量(MVV)MD=7.65,95%CI[1.86,13.44],p<0.05;计时测试(TT)SMD=-0.53,95%CI[-0.77,-0.29],p<0.0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 MD=0.11,95%CI[-0.01,0.22],p>0.05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回归分析发现,训练时间是引起MIP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来源。具体表现为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对MIP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8~12周的训练效果优于4~6周,5~7天/周的训练频率优于2~4天/周。结论 呼吸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MIP及多种肺通气功能,提高运动表现,持续时间8~12周、训练频率5~7天/周的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更有可能收获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如何跑出好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其中规定,毕业生要从速度、力量、跳跃三大类共五大项[800米(女)、1000米(初中男生)、1500米(高中男生);铅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急行跳远]中任选三项测试,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近来,编辑部收到许多中学生读者来信,反映一些考试项目难以达到标准。为此,编辑部聘请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体育教师撰文予以辅导。  相似文献   

9.
女生青春期素质发展中惰性现象的追踪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横断面调查表明,女生的身体素质发育曲线,在青春期出现停滞或下降,被称之为“惰性现象”。我们于1987~1989连续3年对219名(城女148名,乡女71名)13岁女生进行了五项素质的测试(50米跑、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800米跑),每年测试时间均在5月份。城女14岁比13岁立定跳远和立位体前屈有明显提高(p<0.01),50米跑和一分钟仰卧起坐提高不明显(p<0.05),800米跑显著减慢(p<  相似文献   

10.
邓青 《体育科技》2022,(6):37-42
文章系统评价运动对我国单纯性肥胖人群身体成分的影响。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搜集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间段从建库至2019年6月。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纳入文献17篇,共涉及627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运动显著改善儿童肥胖人群BMI(MD=-2.72,95%CI[-3.83,-1.61],P<0.00001);(2)运动在改善青少年肥胖人群BMI(MD=-3.22,95%CI[-4.10,-2.34],P<0.00001)、BF%(MD=-4.44,95%CI[-6.09,-2.79],P<0.00001)、体重(MD=-7.92,95%CI[-11.28,-4.56],P<0.00001)及腰围(MD=-5.01,95%CI[-8.56,-1.46],P=0.006)方面效果显著;(3)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成年肥胖人群的BMI(MD=-3.18,95%CI[-3.64,-2.72],P<0.00001)、BF...  相似文献   

11.
在田径运动中,立定三级跳远是跳远、三级跳远项目发展快速跳跃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在教科书中都是一带而过,没有详细资料。我在训练中采用下面一些手段提高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所带学生成绩都超过8米多,效果较好。 一、加强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连续跳跃能力的练习 立定三级跳远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技术动作组成,要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跳跃技能——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因此,必须重视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的发展。具体手段如下。 1.双腿跳栏架 在平整的跑道纵行排列10个栏…  相似文献   

12.
YO-YO间歇测试与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YO-YO测试与足球比赛跑动分析系统的信度与效度,探索YO-YO测试结果与比赛跑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4名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进行YO-YO测试,对他们在16场国际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研究,获取了每名运动员的YO-YO测试结果与比赛中的各种跑动参数。结果:YO-YO测试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r=0.98)和较低的变异系数(8.7%),运动员的测试成绩由于位置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SIMI跑动分析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观察者内部与观察者之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运动员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也由于位置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且下半场跑动能力下降。YO-YO测试成绩与比赛跑动总距离、有氧高强度跑、无氧高强度跑、冲刺跑频数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0.79,P<0.01;r=0.85,P<0.05;r=0.70,P<0.05;r=0.78,P<0.01),而与冲刺跑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r=0.30,P>0.05)。结论:YO-YO测试与比赛跑动分析系统均具有较好的测试信度与效度;YO-YO测试能够反映与比赛密切相关的运动员体能,二者存在高度相关,可作为监测运动员体能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host等数据库,纳入所有太极拳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设定为自建库至2021年8月。主要结局指标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次要指标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与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实验文献,共包括790例2型糖尿病患者。14篇文献质量整体中等偏差,大多数研究存在方法学上的不足与缺陷。太极拳干预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MD=-0.52,95%CI=(-0.93,-0.11),P=0.01]、HbA1c[MD=-0.81,95%CI=(-1.31,-0.32),P<0.01]、FINS[MD=-3.00,95%CI=(-4.03,-1.97),P<0.01]和BMI[MD=-1.18,95%CI=(-1.80,-0.56),P<0.01],但对于TC和TG的作用不明显(P>0.05)。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身活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比较充分热身成绩和简单热身成绩的差异,统计学方法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充分热身成绩比简单热身成绩立定跳远男生提高了3cm(P<0.01),女生提高了3cm(P<0.01);坐位体前屈男生提高了1.16cm(P=0.01),女生提高了1.2cm(P<0.01);引体向上男生提高了0.25个(P=0.38);仰卧起坐女生提高了1.03个(P=0.04);50米跑男生快了0.01s(P=0.89),女生提高了0.03s(P=0.62)。结论:12min左右的充分热身活动,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0):162-163+223
目的:研究高校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与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为期9周的功能性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身体功能以及身体素质变化。结果:通过9周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动作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的提升较大,表现为P<0.05,实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肩部灵活性与旋转稳定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身体素质测试中立定跳远与5×25米折返跑试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然而30米直线跑试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进一步设计功能性训练方案,以便更好的满足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需求;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相对比较局限,后续需增加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检验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耐力素质和速度力量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XX/(RR+RX)OR、X/R OR和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RR/(RX+XX)OR、R/X OR值为统计量,检索截止至2010年1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涉及耐力型项目研究11项和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10项分别纳入meta分析,其中,耐力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2 220例和对照组3 410例,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1 140例和对照组2 800例.速度力量型项目RR/(RX+RR)OR=1.40(95%CI=1.21~1.62,P<0.01),R/X OR=1.33(95%CI=1.20~1.48,P<0.01),亚组分析欧裔人群RR/(RX+RR)OR=1.37(95%CI=1.17~1.60,P<0.01);R/X OR=1.37(95%CI=1.22~1.53,P<0.01),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IN3基因R577X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是速度力量素质的保护因素.欧裔人群中,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与速度力量素质显著关联.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基因选材的候选位点之一,但用于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基因选材尚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各个数据库收录起始年限至2018年7月27日,使用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24个RCT,包括1581例痴呆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整体认知功能(MD=2.17,95%CI:1.50,2.84,P<0.00001)有积极的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AD患者(MD=2.40,95%CI:1.58,3.23,P<0.00001)与合并AD患者(MD=1.45,95%CI:0.41,2.48,P=0.006)的整体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MD=2.43,95%CI:1.63,3.23,P<0.00001)与混合运动(MD=1.48,95%CI:0.08,2.87,P=0.04)对痴呆患者整体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但抗阻运动(MD=1.70,95%CI:-0.15,3.55,P=0.07)与太极拳运动(MD=0.92,95%CI:-2.98,4.82,P=0.6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频率体力活动(MD=1.64,95%CI:0.25,3.04,P=0.02)与低频率体力活动(MD=2.33,95%CI:1.57,3.09,P<0.00001)对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不同认知领域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执行功能(SMD=0.08,95%CI:-0.05,0.20,P=0.22)、TMT-A与TMT-B(SMD=-0.05,95%CI:-0.26,0.16,P=0.63)和记忆功能(SMD=0.15,95%CI:-0.06,0.37,P=0.1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注意力(SMD=0.18,95%CI:0.02,0.35,P=0.03)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力活动干预对AD患者与合并AD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并且有氧与混合、高频率与低频率的体力活动干预对所有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同样有效,不同认知领域中只有注意力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反应力量指数修正(RSImod)是反应力量度指数(RSI)的替代度量方法,用于测量反应力量和爆发性。RSImod是通过在测力台进行反向跳跃,之后用跳跃高度除以起跳时间计算而来[1]。本文主要是通过测量和比较运动员不同跳跃姿势的RSImod来评估RSImod和跳起高度(Jump Height, JH)与起跳时间(Time to Take-off, TTT)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以北京体育大学15名男子足球代表队队员为受试者,分别于不同测试日在测力台进行双腿反向纵跳(CMJ)、惯用腿反向纵跳(DLJ)以及非惯用腿反向纵跳(NLJ)。每位学生皆为该专项国家一级或二级运动员。研究结果:三种跳跃姿势的RSImod两两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05)。三种跳跃姿势的RSImod均与TTT相关性更高。测试所得RSImod由大到小排序为CMJ>DLJ>NLJ;JH排序同RSImod; TTT由大到小排序则相反,CMJ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女子足球运动员剥夺睡眠前、睡眠剥夺后以及休息一定时间,部分运动表现能力的变化,希望可以通过研究睡眠剥夺后和睡眠剥夺正常休息后运动能力的变化,给予女子足球运动员出发外地赛场时间选择上的一些建议。方法:随机选取11名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11名受试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睡眠剥夺实验。在剥夺睡眠实验前均进行30m冲刺跑测试。结果:实验组睡眠剥夺后,30m冲刺跑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女子足球运动员睡眠剥夺后,速度能力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复合式训练与高强度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探究复合式训练对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影响。方法:将18名男子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9)与对照组(n=9),基于原有力量训练内容,实验组进行复合式训练(高强度力量训练结合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并在实验前后对比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等指标变化。结果:(1)仅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显著提升(P<0.01);(2)干预后,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绝对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8周复合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普通力量训练,可以使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肌力和快速力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