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比较、筛选了4种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验证(心功能测试、唾液免疫球蛋白A测试、教练员跟踪观察和运动员的自我诊断)。研究表明:这些指标的综合运用,能够较好地反映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赛前的竞技状态,最终目的是合理安排赛前训练计划和制定积极有效的恢复措施,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表现。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如果掌握得好,可以迅速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因此教练员要特别注意发展速度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速度训练时间要选择适宜的时间速度训练要在运动员竞技状态好的时间进行。运动员的跑动速度从生理机制上来说取决于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传导速度和  相似文献   

3.
:跟踪研究国家游泳队与浙江游泳队共18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昆明高原训练的全过程,旨在了解其高原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法及特征、训练监控和评价训练效果,探索我国游泳运动项目高原训练的规律,为指导游泳运动的高原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论:①高原训练要合理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通过适合的负荷强度刺激使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②要加强速度与力量的训练,防止出现运动员耐力素质获得较多,而速度素质丢失较多的现象;③高原训练中的恢复应成为训练的一部分;④高原训练应通过调整训练强度与运动负荷来控制运动员机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范围,以追求最佳的高原训练效果和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时期是游泳运动员获得速度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有利时期。分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动作速度的敏感期,探索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梁明忠 《游泳》2009,(2):44-47
通过广东青年队的测试和数据分析,找出广东水球青少年运动员的游泳测验成绩与游泳等级标准的差距,提出如何提高水球青少年运动员的游泳速度、提出训练理念、提出训练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少年速滑运动员赛前七天小周期训练睡眠前进行脉搏测试,检查训练后运动员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竞技状态好的运动员睡眠前安静状态时的脉搏稳定或有下降趋势.脉搏下降越明显,恢复速度越快.竞技状态不好的运动员睡眠前安静状态时的脉搏不稳定或有所升高.脉搏曲线图反映出脉搏曲线下降,下一次脉搏曲线测试结果偏右是比较好的竞技状态.如果睡眠前脉搏曲线逐年下降,竞技状态就逐年提高,说明运动训练过程系统化.睡眠前脉搏曲线升高,下一次脉搏曲线测试结果偏左则是不好的竞技状态.据此,可以控制和调整下一阶段训练计划,为培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牵扽法调整骨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将患者分为牵扽法治疗组(牵扽法调整骨盆)19例和对照组(常规针灸、理筋手法、斜板法等治疗方法)20例,进行疗效、JOA腰椎功能评分、改善指数和改善率、骨盆空间结构评分比较。结果:疗效、JOA腰椎功能评分、改善指数和改善率、骨盆空间结构,牵扽法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结论:用牵扽法调整骨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恢复时间大大减少,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作为运动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内外对竞技状态的认识存在"特指"与"泛指"之分。本文认为,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与现实状态,而最佳竞技状态是指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表现呈现发展与提高、优化及保持、减退3个阶段的周期性变化。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可以通过运用"延缓传导"现象、超量恢复规律、依据生物节律、心理和精神状态调控、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何叙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4):462-464
应用超声心动技术对20名无系统训练的学生和20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安静、递增负荷运动和恢复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可以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和机能产生显著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王晓东  陆一帆 《游泳》2004,(5):26-27
肩袖损伤是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最常见损伤,也称“游泳肩”,患者约占游泳运动员总数的40%-80%,其中约15%的运动员正常的训练会受到影响,常表现为肩部疼痛难忍,无力,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导致不能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影响运动员水平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肩袖损伤也是导致成年人肩痛的最常见的原因。为了加速肩袖损伤的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使运动员保持原有的竞技状态以尽快恢复训练,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7 m×200 m池内递增负荷测试,通过动态血乳酸变化观察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来探索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血乳酸闲(BLT)的特点,为科学化训练和教学提供依据,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纵向研究提供参数.结果显示: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乳酸阈平均值为(2.77±0.70)mmol/L,范围在(1.99~3.99)mmol/L,个体差异较明显,青少年运动员乳酸阈较成人偏低.建议在运动实践中,应根据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个体乳酸阈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2.
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并将水、陆训练相结合,把速度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技术训练之中,可有效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游泳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游泳运动员需要长时间在低于体温的水中完成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合理的营养补充是保证游泳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条件,对训练意义重大。本文从游泳运动的能耗特点出发,为竞技游泳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补充提供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运动员在游泳运动训练期间,常常要进行5—6年以上的大强度训练。对青少年游泳健将进行的观察表明,年龄大致相同的运动员,他们的生理成熟程度是不同的。关于不同速度生理发育对青少年心脏血管系统机能能力影响的问题,大家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我们的任务是研究生理成熟程度不同的高级游泳运动员的心  相似文献   

15.
从青少年游泳训练的现状出发,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训练理念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手段与方法的探析,探讨影响和制约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旨在归纳出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总结出游泳运动的训练的方法,从而为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祺 《新体育》2023,(4):33-35
在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陆上训练是常见的训练项目。近年来,悬吊训练开始被应用于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之中,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游泳运动员训练中陆上训练与悬吊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选择部分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训练模式下运动员测试成绩的对比和分析,验证陆上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成绩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FMS评估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计划,以研究身体纠正训练对于提升游泳运动员身体功能及水中专项素质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42名辽宁省游泳队队员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身体矫正训练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运动员进行身体功能动作筛查评分和水上专项素质的测试。结果:8周干预后,游泳运动员FMS评分由13.33±1.47分提升到16.47±0.86分(P<0.05);水中专项素质各指标均有显著性提升(P<0.05)。结论:FMS可以检测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通过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可以有效强化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尤其是增强游泳运动员左右两侧的不对称性,提升游泳运动员的水上专项素质,同时降低运动员的损伤风险与损伤几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吉林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所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训练方式较为老套,设施陈旧,部分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技能欠缺,培训进修较少是影响青少年游泳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应增加教练员专业培训的机会,加强青少年业余游泳教练员专业培训的力度,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与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与提升吉林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24名11~15岁年龄段的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对实验组进行200m×7多级递增负荷测试及50m自由泳专项测试,从而了解有氧耐力的训练效果,为基层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也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耐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