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高考方案包含了选考科目,而在各选考科目中,考生能力高低不同、试题难易不同,因此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那么它在摆平各科难度的同时,也会将各选考科目考生的整体能力差异抹平,因而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在讨论了几个典型的新高考方案中选考科目成绩不校准带来的问题后,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是使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同时还澄清和回应了几个有关校准选考科目成绩方面的问题和疑虑。本文认为,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的方案可以设计得很简单,包括在比例等级计分基础上只加不减。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一直很重视通用技术学科,也是唯一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7选3"高考选考科目的省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9日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统一考试(不分文理科,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大学自主招生(高考成绩+自主考试成绩)+学生自由申请大学(高考成绩2年有效)"为核心的内容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并对比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对所提出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新高考综合改革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组成部分。高考选考科目由于考生能力和题目难易度不同,原始分无法进行比较。如果各科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虽然解决了题目难易度不同的问题,但因考生能力不同导致的计分不公问题会更加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计分定级方式,在强假设和弱假设下分别得到选考科目的统计校准分数,然后让学科专家小组在此基础上设定专家校准值。根据选考科目在必考科目有成绩之前还是之后定级,分别给出等级赋分方法,从而解决考生选科时"避难选易"和"避强邻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试研究》2022,(2):54-61
对新一轮高考改革三批试点省份改革实施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省份在“选考科目组合构成”“志愿填报录取方式”“科目考试机会供给”方面的差异特征,发现各省市相应举措中既有符合改革预设目标的理想选择,也有应对改革现实困境的个性选择。在分析差异特征对不同省份产生的“科目选考人数恐进一步下降”“招生专业趋同性增强”“学生非两考科目学习基础薄弱”等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高考改革未来“优化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设置”“构建高中生涯发展促进体系”“改进两考科目考试组织工作”等政策优化路径建议,为后续改革省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我国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统一考试(不分文理科,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大学自主招生(高考成绩+自主考试成绩)+学生自由申请大学(高考成绩2年有效)”为核心的内容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并对比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对所提出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一、外语可考两次,考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计入总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改革之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8.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高考为核心,开始全面推进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前共有14个省市进行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赋分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即固定等级比例赋分制、等比例转换法、标准分制。这三种赋分方式均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不同选考科目的相对可比,客观上对纠正学生过度偏科具有引导作用,但同时均难以回避考生群体水平差异所致的不公平,也都不能避免原始分正态化处理所致的分数扭曲。比较分析三种赋分方式的区分程度,原始分转换后的精确程度,结合不同省市考生数量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情况,参照三种赋分方式的特点,不同省市应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赋分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的新特点,侧重探讨新方案学(选)考时间改变、学生选课、专业导向等对高中教学的影响,探索兴趣+实力+专业选考科目、新的高中放假时间以及分层和分类走班教学的新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等第转换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利用教育测量学和统计学基本原理,在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的必要性、等级划分的实用性、成绩相加科学性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基础上,建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量表,给出具体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成绩赋值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解决不同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高考选拔过程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可加性和可比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