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秉承工程教育OBE理念和“金课”建设要求,以“课程群”协同建设为抓手,围绕复杂工程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培养,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平台虚实协同、能力目标达成评价等方面持续进行全方位改革。经过8轮次探索与实践,团队构建了层次递进、交叉互补、协同优化的能力导向体系,探索了理念、方法、途径深度融合的BPS、CPS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改造了复杂度渐升、虚实协同的工程实践平台,形成了可溯源能力型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估方法,打造出特色鲜明的能力导向、一体双模、虚实协同“控制理论与工程实践”课程群,为自动化人才毕业要求达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产教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协同、交互耦合,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以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以设计共同的教学内容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以构建协同的教学管理机制保障技能人才成长、以建立合作互补的师资队伍支撑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实现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耦合。然而,职业教育在实践发展中面临着企业参与和合作意愿不高、教学内容标准缺失、教学管理软硬件保障不足、专业型教师缺乏等困境。通过协商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共研教学内容、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平台、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耦合,从而助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张跃东 《江苏教育》2023,(26):21-22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在专业建设中落实产业、专业、人才、创新“四链融合”育人理念,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智慧”教学资源,打造“三合”课堂生态,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数字化时代产业升级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变革带来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职业教育质量,瑞士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瑞士”国家战略引领下,瑞士基于相关纲领性转型战略、指导性转型意见和专项资助计划,分层次、分重点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和支持。瑞士职业教育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推动教学多场景数字技术应用、鼓励多主体参与数字资源开发与学习平台建设、制定教师数字能力培养评估标准以及促进数据流通和信息共享等途径,在多领域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瑞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秉持以产业需求为中心的转型导向,强调“以内容为依”和“以学生为本”的转型原则,遵循“循序渐进”和“难点突破”相结合的转型逻辑,重视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的研制及数字化资源共建和共享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大学发展需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着力解决校企育人要素协同不畅,深度融合引擎乏力,应用型团队粘合度不高等问题。作为具有“类型标签”价值的教学组织新形式,项目驱动创新班打通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隐性教学内容与显性教学管理等多对关系,有效协同校企育人要素,提高专业群内部共享度,避免产业学院研究院化,促进教学团队形成跨界能力,提升应用课程的开发水平,助推应用型大学的塑形和定型。  相似文献   

6.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协同创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凝练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示范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服务保障“双高计划”项目落地。针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存在的团队合作基础薄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现实困境,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结合现状建立资格认证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师资建设;优化团队结构,多措并举选培团队负责人;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团队合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对提升学科水平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从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型教师团队的内涵与特征入手,梳理该类型教师团队建设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团队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在团队建设效果测评、团队发展制约诊断、团队发展鼓励性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五度”,即参与的广度、兴趣的浓度、合作的深度、创新的程度、认同的效度“。五度”视角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对照“五度”的内涵,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仍需要解决与青年亚文化对接不够、实践教学课程的体系性不强、与第二课堂协同性不够、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不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性不足等问题,解决策略包括:立足青年亚文化,实现教学供给端的转型升级;坚持“四个导向”,构建生态型实践教学体系;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实现与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融;以品牌整合资源,构建校本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拓展在线课程平台功能,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对“双高”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办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逻辑基点出发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面对当前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从机制体系构建、纵向目标贯通、“五师”队伍协同、互融教学融合、多元增值评价等方面提出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专创融合既是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培育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对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培养模式有待优化、专创融合实践平台支撑不够、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不高、专创融合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困境,建议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专创融合教育教学体系”“以创新创业平台构建为载体,构建‘四层递进’专创融合实践平台”“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打造‘三型融通、四轮驱动’专创融合教学团队“”以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专创深度融合新机制”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工业4.0技术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产业和行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依据以文化创意为灵魂、数字内容为载体、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组群思路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致力于培养具有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数字创意媒体产品制作、数字技术应用服务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群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融通的教学资源、构建新型课堂模式、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创新团队、创建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样板、建设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国内外深度融合、持续完善专业群发展机制,为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湖南数字经济发展输送卓越职业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吕丽青 《广西教育》2023,(33):132-135
本文阐述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在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论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打造数字传媒现代产业学院,以“双学院”制调动基地培养活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完善产学研协同的体制机制,促进合作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借助政府政策支持,依据用户需求,转化企业科技成果,以浙江省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联动平台搭建、教学体系重构、“双导师”团队打造、“产教+科教”双线育人等措施,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将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拓展为五位一体“政产学研用”的“三共三同”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化工人才培养,赋能地方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由个体培养向团队协同发展转变,教学创新团队对助力教师成长、提升优势专业竞争力、推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过程存在建设基础薄弱、团队无法满足重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等困境。高职院校应从制定“双师型”教师及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标准、打造校企双向流动机制、优化团队结构并促进教师分层分类发展、增强团队合力及提升团队创新水平等方面推进“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5.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作为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有自身的要素范畴和实施路径。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还存在不足,包括支撑专业群不够、协同融合不够、成果转化不够等。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应坚持促进教学资源转化、促进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师资能力提升三个原则,同时采取从创新服务平台群布局、平台协同融合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打造、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导向评价等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从“双创”教学模式、工程实践平台、产教融合体系和人才评价机制4个方面讨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系卓越人才培养理念。为解决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联系不够密切的问题,注重项目驱动式实践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解决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组建“双师型”课程组,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研究性和探究性元素,帮助教师面向产业赛道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搭建校内选拔平台、健全奖励制度,挖掘学生“双创”潜力。以基础科研能力训练、企业项目式实习为载体,构建结构完善、具有鲜明教学特色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为面向电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汽车产业革新需求储备优秀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科教融汇”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创新性表述,指明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科教融汇具有多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上,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内涵逻辑上,是宏观、中观、微观的统一;价值逻辑上,是支撑国家战略、产业转型、人的发展的基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可以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平台、完善评价机制等推动科教融汇在高职院校的落地生根。在实践探索上,苏州市职业大学主动对接产业,集聚各方资源、优化布局搭建多方平台、协作共享融合两支团队、保障完善融汇制度、服务社会发展,实现科研推动产业发展、反哺教学育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周梅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1):161-164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满足需要的物联网人才意义重大。通过构建“文化、服务、制度、理念”顶层制度,营造“卓越工程师”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组建富有活力的教学团队,深化全方位协同培养以及创新和改革实践教学平台、体系与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不断改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新模式,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单兵式导学培养模式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交叉协同优势逐渐凸显。立足需求共振、主体协同、资源融汇、团队聚合及要素交叉五个维度,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构建了“交叉协同”团队式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采用“交叉协同”团队式“2646”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面提升了农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西部地区对电子信息人才的巨大需求,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以“依托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团队主要解决两大关键教学问题:正确处理地方高校侧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指导能力的问题,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对其耦合机制进行研究,打造四维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师生协同创新团队,改变偏重单打独斗、团队意识薄弱。缺乏重大课题支撑、培养条件不足等问题,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师生共同体团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