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7章第3节的内容。学生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和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的稳定"的角度去分析生  相似文献   

3.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主要有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等,其中捕食链在生态系统中起的作用最重要,也最复杂。下面对捕食链的一些计算问题进行归纳。 1.食物链的计数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单一存在的。由于动物的食物来源多种多样,食物链常交织成网。在数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食物链的起止;起于生产者,止于最后一个营养级。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中,有插图七幅,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三幅插图欠妥,现说明如下,愿与同行商榷。 一、关于“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图”的商榷 在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中,消费者的级别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消费者级别,这一点从课本插图(P187页“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图”)即可看出。以熊为例,在食物链“果实—鹿—熊”中,熊是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果实—熊”中,熊为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树皮—虫—蜘蛛—小鸟—熊”中,熊则是四级消费者;在食物链“花—蜂、蝶—小鸟—熊”中,熊才是三级消费者,而图中则只将熊归为三级消费者之列。显  相似文献   

5.
生物课改要全面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理念。下面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研究课为例与全国同行做一交流。一、课堂教学梗概1.教学目标。(I)知识目标: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教科书采用的“池塘生态系统”图解是奥德姆(H.Odum)等为了阐明生态系统理论而设计绘制的一幅著各图解。它精辟地揭示了生态系统(静水栖地系)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并描示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层次状况。形象具体,栩栩如生,真可谓融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数以千万计的生物于一池,的确是一幅教学中提纲挚领的好图解。但是,目前一些高中生对水生  相似文献   

7.
吴雷鸣 《科学教育》2007,13(5):23-24
通过对“江苏省名师培训班”进行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节的公开课教学,笔者发现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重点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学生对生态系统一词并不陌生,在初中的课程中已有初步的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形成生态学思想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有序与和谐、多样与复杂的关系。本章探讨的是宏观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生态系统时,围绕食物网(链)的知识贯穿始终,因此在高考中与食物网有关的试题考查形式多种多样,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食物网(链)类试题的呈现方式或文或图,或图文结合,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种间关系的把握,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与信息转换能力。本文从多个命题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学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一、以文字信息形式考查食物网的基本概念1.食物链的主要类型在自然界,食物链包括捕食链、寄生链和腐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食物链、食物网。   2 难点 :生态平衡的概念。   3 解决方法 :   (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并逐步总结归纳生态系统概念。   ( 2 )从具体的食物网再到抽象的文字食物网简图 ,使学生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文字表示方法。  二、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讨论法、分组竞赛法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   1 一块农田 ,一块草地 ,一片山坡或一片海洋 ,并记录下其中的各种生物种类。   2 记录一天中所吃…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按照它们的营养功能来区分的,因此,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初中《生物》第二册第152页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教学内容,教材是先出示图Ⅱ-15湖泊生态系统图(以下简称图1),后用文字叙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了解与掌握。但图1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示不够完整,其表现在:一无阳光、二无分解者,如按图1进行生…  相似文献   

11.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各个版本《科学》教材共有的内容,也是广大科学教师多年研究的内容。在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借助鄂教版《科学》教材中《谁吃谁》一课,重点对“食物链与食物网”这一内容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蒋霞 《中学理科》2005,(3):42-44,23
【考点聚焦】近几年理科综合考查了该部分的主干知识,涉及到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综合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关系,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蒋洁 《生物学教学》2004,29(3):35-3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生态系统”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而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点更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资料分析、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上的求"真"与求"美"同样不可或缺,作为生物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策略,在课堂中渗透教学之"美",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下文将结合《食物链、食物网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谈谈生物课堂教学之"美".1.内容编排之美一堂好的课堂设计要讲究内容编排之美.美的教学编排,可以让教师教学行云流水、得心应手;让学生学习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在《食物链、食物网》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重点反复  相似文献   

15.
生态平衡概念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易理解,在学习中倾向于死记硬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应用观察法进行高中《生物》“生态平衡概念”的教学,在学生观察一个简单菜(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各种生物的数量消长关系的基础上,再由学生分析每一条食物链各种生物的数量消长关系来理解生态平衡概念,效果良好。1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校植物园(300平方米)种植菜豆。4月中旬以班为单位穴播菜豆(每班穴播1000粒菜豆种籽),从穴播之日起到进行“生态平衡”一课教学之日止,…  相似文献   

16.
黄其芳  李国金 《科学课》2008,(12):42-44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知道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知道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  相似文献   

18.
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来源,而另一种生物又以第三种生物为食物来源……由此在多种生物之间形成一个以食物关系联接起来的连锁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l35.5Br80Fe56Pb20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1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2.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B.植物根系吸收矿…  相似文献   

20.
生态问答     
问:①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些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课本中提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一种食物链,那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