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梅 《大观周刊》2011,(35):174-175
在立体几何中,法向量是将空间几何问题转换成代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往往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而且使整个解题过程转化为程序化的向量运算,简捷方便,能减轻空间想象之苦。下面就平面法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作用做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何星颖 《大观周刊》2013,(2):137-137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复习中.我们从“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出发.将课堂教学设计为探究性学习组织教学.发挥了较好的效果。立体几何既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又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它包括必修2的“立体几何初步”和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两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益红 《大观周刊》2011,(48):185-186
立体几何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虽然我们有一些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但是在一些方法的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学生很难把握的难点尤其是牵涉垂直问题,二面角的大小计算和距离的求解等是学生感到很困难的问题,如果运用纯几何的方法求解,学生一时半会不能有解题的思路,如果将其转化为向量的问题,再运用向量的知识和方法则会迎刃而解。因此作为教师来讲,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些问题,在教学效果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是本人立体几何中这方面问题的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长富 《大观周刊》2011,(46):76-76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解题能力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问题。从内容上看,解题能力包括对应用题、文字题、计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冯小彦 《大观周刊》2011,(52):151-151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培养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途径和方法,最根本的、相通的是离不开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孙树峰 《大观周刊》2013,(12):197-197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强弱,我们必须提高解题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王兵伟 《大观周刊》2012,(47):331-331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因此把握必要的解题意识,往往能顺利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下面通过例子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8.
王刚 《大观周刊》2012,(15):200-200,196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平面向量一直是一个重点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数学各个方面都有较广的应用,重视这一方面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出发,利用各种教学中的实例,针对其在高考解题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丹 《大观周刊》2012,(25):231-231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型广博,变化多端。在教学中,我们应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以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海滨 《大观周刊》2011,(42):167-167
高中物理课程是我国理学人才基础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中物理力学,光的折射、反射,电场磁场,机械运动等内容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在进行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鸟兰巴根 《大观周刊》2013,(11):299-299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天,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相似文献   

12.
任开忠 《大观周刊》2012,(44):237-237
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我们要有空间的概念,才可能顺利的研究空间几何体的大小、形状、结构、以及相互位置关系的抽象的特征,因此,研究空间形式,必需研究图形的性质,必须具有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鹏 《大观周刊》2011,(44):234-234
小学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由此,研究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质、构成要素及其形成发展规律,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应用题教学心理研究的主体。但遗憾的是,我国应用题教学心理研究大多是对日常教学经验的描述与总结以及对某个研究专题的细致分析,而极其缺乏对解题能力这一重大问题所进行的系统而深入的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俊曼 《大观周刊》2012,(13):252-252
针对物理学科性质,高三学生实际情况,从解题步骤规范训练、解题方法规律化总结、解题速度化训练、培养做题学生能力、做好复习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汝成 《大观周刊》2011,(51):194-194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苯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李玉梅 《大观周刊》2011,(24):112-112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却让我们担忧。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计算没有什么的,有计算机嘛。其实不然计算是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尤其是口算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口算在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即使在计算工具高速发展的将来,口算仍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7.
罗桂林 《大观周刊》2010,(41):75-75
三轮解题法就是解决怎样在考试时发挥出自己最佳水平的一种方法。它的理念是以我为主,以发挥出考试最佳状态为本.按照分轮次解题的要求,构建自信、有序、可控的机制平台,拓展自我进步、成功的轻松空间,实现应试能力的跨越。三轮解题法要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相似文献   

18.
竹林烽 《大观周刊》2011,(43):118-118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根本学科,有着高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让学生会解数学题上来。  相似文献   

19.
谢雪明 《大观周刊》2011,(20):57-5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解题的能力?本文认为,教师备课要有预见性,课堂教学运用系统化的思想,正确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从解题后的反思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20.
陈美 《大观周刊》2013,(11):259-259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中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计算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对每个人来说.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数和分数的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以上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纵观伞固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对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与训练规定了具体要求。而实际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一年级人手,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