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整个亚洲,研究体育史的组织得到发展,有才能的研究人员得到锻炼,发表、出版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传播到整个亚洲,对世界的其它地方来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另一个问题是,从整体看。亚洲体育史在世界体育史中的任务是什么,以及亚洲体育史中每个国家体育史的任务是什么,尚处于一种不充分的探索状态。直到今天,亚洲体育史的地位仍被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育史所限制,这是令人不能接受的。我们,作为亚洲体育史工作者,必须努力创造亚洲体育史的理论模式,并建立一个网络以把亚洲体育史研究工作者联系在一起。一、当前亚洲体育史的研究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体育史的研究在亚洲就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折射出了我国体育史研究的现状,主要体现在问题化形态下我国古代体育史史料的文本回归和理论化形态下我国古代体育史论域的视界融合.面对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在现实紧张与理论紧张中寻求突围,实现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超越.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中文系郭绍虞教授,早年曾任教于上海东亚体专和爱国女校体育科。他于一九一八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古代体育史专著《中国体育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距今已六十多年。但参加一九七九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古与代体育史编写会议”的同志们一致认为,该书史料丰富,史沦结合,对我们目前编写古代体育史仍有再要的参考价值。为表达对郭老先生的敬意,了解他编著《中国体育史》的历史背景、编写过程,及其研究古代体育史的经验,並听取他对目前编写中国古代体育史工作的意见,我们决定访问郭绍虞老师。我们事先书面向郭老师提出五个请教的问题: 1、一九一八年编著《中国体育史》的简况。 2、对目前编写中国古代体育史的意见。 3、对孔子的评价:他对体育的态度如何?是提倡体育还是反对体育?他对我国体育史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4.
苏联关于体育史的出版情况及其基本內容苏联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都出版过多种“体育史”专著和高等体育院系的教科书。60年代的可以以维·维·斯道尔波夫和伊·格·邱季诺夫所著的“体育史”为代表。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世界体育史,下篇为苏联体育史。世界体育史部分又分三章七节。现将  相似文献   

5.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史领域的"危机言说"为切入点,梳理近40年来中国体育史学科发展状况,并借用"危机"之说讨论目前中国体育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中国体育史仍面临着"学科"与"学术"双重危机,具体体现为体育史课程地位不彰、学科边界模糊和学科属性不明等。建议从摒弃"显学"情结、推动学科常态发展,理性认识体育史功能、重申体育史课程的意义,从关注现实转向关注学术性、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突破体育史学科"危机"。  相似文献   

6.
1919年出版的郭希汾的《中国体育史》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体育史。1958年又出版了唐豪等的《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特别是近10年来相继出版了徐永昌的《中国古代体育》、李季芳等的《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高校体育史编写组的《体育史》、刘秉果的《中国古代体育史话》、王其慧等的《中外体育史》,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体育词典》,和《体育文史》等刊物。这些论著、典籍、刊物的产生,本身就雄辩地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史教材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体育史教材发展的回顾与前瞻谷世权新中国体育院、系的体育史教学工作始于60年代,而在80年代初才出现大规模的发展,各体育学院和大多数体育系科,都开设了体育史课程。随着体育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发展,编写教材的工作也就提上了日程。时至今日,体育史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8.
体育史研究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体育史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毫不隐讳地说,我国体育史研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育史研究的方法尚待改革。体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是我们把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史是高校体育院系体育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习中国体育史知识,通过了解中国体育在古代、近代和当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充分挖掘中国体育史教学内容中的爱国主义素材,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学习体育专业历史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扩充个人的体育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0.
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体育史论文报告会上有的同志提出:体育史研究要为当前及以后体育运动的发展服务。这个问题提得好。 是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研究体育史呢? 有的同志把研究体育史作为一种爱好,一种娱乐,一种消遣,这好不好呢?我想,只要这种研究对社会不造成什么损害,就没有什么不好。如它还能对人们正确认识体育有所裨益,那就是好的。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仅仅抱着这样的目的研究体育史的人,终究是  相似文献   

11.
本次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海军杭州疗养院举行,由杭州大学体育系承办,主要研讨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体育史》(第二版)及《体育史学习指导书》,交流体育史教学及课程建设经验等.会议期间,除了听取《体育史》(第二版)教材主编关文明、副主编张元、赵(讠戋)华和编委曹守(讠禾)、苏肖晴、吴在田、郑俊武、傅砚农、李连友等分别讲解教材的编写原则、指导思想、选材依据、重点、难点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的一些基本问题外,还听取了邓树勋教授“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整体构想体育史课程如何定位和建设”、张焕玉副编审“关于如何编写体育史教学参考书”、郑志林教授“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过去和现在”以及翁士勋副教授“关于古代体育史研究中如何正确选用史料”等学术报告、华东区还举行了“华东区高校体育(院)系协作组体育史学科年会”.  相似文献   

12.
因特网上的体育信息数量浩瀚繁多,为体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发展和创新的思路。体育史虽是体育运动文化中一个小的组成部分,但其信息资源在网上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本文通过对因特网上国外体育史信息资源的概括整理和介绍,为体育史研究者、教师及对此有兴趣者提供一些相关信息资源参考使用的线索。文中信息主要来源于体育史协会站点、出版社站点、体育图书馆及信息中心站点、体育运动相关站点等网站。一、体育史协会站点体育史协会站点是体育史研究人员首选访问的站点。它具有信息量大、专指度高、信息及时等特点。该站点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13.
英国体育史──后现代主义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体育史──后现代主义的未来杰弗里·希尔编者按:本文选译自北美体育史学会主办的《体育史杂志》,它较全面地介绍了英国体育史研究的动态,对于我国读者了解国外体育史研究状况和信息有一定价值,作为专门的学术研究文章,我们力求保持文章的原样,作者因意识形态差...  相似文献   

14.
“文革”体育史的价值与条件针对“文革”体育史研究比较疏浅和薄弱的现状,烟台师院的傅砚农先生在《研究“文革”体育史的价值与条件初议》一文中,阐述了进行“文革”体育史研究的价值和已经具备的条件。(1)研究工作本身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文革”是建国后一个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向广大体育工作者、中小学体育教师以及体育爱好者全面、系统地介绍体育历史知识,提高其知识水准和文化素养,本刊决定从1986年起,开辟《体育历史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分三部分:1、中国古代体育史;2、中国近代体育史;3、世界体育史。首先讲中国古代体育史。 参加“中国古代体育史”部分编写的有西安体院林思桐、徐州师院体育系刘秉果、成都体院熊晓正、《体育文史》编辑部姚世光、石友权同志。  相似文献   

16.
体育史研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一九四五年写了一篇《体育史研究法》,在《中华体育》双月刊的创刊号上发表。那时,我担任体育系科体育史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这门学科很重要。我给体育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体育史是“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中关于体育事实之记录,而为吾人明瞭现代体育之来源与推测未来体育之途径所必需之知识也。”同时感到,由于前人对于体育缺乏系统的记载,所以体育史料的搜集不易;又因缺乏体育史料的参考目录,使体育史的研究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除看了一些中外体育史的专著外,还参阅了一些文化史、教育史、教育思想史和研究历史的书籍,结合本学科——体育的特点,写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初步的尝试,对体育史的研究领域、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体育史料的来源、搜集、鉴定(考证)和编纂等方法加以叙述,企图以此引起体育界同志对体育史研究的重视,共同努力来从事这门学科的建设。但是,由于我的才疏学浅,並且受时代的限制,当时没有掌握科学的历史观,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体育史的研究法,所以有许多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中国古代体育史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古代体育文物研究,西安体育学院体育史讲师王增明同志与本院科研处条件科李仲仁、杨波二位同志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编制成我国第一套《中国古代体育史教学幻灯片》,共收集近六百幅珍贵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体育的起源是体育史研究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目前国外一些体育史著作(如美国哈亨·史密斯著《西洋体育史》)对体育如何起源的问题往往略而不谈,国内体育史学界对此问题近年来有过一些初步探讨,但总感不够全面透澈。  相似文献   

19.
前言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我在闲暇之时重新学习了世界通史和世界体育史,并作了摘要式的读书笔记。回顾我的教学生涯,解放后我在山师大体育系和山东体院主持教学工作时,对体育史的教学重视不够。今天,我是抱着一种还帐和期望的心情来重新学习体育史的。这份读书笔记算作我与同志们共同学习的书面发言,期望大家都再补习一下体育史。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德国的中国体育史研究,指出大多数德国学者用“西方体育中心论”来研究世界体育史,而这种以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体育史、欧洲体育发展过程成了世界体育史的主干。封建时代的近、现代的东方体育(含中国体育),如果偶尔被作者们提及,也只是被看作西方体育在世界各地的投影而已。而奥伊勒等的世界体育史甚至将东方体育全部剔除。要改变这一现状,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笔者认为还有待东西方体育史学者结合世界体育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