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知识》1984年第4期刊载邹身城的《<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不绘春色绘秋景?》一文,指出《清明上河图》这件著名的历史文物所描绘的并不是“清明”时节的景象。文章说: 宋代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目前已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珍品。其实它不仅仅是艺术珍品,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譬如  相似文献   

2.
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河两岸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民生百态与繁华胜景,而观众在国家大剧院欣赏到的是舞动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21):66-66
《汴京残梦》新星出版社 (美)黄仁宇 2005年4月 定价:18元 这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宋徽宗年间一名参与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官的故事,小说初版时署名李尉昂。当史家黄仁宇试图以小说家李尉昂之眼看历史时,仍然脱不了他对大历史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画院藏《三阳开泰图》为中心,搜集古代绘画作品中具有骑羊童子图像的画作18幅,通过对"三阳开泰"与"九阳消寒"寓意物化为宫廷图像传达方式的分析,结合11幅骑羊童子画像进行比对,试图厘清冬至与立春不同节令所绘图像的具体意涵,继而将画作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图像标志或器物特征、服饰纹样等纳入历史发展范畴,确定此类画作的绘制时间。其中结合元明杂剧文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相关信息,力图更加明晰骑羊童子形象的来源应当与宫廷戏曲相关。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推断北京画院藏《三阳开泰图》的绘制时段为清代末年。文章结尾将"三阳开泰"图像研究与文本分析延伸至民国时期,以突出古代历史画作中"三阳"与"九阳"的特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熊晓洁 《兰台世界》2014,(11):71-72
北宋画师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描绘出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汴河与两岸优美风光的景象,用全景式的构图、精湛的笔法,为我们重现了12世纪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境况与整体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6.
北宋画师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描绘出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汴河与两岸优美风光的景象,用全景式的构图、精湛的笔法,为我们重现了12世纪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境况与整体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的基础上,比较仇英所画的仿本《清明上河图》,深入研究仇英版本的差异之处,进一步探索仇英所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8.
涉园石印本《凌烟阁功臣图像》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源为清代康熙年同著名的绘画家,所绘《凌烟阁功臣图像》为同时代人所称道。对于刘源本人,〈清史稿〉本传记载不详。然而在有清一代学人的笔记中,有许多关于刘源的记载。其所绘《凌烟阁功臣图像》亦不为艺文志载录。今见于民国武进陶湘所辑涉园石印本中。本文试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刘源及其图绘《凌烟阁功臣图像》的相关史事予以勾稽,并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被誉为八朝古都的开封市正强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向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作为地市党报的《开封日报》以及都市类报纸的《汴梁晚报》(下称"两报")媒体广告经营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地缘经济现象分析,作为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千年古城,虽然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汴京富丽天下无"鼎盛商业繁景已"风光不再",但开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北宋以来的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有很多作品是描绘民风、民俗的。如唐代画家张营所作的《捣练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苏汉臣和李嵩分别创绘的同名画《货郎图》等等,都应属于风俗画范畴;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是目前发现尺幅最大、所绘人物最多的单幅《红楼梦》题材绘画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12月20日举办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展出此馆藏画作,使其第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大观园图像的历史,继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大观园图》的画面内容解读、艺术特色、绘制时间、归属主体、破损原因、原有形制及文物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该画是吸收了西洋焦点透视、光影明暗等技法的代表性清末民间绘画佳作,对于研究《红楼梦》在清末王公贵族阶层的流传、接受状态以及西洋绘画对于清代民间画师的绘画观念、技法的冲击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自先秦以降就一直有绘制历史画的传统。《楚辞·天问》中保留有关于历史画的记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述了从六朝至唐宋时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并且还阐明绘历史画时必须遵守真实性的创作原则。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中,保存有不少历代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同时也保存有不少各代画家创作的描绘当时人物或社会风物、习俗的作品,流传至今也可列入历史画的范畴。在西方世界,历史上也都有绘制历史画的传统。现存的西方历史画同样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画家创作的历史题材的绘画;另一类是不同时期画家所描绘当时社会生活的绘画,流传至今,也属历史画的范畴。在近代中国,画家在学习西画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画历史画的新尝试。新中国建立后,历史画出现了新的热潮。历史画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两点:第一要重视历史的真实性,第二是作品的艺术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王娜 《东南传播》2014,(3):60-62
本文通过对1980年代"崔健的一块红布"图像视觉元素及其产生背景分析,指出图像元素能够通过反讽、隐喻等关系建构社会舆论场。阐述了图像舆论建构的作用,并指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那个思想正要摆脱禁锢的时代,由图像隐喻所构建的舆论场比文本本身所叙述的更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南诏图传》是遗留至今的最古老的南诏文物,又是南诏时期罕见的一极为珍贵的档案,在舜化贞中兴2年(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前即已绘制成,距今1100年左右,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早200多年.《南诏图传》包括两个长卷.……  相似文献   

15.
【导读】图像与历史的关系是艺术史研究发展以来的重要论题,既有对图像本体的专注时期,也有对历史因素的偏重阶段。20世纪以来,哈斯克尔等侧重“如何交代出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平衡关系”,从历史“在场者”古物出发,探析其原始图像、再生图像和衍生图像,亦是图史关系的一次现实反思与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职贡图》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是南梁萧绎(508-555)所绘《职贡图》的摹本,在近千年的历史递藏中,屡经修补和重新装裱,很多内容已漶不可识。本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作品内容进行增强显示和颜料识别。在光源安全性评估的基础上,采集了波段范围为400-1000 nm的光谱成像数据。对采集数据进行图像拼接、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等预处理。采用基于ISODATA无监督分类模式对画面中的残片、裂纹、修补等信息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其中残片面积平均占比51.44%,裂纹和修补17.10%。采用PPI和n-维度可视化提取的端元波谱,经匹配后,可得知画面内容所用颜料材质有朱砂、黄赭。该检测结果对《职贡图》的流传经历,绘画技法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反射光谱可作为该画作的特征信息应用于科学鉴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考察《清明上河图》画卷中呈现的广告在北宋时期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态背景、主要表现形态,以及对当今广告发展之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清柱和柱绘英吉利等国所贡舆盖图卷》,为《石渠宝笈三编》所著录,反映了清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等史事,是反映中外交流史的重要画作。该图卷此前学界所知甚少。本文对图卷的作者、图卷内容、图卷细节作必要的考证,有助于揭示图卷的历史价值,便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套给孩子的中国文化历史通识绘本,分为《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四册,每册讲述一个城市的故事,从时间维度带孩子去了解中国历史名城,讲解重要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经济特色、政治制度,还有推动历史的名人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束秀芳  郑荧荧 《新闻知识》2023,(5):59-66+95
胡同作为中国北方代表性建筑,是一个具有丰富地域特色和历史内涵的文化符号。在不同时期,各大报纸上都有针对胡同的报道,这些报道折射出不同时期胡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本文将1916年至1937年,1946年至1948年《益世报(天津版)》对胡同的相关报道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道的分类编码和符号分析勾勒出该时期的胡同形象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研究发现,此时的《益世报(天津版)》塑造了一个以“泥泞焦房”为特征的胡同形象,并编造了胡同内“青天”与“恶土”并存的神话,从中可以看出报纸对民国政府当局的不满,对当局的批评与抨击是该报隐含的政治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