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为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一件在陈文物,该文物纹饰与通常所见八卦纹不一致。通过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其他有关八卦纹器物的纹饰进行比较,并结合对《易经》及与易学发展密切相关的《太玄经》的相关信息的梳理,对香炉上呈现的纹饰符号进行了比对,认为这件香炉上的纹饰为太玄纹而不是八卦纹。进而,笔者根据史料记载和太玄学说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太玄纹在元代器物上出现的可能性,也提出了此件文物纹饰与太玄学理不相符合之处,并做出了相应分析。认为纹饰与太玄学理之间的不符,主要由三种原因所致,即太玄学说的艰涩难懂、民窑瓷器的错画、纹饰受更为通行的八卦纹影响等。结尾提出了与所得结论相关的展陈建议,即调整文物说明名称及附加简要的周易与太玄学说的关系介绍,以便观众对器物有更明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香港商务印书馆将与故宫合作出版《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 香港商务印书馆与故宫博物院最近决定自今年起,利用10年时间,合作编辑出版60卷的巨型文物图集《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这部大型图集将收集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精选出的珍品约12000多件。这将是中国文物博物馆界最大、最完整系统的、最具权威性的一部文物图集。  相似文献   

3.
1994年8月下旬,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的"中国古文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博士披露了他在香港见到的15件出土于山西的编钟的消息。之后,其中的12件由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余三件则不知下落。1995年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13卷第1期刊发了该院器物处处长张光远先生的铭文考释与钟铭拓片,从而引起了海峡两岸古文字学界的热烈讨论,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裘锡圭等先生均撰文参论。现据各家考释所长、结合自己体会,将铭文隶定分段于下:  相似文献   

4.
2011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瀍河区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其中8座墓保存较好,均为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壁垂直,填土为五花土;5座墓底部带有腰坑,一座带壁龛。葬具一般为一棺,大部分墓葬被盗扰。尸骨严重腐朽,葬式不明。出土器物较丰富,有陶瓷器、铜器、玉石器等73件。陶器均为泥质灰陶,有鬲、簋、豆、罐、爵、尊等。纹饰以弦纹居多,绳纹次之,另刻划有三角形波纹、网状纹、S纹、云雷纹及附加泥饼堆纹等。这批墓葬规模小,而且随葬品中无车马器,可见其身份不属贵族之列;因随葬陶、玉、铜器等小形器物,应属于普通平民墓葬。其中5座墓有腰坑,并有少量仿铜酒器(陶爵),可能受到殷代埋葬制度的影响,与洛阳上窑等地发现的殷人墓相同。该批墓葬应为西周早期和中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博物馆》2023,(S1):27-29
<正>“志愿讲国宝”线上文化宣讲系列项目是由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以下简称故宫宣教部)策划,故宫志愿者参与撰稿并出镜,为公众讲解、介绍故宫博物院精品馆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视频节目。节目每期选取一件或一类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精品,在向观众介绍文物的文化艺术内涵的同时,将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化知识乃至展览信息向观众娓娓道来,希望以亲切、生动的形式向观众传递文物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23,(8):72-73
<正>本书精选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珍品进行介绍,涉及文物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根据文物的不同特征对器物功能、制作工艺、时代背景等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注重通俗性、普及性,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希冀观者在欣赏文物独特造型、华美纹饰、绚丽色彩的同时,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时代风格和审美情趣,一窥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件馆藏汉代连弧纹铜镜的保护修复过程为主线,通过介绍该件器物的基本信息、保存现状,病害检测分析等状况,确定了具体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使一件残损严重、濒临完全矿化的青铜镜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并以此来简单介绍此类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2年,河南武陟县木城中学运动场工地出土一件铜镶玉龙凤纹璧,同出有青黄釉小陶壶和"日月同辉·汉"铭文灰陶罐两件器物。铜镶玉璧由镂空玉龙、乳丁纹铜璧和凤纹铜耳三部分组成,铜璧为铸造而成,其造型、纹饰与战国时期的玉璧造型、纹饰相同或近似,透雕玉龙的造型有战国时期及西汉早期的风格。灰陶罐的铭文字体呈现出篆书的风格,又有隶书的部分特点。其中,"汉"字的三点水上部与西汉五铢钱的"朱"字头上部相同,为方折,是西汉时期的风格,"汉"字铭文为器物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黄青釉小陶壶造型呈现西汉晚期特点。铜镶玉龙凤纹璧是研究汉代玉雕艺术和金属铸造技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2年,河南武陟县木城中学运动场工地出土一件铜镶玉龙凤纹璧,同出有青黄釉小陶壶和"日月同辉·汉"铭文灰陶罐两件器物。铜镶玉璧由镂空玉龙、乳丁纹铜璧和凤纹铜耳三部分组成,铜璧为铸造而成,其造型、纹饰与战国时期的玉璧造型、纹饰相同或近似,透雕玉龙的造型有战国时期及西汉早期的风格。灰陶罐的铭文字体呈现出篆书的风格,又有隶书的部分特点。其中,"汉"字的三点水上部与西汉五铢钱的"朱"字头上部相同,为方折,是西汉时期的风格,"汉"字铭文为器物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黄青釉小陶壶造型呈现西汉晚期特点。铜镶玉龙凤纹璧是研究汉代玉雕艺术和金属铸造技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西汉扬雄模仿《周易》经传而创作《太玄》,但《太玄》在体例上的经传和《周易》并非一一对应。晋代范望以传附经后,将《首传》辞放在《太玄》正经前面,更给后来者在区分本经和传文上带来混乱,故本文对此梳理,以辨证《太玄》本经面目。  相似文献   

11.
最近,据报道,故宫博物院有7件在展文物被盗,后经警方全力侦破,在案发58小时后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并收回了部分被盗文物。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这起案件却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据称,故宫博物院内有四道防线,即人防、技防、物防、犬防,在人防方面,靠的是人海战术;在技防方面,故宫在一级风险地点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七年的努力,故宫博物院2004年至2010年藏品清理工作终于结束,故宫首次彻底摸清家底。故宫博物院向社会通报了藏品清理情况。故宫现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器物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特征,透过中国器物发展,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中华文明史。《国家宝藏》以国宝重器为载体,讲述器物从"有器之用"到"器以藏礼"内涵演进的过程;以文化传播为核心,追溯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等国宝发展历史,通过一件件文物展现中华文明的进程;以承继弘扬为目的,透过器物表达"守护"主题,展现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涵。从器物自身到器物、文化、国运相结合的形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我与故宫五十年》那志良黄山书社定价:20元作者历经了故宫博物院成立、文物南迁、文物精品运台等重要的历史时期,一生与故宫及其文物结缘,是故宫历史和故宫文物的重要见证人和守护人,他在书中再现了这些往事。  相似文献   

15.
<正>《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素有“纸上故宫”之称,现已出版绘画编、书法编、雕塑编、玉器编、善本特藏编等100余卷,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文物清点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三五”出版规划中的重要项目,在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占据着不小的比重,而《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清代卷》正是书法编的收官之作,共15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处于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区内,各地新石器文化除了具有丰富的器物组合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陶器纹饰,成为文化构成要素之一。之字纹、席纹、弦纹带、条形堆纹、几何纹和彩陶等几种代表性纹饰,不但具有地域特色,而且普及程度较高,其自身形式演变也极富规律性。这些基本纹饰的演变过程透视出本地区文化变迁的复杂性与多样化,其中之字纹、席纹、弦纹和几何纹等起源于兴隆洼文化,均在西辽河流域孕育、发展并向周边不断传播;彩陶和条形堆纹出现较晚,且在本地区找不到直接的源头,其中彩陶应来自同时期相邻的仰韶诸文化,通过红山文化向东部和北部传播,而条形堆纹可能来自于东北以外的更广阔地域。陶器纹饰的发展历程与筒形罐同步,一方面随时空移转在本区内部不断演变,另一方面也受到外部文化因素影响而不断异化和流变。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 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侧。1925年10月10日建立。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皇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收藏。1949年以后,对故宫的文物进行整理编号,计有“故”字号文物78万余件,加上新人藏的“新”字号文物21万余件,总数近百万件。所藏文物一类为清代  相似文献   

18.
电视鉴宝节目的兴起,让人们目睹了文物鉴定专家的过眼神功;故宫"瓷器门"事件,又让鉴定文物的科技手段进入大众视野。实际上,在瓷器等文物的鉴定上,常规目测法和各种无损检测技术都有可能出现误判,导致漏过赝品或者误杀真品,因此,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是文物鉴定的基本原则7月4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从古器物部提取了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相似文献   

19.
所谓"杂项",是当代博物馆用于分类的一个类目,大约凡是不属于旧日收藏项目如青铜器、玉器、瓷器、书画一类的器物,都可以放在这里。若干零星入藏不成规模、不成系统者,也不妨尽入此中。至于杂项之中究竟包括哪一类器物,却没有明确一致的说法,多依博物馆具体的藏品情况而定。笔者有幸受邀忝列《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杂项卷》撰稿人,因有机会目验手抚相关器物,得以细审其详。就所见而言,不少器物既不是以工艺独特见胜,亦非存世孤品,因此于所收文物之介绍,便不以艺术赏鉴为要,而是力求从器物的造型与纹样、设计构思与来源,器物的用途与使用情景,兼及各地参观所见其他同类器物之比较,以见社会风尚,并且从小说戏曲、竹枝词、子弟书等文学作品与文物不同角度的互证中,揭示文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书画类文物真实全面的记录着历史信息,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博物馆文物收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书画类文物自身耐受性较差,在实际收藏及展出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其损坏,书画类文物的修复工作也是博物馆工作中被高度重视的部分。本文以沈阳故宫博物院对院藏文物《清何桂清行书七言联》修复工作为例,分析其病害原因,简单介绍博物馆书画类文物的修复过程,分析并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对修复后的收藏保护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