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2015年11月2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三周年之际,中宣部文艺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在国家博物馆召开了"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观看了国博新展出的大型巨幅主题中国画《新中国诞生》,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参观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温了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实现中国梦依靠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支持,也依靠制度、治理、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性工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蕴育发展出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丰富多样的优秀传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国梦依靠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支持,也依靠制度、治理、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4.
<正>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三周年之际,专门讨论"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我认为,把当今中国的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联系起来,做一番探讨,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追求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一"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自己梦想特别是美好社会理想的民族。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而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  相似文献   

5.
孙保营 《新闻爱好者》2021,(1):后插11-后插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和出版人,要认清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深入挖掘和...  相似文献   

6.
<正>11月2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三周年之际,由中宣部文艺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在国博召开。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副局长王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出席会议;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模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  相似文献   

7.
崔亮  黄震 《出版广角》2021,(10):2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座文化IP的宝库,还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宝库.中国的发展,不能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割裂,而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点结合,然后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以精品出版物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力,继而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社会的新发展格局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三周年之际,专门讨论"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我认为,把当今中国的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联系起来,做一番探讨,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追求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一"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自己梦想特别是美好社会理想的民族。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越是临近"两个百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越加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深深地联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有系列论述,对此,我们要学习好、阐释好。201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阐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从而说明中国历史、中国道路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正>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于丹品味汉字》节目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媒体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正能量的积极探索。这是新闻界同仁和专家学者在中国记协4月22日举办的"传承中华文化助推中国梦"——北京电视台《于丹品味汉字》研讨会上的共识。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播出《于丹品味汉字》系列节目,通过解读汉字,让观众重温汉字的魅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壮大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官方传播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海外孔子学院的推广、国家形象片的海外传播等。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官方传播有时也会引起海外民众的警惕和误解,亟需构建海外民间传播体系或机制。借助新媒体和民间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为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用新媒体技术"软化"传播内容,立体化讲述"中国文化故事";用好民间传播力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海外社区;转变传播战略思维,注重情感传播,构建处理海外传播不利因素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精神力量。在“两个结合”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十年中积极进取、百花齐放,创造了新的学术高峰。文章在整理和分析了部分代表性期刊的选题与刊文后,观察到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选题与专栏开设中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解读”“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话题,深刻剖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其核心学术成果也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向度等主题。这表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发展时,更加注重实践路径中的人文与价值内涵。在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广大期刊应该坚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内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价值关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1,(3):58-58
1、《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全套500册)《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优秀传统文化,提  相似文献   

16.
我们越是临近"两个百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越加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深深地联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有系列论述,对此,我们要学习好、阐释好。201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阐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从而说明中国历史、中国道路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幸福的梦,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实现理想的梦.托起、绘就普通老百姓的"个人梦",凝聚全民大众的正能量,才能更快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国家梦". 一、"中国梦"的愿景描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鲜明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由此将"中国梦"提升到了党和人民、全民族精神共识的层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又进一步阐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把"中国梦"引申到了全民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实现,幸福感和荣誉感的获得层面.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通知》从11个方面对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丰富优秀出版产品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出更好更多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当代价值和现实策略思想理论有许多重要创新和突破,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新飞跃,标志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国家形象的彰显,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精选节目内容、创新比赛机制、拓宽传播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彰显了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