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组东汉六博釉陶俑,较少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河南灵宝张湾东汉墓M3出土的六博釉陶俑作为标准器,将与其题材相同、形制近似的大英藏六博俑相对年代定在东汉中期,即公元2世纪上半叶。根据大英藏品所显示出的"弘农作风",推测其出土地点应在汉弘农郡范围内,即今陇海铁路三门峡至潼关段附近。这一组六博俑的出土时间,有可能在1913至1931年修筑洛潼铁路的时间段内。在此基础上,还对目前已发现的两汉博戏俑资料进行了梳理,分为博局俑与六博俑两种类型,前者见于西汉墓,后者大多出土于东汉墓,并对六博俑出现于东汉墓葬中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大英藏六博俑具有学术和艺术双重价值,为研究汉代六博的形制演变、汉代社会生活史及雕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1973年11月至1974年初,湖南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一枚玉印:"刻阴文篆体‘利苍’二字,盝顶方形,长宽各2厘米。""利苍",为轪侯,传世文献有载。《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二年四月庚子,侯利仓元年。"司马贞《索隐》:"《汉书》作‘轪侯朱仓’,故长沙相。"《水经注·江水》:"又东径轪县故城南……汉惠帝元年,封长沙相利仓为侯国。"《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轪侯黎朱苍。"  相似文献   

3.
《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鄯善国"条载:楼兰国为匈奴反间,数次截杀汉使.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遣平乐监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立前已降汉之王弟尉屠者为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自此,楼兰国不存,而为傅介子所刺杀者即成为末代楼兰王。对该王之名,《西域传》日:"介子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颜师古注曰:"‘尝归’者,其王名也。《昭纪》作‘安归’.纪传不同,当有误者。"据此,末代楼兰王之名有"尝归"、"安归"二说,何者为确?兹作如下考证:  相似文献   

4.
2015年3月,山东省济阳县垛石镇前刘村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唐代家族墓葬。两座墓葬的形制均为带墓道的圆形穹隆顶砖雕墓;M1为单室,M2为双室。M2出土的墓志中记载墓主人为顾忖,生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卒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顾忖先后任官黄县尉,东光、章丘、临济县令。其家族是魏晋时期名门士族,多出官吏,涉及多位重要历史人物。M2是济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年号的唐代砖雕双室墓,墓葬的形制、结构、砖雕风格均极富特色,为了解唐代穹隆顶双室墓提供了详细资料。墓志中记载墓葬的年代,准确解决了唐代墓葬考古上的断代问题,具有标尺意义。前刘村唐代家族墓的发掘,为了解济阳的地名沿革提供了重要资料,填补了现存《济阳县志》只能较为详细地记录到金代的历史;墓葬的发掘对于研究当地水利水文、自然环境变迁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占代综合性农书。约成书于公元532—544年问,作者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人(今寿光县)。生平事迹文献没有记载,惟各家书目和各种刊本都作"后魏高阳太守",《四库全书总目》也只说知道他曾任高阳太守。全书十卷,九十二篇十余万字,另有序文和卷端《杂说》。在序文里对书的内容大体上描绘出一个轮廓:"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 《要术》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延至今日,为各代藏书家所重,据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在河南省偃师市首阳新区永宁路基建过程中,发掘、清理东汉墓M149。地表上原有封土,根据钻探,原封土平面近圆形,最大径约35米。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多室砖墓,由墓道、甬道前室、甬道、前室(附1侧室、2耳室、1壁龛)及四个后室组成。墓室前室平面呈横长方形,并列四个后室均呈纵长方形。残留器物5件(组),有陶多枝灯、石黛板、铜钱五铢等。M149位于东汉帝陵邙山陵区的陪葬墓区内,属于帝陵陪葬墓。M149规模较大,形制特殊,并列四个后室,在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绘有壁画,墓壁涂有"朱彩条带",以象征房屋的木架结构。通过布局分析,M149前室南侧室与四个后室均可葬1人,加上甬道前室2人,该墓至少葬7人。综合比较,M149始建年代可能为东汉早期,墓主人身份为高等级贵族。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在河南省偃师市首阳新区永宁路基建过程中,发掘、清理东汉墓M149。地表上原有封土,根据钻探,原封土平面近圆形,最大径约35米。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多室砖墓,由墓道、甬道前室、甬道、前室(附1侧室、2耳室、1壁龛)及四个后室组成。墓室前室平面呈横长方形,并列四个后室均呈纵长方形。残留器物5件(组),有陶多枝灯、石黛板、铜钱五铢等。M149位于东汉帝陵邙山陵区的陪葬墓区内,属于帝陵陪葬墓。M149规模较大,形制特殊,并列四个后室,在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绘有壁画,墓壁涂有"朱彩条带",以象征房屋的木架结构。通过布局分析,M149前室南侧室与四个后室均可葬1人,加上甬道前室2人,该墓至少葬7人。综合比较,M149始建年代可能为东汉早期,墓主人身份为高等级贵族。  相似文献   

8.
此志原题"唐前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孙公亡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原藏河南千唐志斋。见于《千唐志斋藏志》第1205页,著录年代不详,仅书"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收录了此志释文,编号为大中095,第2323页,残志017重出。则具体年代可知为"大中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即855年。又可据志文撰者孙纾之名,查《唐代墓志汇编》索引,知其主要活动年代便在大中年间,故可证855年当无误。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南朝墓M1出土13件带有文字的墓砖。这些墓砖按其文字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宋景平元年太岁癸亥七月许作"砖,12件。砖铭揭示该墓年代上限为南朝宋景平元年,即423年;许姓人物应该是墓主的亲友,也是制作相关墓砖的负责人。另一类是"会稽永兴西乡相藏里许督自书之"砖,1件。其中"乡"、"督"等字写法较为独特,值得注意。砖铭表明其内容为墓主自定,而该墓砖很可能是在墓主生前就制作好的。此砖是萧山在六朝时期称"永兴"的第一件实物证据。值得注意的是,砖铭中出现了具体的乡、里名,可能是浙江省内首例,为研究六朝时期萧山地区的乡里制度提供了新资料。本文对其中疑难字作出释读,并对其中"自书之"、"乡里"等行文格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韩文化交往历史远久。据伏胜《尚书大传》、司马迁《史记》及班固《汉书》等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箕子于朝鲜,中华文化便传及韩国。韩国古代典籍对此也屡有记述。如公元1428年,李朝文臣卞季良奉命撰《箕子庙碑》,引国王李世宗传旨称:"吾东方文物礼乐,侔拟中国,迨今二千祀,惟箕子之教是赖"(见《世宗实录》卷40)。后来,李朝学者也每每述及之(如徐居正《东国通鉴》等)。直至清代末年以前,中韩两国在学术、思想、政  相似文献   

11.
《忠惠集》十卷,宋翟汝文撰。汝文(1076—1141),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元符进士。徽宗时除秘书郎,历中书舍人、给事中。钦宗时为翰林学士。绍兴二年拜参知政事,忏秦桧罢。卒,谥忠惠。其集久佚,今存《忠惠集》十卷,乃清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辑出。《四库提要》曰:"(汝文)事迹,具《宋史》本传及孙繁所作志铭中。……汝文好古淹博,……尝从苏轼、黄庭坚、曾巩游,故所为文章,尚有熙宁、元祜遗风。"《提要》的这段话,至少有两处严重错误,兹略辨之。所谓"孙繁所作志铭",载今本《忠惠集》附录,《题翟氏公巽埋铭》,而文中屡称"孤子",详全篇文章,当是翟汝文子翟耆年所撰,其孙翟繁改葬时重刻。又据《埋铭》,翟耆年诸子无名"繁"者,唯其长子名"畋"。与"繁"字形体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4,(Z4):156-157
<正>地方文献记录了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风土人情等,是地方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反映,对研究本地区历史和地情,具有重要史料和学术价值,在浩繁的馆藏文献中,地方历史文献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资源。四川境内的新都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教育发达的区级城市。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新都县志》:自公元前492年,开明氏政权在新都军屯乡境营建都邑,名为"新都",新  相似文献   

13.
一、概说:策划,《羊城晚报》竞争策略的核心1957年10月1日创刊的《羊城晚报》,是我国第一份地方性的大型晚报。她创办近50年来,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报业竞争极其激烈的广州,仍然能够分一杯羹;2003年以来,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低谷后强力反弹(时称"羊城中兴")。据在莫斯科召开的第59届世界报业大会公布的"2006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羊  相似文献   

14.
零陵零陵、永州二名,历史上曾交替使用,所指范围间有变化,大致均指府治及其邻近地区。现永州市府已搬迁至零陵北面冷水滩区,原府治改称永州市芝山区。零陵得名甚早,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ill年)设零陵郡,属荆州,下辖零陵、营道、持道等十县,其得名缘由未载。民间有传说回:舜南巡狩崩于九疑,二妃闻讯,寻至九疑,泪尽而继之以血,溅于竹上为斑竹,因找不见舜墓,化为娥皇、女英二峰,长相陪伴。由于她们一路洒下了许多泪水,当地人为了纪念她们,便将一条源出九疑山的水取名为“零水”,即“泪水”之意,“零…  相似文献   

15.
果州兰台赋     
<正>战国,时楚有台曰"兰",上筑宫殿。至汉,于皇宫内,中央典籍档案之库,修史之所,设兰台令史。自此沿习。果州,历史悠久。乡人纪信诳楚,保汉有功,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设安汉县始,建城已逾2200余年。据考古发掘,顺庆渔溪,嘉陵江岸,新石器时期,有人类居住遗迹。历经各代,出土文物众多。朝代兴衰更迭之间,果州亦辈出英才。积淀悠远而深厚。历史连绵不绝,皆因兰台之功也。自古治鉴,以史为据,修史凭实为判。然仍有史不能考者,致史有存疑,或版本众多而不能  相似文献   

16.
清代戏曲作家程镳,字瀛鹤,著有《蟾宫操》传奇。《文献》1994年第1辑张增元《清代戏曲作家事迹考略》(下简称《考略》)据《蟾宫操》传奇的各家序言,题评,补考出若干内容。今据其它文献对《考略》再作订正、补充。《考略》云:"程瀛鹤,名键,字芥溟,浙江钱塘人。"又云:"康熙四十五年(1706),游粤西,梓《蟾宫操》传奇于白州官署,令十二红演之。"按,此记程瀛鹤名"鏕",误,其名  相似文献   

17.
侯旭东在"聚落自名"论证中以晋宋人徐广注解《史记》"伯格长"为依据解读大葆台汉墓"樵中格"竹简与太室石阙铭"阳陵格",王子今则对三例史料字义提出不同见解。两位学者论证时均忽略了纸本《史记》、《汉书》在两千年流传过程中可能因后世字体变化而出现文字舛误。拙见以为传世本史汉《酷吏传》"伯格长"与"伯落长"乃"佰(陌)校长"之误。"樵"字义之一指木制高架建筑,大葆台汉墓竹简文字"樵中"当指汉诸侯王题凑墓葬,"格"指将作大匠属官木工管辖的制作正方形黄肠木的工匠。因诸侯王墓改用正方形黄肠石,东汉"格"字义之一指制作黄肠石的石师,"阳陵格"当指阳陵县管辖的制作黄肠石工匠,嵩山三石阙不是郡太守行使行政职权建造的建筑物,石阙铭文格式与汉代郡太守下发的正式公文不同,铭文结尾处的人名与官府行政管理无关。  相似文献   

18.
9月25日,接2007年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长宁区执委会通知,经培训考试合格,市档案局馆27名团员青年通过有关考核被授予志愿者证书。10月1日,团员青年志愿者身着"特奥阳光衫",参加了在新世纪广场举行的  相似文献   

19.
据<1999-200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引进版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少儿引进版占少儿总体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2003年上半年其码洋比重约占少儿总体图书市场的1/3,对少儿总体市场的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另外,2003年少儿图书前100名,无论是册数排行榜还是码洋排行榜,外国作品都占到56%的比例.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被誉为国产原创少儿图书"领头羊"--<淘气包马小跳>系列销量达110万多册,而同为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引进译著<鸡皮疙瘩>系列,仅一年半时间就销售了320万册.两者一"土"一"洋",命运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20.
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第114册中收录了“据明成化十一年郑、郑琥刻本景印”的《麟溪集》,集前署名为“明郑太和辑郑玺续辑”。查阅《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两书在著录《麟溪集》时也一律作“明郑太和辑”。其实,此集最初应为元代的郑文融(一名大和)所辑。《丛刊》本集首为元人程益所作的《麟溪集序》,序曰:“《麟溪集》者,郑君大和之所类也。大和之家,九世同,海左无有之者。朝廷有旨以旌别之。台阁暨公侯及山林文学之士或发于诗,或形于颂赞,或见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