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工程机械中的大型关节轴承重复使用条件下寿命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机械中,关节轴承的失效主要为接触面的过度磨损,特别是对自润滑关节轴承,这种磨损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根据关节轴承的低速重载和边界膜润滑工作条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联合作用后,建立了轴承磨损寿命计算模型,分析了各影响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轴承寿命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给电动汽车设计提供试验依据,以电动轮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一款多功能电动轮综合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的基本功能除道路模拟、阻力模拟、车重模拟、惯性模拟外,还具备转向模拟、电制动与机械制动耦合模拟、轮毂电机性能测试共4大功能,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项目的研究开发,对开展轮毂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膜厚自润滑合金化板的润滑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脱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膜厚增加,自润滑合金化板的润滑性能、成形性能提高,焊接性能、脱脂性能变差;膜厚小于300mg/m~2时,成形性能提高的不明显;膜厚大于500mg/m~2时,焊接性能及脱脂性能受到不良影响。为保证自润滑合金化板的性能,生产时应将自润滑膜厚控制在300mg/m~2~500mg/m~2。  相似文献   

4.
在温控路基填料变形测试仪的基础上增加符合服役环境温度的试验箱,开发了大型道路建筑材料温控工程服役性能试验设备,实现了不同道路建筑材料在不同水热力服役环境下变形量和冻胀力等指标的适时测试功能.编制了与之配套的《试验过程操作手册》和《数据分析评价指南》.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吸力式基础具有投资费用低、施工时间短、无噪音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海洋工程领域。本文针对吸力式基础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主要综述现有设计理论,指出理论缺陷,并给出设计建议。创新点:综述砂土、粘土和成层土中吸力式基础的安装、回收、基础承载力、基础沉降和服役性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现有设计理论。方法:1.基于文献报道的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针对吸力式基础安装过程中的沉贯阻力、临界吸力和土塞效应,评估现有设计理论的准确性;2.分析粘土和砂土中吸力式基础的完全排水、完全不排水和部分排水条件下静力和循环承载力计算理论;3.针对吸力式基础的长期服役性能,分析荷载引起的基础变形、固结沉降、循环再固结沉降和极端荷载下的"棘轮效应"。结论:1.现有的吸力式基础安装中沉贯阻力计算理论没有普适性;对于临界吸力的计算,由于没有考虑"土拱效应",理论计算值均低估了安装吸力。2.对于粘土中吸力式基础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循环作用下土体的强度弱化和基础-土间空隙引起的承载力降低,而砂土中基础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排水条件的影响。3.对于吸力式基础的长期服役性能,特别是基础变形的计算,目前还缺少成熟的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6.
对自润滑合金化板及普通合金化板的润滑性能、抗粉化性能、涂装性能、耐蚀性能等表面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自润滑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合金化板的摩擦特性,提高其润滑性能,从而显著提升合金化板的抗粉化性能。自润滑合金化板的耐蚀性能相比普通合金化板更加优良,两者的磷化性能无差异,经电泳后的耐腐蚀性能也在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已用于航空结构材料和牙科功能材料。但应用中发现钛合金硬度低、不耐磨损的缺陷。本文在钛合金表面制备TiC为主的激光熔覆层,自行设计了两种预涂粉层的成分,相应地制备了(TiC+Ti)和(TiC+Ti+F102)两种熔覆层。经各种检测和分析得知:(TiC+Ti+F102)熔覆层有可能用于钛合金的航空结构材料;而(TiC+Ti)熔覆层有希望用于牙科功能材料,但需要进一步做模拟试验和装机(或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服役结构状态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虚功误差估计算子的统计分析方法.首先定义虚功误差来表达实际结构与参数化分析模型之间的差别,然后采用改进的牛顿算法推导分析模型结构识别算法.为了探讨在有测量误差的情况下算法的性能,引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测量数据,对测量数据的误差与识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根据识别结果确定它的概率分布,通过假设试验对服役结构状态评估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应用双跨五层刚架结构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有砟轨道在长期服役下频繁出现道砟颗粒掉角、破碎等劣化现象,降低了有砟轨道的稳定性。而道砟的破碎与其形状、大小、应力状态等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合理确定道砟的破碎参数是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旨在探索基于Hertz-Mindlin本构模型的道砟破碎参数,研究道砟的破碎性能,以期为实际服役的铁路有砟轨道提供参考。创新点:1.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道砟破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临界压碎强度和临界剪碎强度;2.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离散元道砟的最优破碎参数组合;3.通过直剪试验分析了道砟的抗剪性能和破碎状况,为实际服役的有砟轨道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单轴压缩破碎和单轴剪切破碎实测试验,确定简单应力状态下道砟破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临界压碎强度和临界剪碎强度(图1和2,表3);2.建立可破碎道砟的精细化离散元模型,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仿真试验的工况设计,并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以获取最优破碎参数(图9,表7);3.通过对比实测与仿真的直剪试验结果,验证离散元道砟破碎参数的正确性,并探明道砟堆积体的抗剪性能(图12和13)。结论:1.对于粒径范围为22.4~63.0mm的道砟,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大学机器人专业实验课程匮乏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多应力条件下伺服系统服役性能综合性实验。该综合性实验以科研思维为导引,分为认知导引、问题导向和开放设计3个层次,系统性地结合了PLC电气控制理论、电机拖动理论、运动控制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科学理论,分别适合不同年级不同认知阶段的大学生实践学习。通过本综合性实验,不仅可以展示工作应力和环境应力对伺服系统服役性能的演化作用,还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增进了大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服役性能的理解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我国航空科技、制造的高速发展,我国航空文化研究明显滞后,开拓航空审美文化研究新领域,是在现代世界性交流的平台上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实践。在探索性描述航空审美文化研究的基础学术视野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文明与文化、科学与艺术"之间"展开工作的思路;提出首先建构中国航空审美文化"史前史"的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钢筋增强ECC梁受弯性能,进行了钢筋增强ECC梁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受弯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钢筋增强ECC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延性分别提高了24.8%和187.76%,并且在梁中用ECC代替混凝土可有效延缓裂缝的发展.此外,采用简化的ECC本构模型对钢筋增强ECC及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服役期间钢筋增强ECC梁的裂缝可以控制在0.4 mm以下.ECC材料的使用可明显提高梁的抗弯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等受弯性能.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工业机器人线缆服役可靠性加速实验系统。该系统融合服役可靠性加速实验理论,采用电伺服驱动技术、PLC控制技术、线缆张力传感技术、线缆摩擦负载传感技术、显微观测技术和机电传动控制技术,可进行经典机电传动控制、恒温控制、摩擦负载传感和表面摩擦磨损形貌观测等基础性教学实验,也可开展线缆在环境温度、互磨速度和线缆之间的正压力等参数倍增工况下服役可靠性研究教学型实验。体现了教学实验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广泛适用性,丰富了大学生机器人服役可靠性设计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古城西安,有一位西北地区高校中惟一的女院士。几十年来,她以一个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奉献精神,在她所钟爱的材料科学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她根据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开拓了我国航空航天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研究新领域,承担了国家“86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20余项课题,解决了航空航天发展需要的多种陶瓷材料问题。自“九五”以来,又重点研发了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制的各种航空航天构件成功地通过了台架试验,其耐高温、低密度特性将大幅度提高航空航天器性能,使中国成为继法、美以后,第三个掌握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CVI工程化技术的国家。她主持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她就是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教授。  相似文献   

15.
正鲲鹏非池物,万里御东风。古人用夸张的传说表明了他们长久以来对于海洋和天空的探索与向往。时至今日,鲲鹏之志所展现的正是我们中国几代航空人所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凌云壮志。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子恋子巢。作为高科技产业,航空与国家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工业基础等紧密相连。尤其是现代战机的研制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论证设计、立项研制到定型服役,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  相似文献   

16.
面对我国军、民用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新阶段需求,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安全性与适航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适航二级学科为例,明确了该学科建设的内涵及所包含的技术方向(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适航基础理论、航空发动机安全性技术、航空发动机适航技术)、内容和科研体系,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将直接支撑我国未来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航空装备实验室项目质量影响因素众多、质量控制困难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参数的方法,将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实验室项目质量评估模型。遗传算法将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选择、交叉、变异地操作后,得到最优权值和阈值,并赋值给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通过正、反两个方向的传播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得到最优解。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运算可以对航空装备实验室项目质量进行评估,并以某校实验室项目为例,分析验证了该组合模型对航空装备实验室项目质量评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不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访中南工业大学校长黄伯云●本刊记者王国祥本刊专访久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依托中南工业大学,建设碳/碳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形成年产10000盘碳/碳刹车盘规模的示范性高技术产业。该项目总投资1?..  相似文献   

19.
应用相似原理及机械工程与结构设计方法开发并制造了完全满足几何相似与傅如德(Froude)相似的1∶50 NREL 5 MW风机试验缩尺模型。模型风机可用于衡量不同风速下风机转速、转矩、推力,以及叶片局部受载情况;同时实现了可精确模拟风机塔影效应的"风机-塔架"一体式模型设计,解决了线束干扰等问题。该缩尺模型风机为准确评估浮式风力发电机性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特别是以微软模拟飞行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软件平台的涌现,为基于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的航空基础类课程改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对现有航空基础类课程体系、授课模式及考核办法进行梳理、再造和重新演绎的实施过程及对课程改革实施前后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成绩进行对比评估分析,形成了以教师讲授为体,以虚拟环境仿真实践操作和课程资源库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课程改革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量不可及和不可逆的操作以及高成本、高消耗、大型综合成套设备训练问题。为航空基础类课程改革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