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智能机器人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实验平台构建、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将虚拟仿真与实体机器人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技术与教学方法。首先研制适用于课程教学的移动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具有接口通用、易于上手、配置灵活、界面直观等特点,能够进行机器人建模、运动避障、轨迹跟踪、决策控制及导航规划等方面的仿真实验,故而特别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实践。通过通信接口的适配,该虚拟仿真平台具有操控实体机器人的能力,从而实现了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技术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依托该平台,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智能机器人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论知识、项目经验以及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仿真机器人是现阶段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的一柄利器,它的出现解决了智能机器人在教学中由于财力不足造成的硬件上的瓶颈,增强了智能机器人教学的可操作性,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由于仿真机器人的可移植性,智能机器人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中,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智能机器人编程的空间. 尽管仿真机器人已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儿童陪伴机器人——一个"模糊的概念" "小忆机器人"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小忆机器人"最新推出的产品——呆呆忆机器人,就是一款面向儿童的作业辅导机器人.在推出产品前,"小忆机器人"曾经对这个市场做过调研. 当前国内儿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其实走得很艰难.到底什么是陪伴,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这也导致了整个儿童陪伴机器人行业难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餐厅服务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编程手段完成特定任务的小型化机器人,它具有制作成本低廉,电路结构简单,程序调试方便等优点.由于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餐厅服务机器人深受广大机器人爱好者以及餐厅工作人员的喜爱.本论文介绍的是具有自动避障功能,能够自动循迹进给的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论文对智能机器人的方案选择,设计思路,以及软硬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经实践验收测试,该智能机器人的电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系统反映快速,灵活,设计方案正确,可行,各项指标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验器材数量不足、实验成本高等问题导致的实验教学质量下滑,构建虚实结合实验平台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该实验平台采用B/S架构,在对实验平台工作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云服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机器人虚拟结合实验平台的仿真与实物实验。所设计的实验平台实现了机器人的模式展示、拆解、写字、小物体抓取等功能,对学生深入了解机器人具有重要的价值,提升了机器人课程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美国发明了一种能吃肉的机器人,它的“胃wèi”是一种特殊shū的微wēi生物燃rán料电池,能把吃下的食物分解掉,同时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给机器人提供动力支持。这种机器人看起来像一列小火车,有3节“车厢xiāng”那么长,每节“车厢”下有4个轮lún子,约有1米长。这种机器人可以下到深海里作业,却不会因为挨ái饿è而罢bà工。能吃肉的机器人@小月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生产加工中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机器人视觉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中立体实体技术是智能机器人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对双目视觉技术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教育走入中小学校成为必然趋势,机器人教育也必将给科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智能机器人将成为青少年能力、素质培养的智能平台。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是提升学校品位、创建新的特色窗口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近期举行的各级各类机器人竞赛中,人形机器人舞蹈大赛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大、中、小学校在此项目上的参与度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何让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应用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成为机器人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人形机器人的相关研究 人形机器人是具备人类的外形特征和行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可以采用双腿行走的方式,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完成一些简单的功能,以及通过简单的语言和人类进行交流.与传统的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人形机器人以与人近似的形态出现,对人类来说就不会感到特别的陌生,也不会产生排斥心理,更容易被人类所接受,所以人形机器人将可能是未来的日常应用中最重要的智能机器人.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智能机器人活动的开展,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随着近几年深圳市教育局机器人进课堂活动的开展,将智能机器人教学又推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发展高度,智能机器人课中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的组织与实施,以及相应的课堂评价方式,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与各种机器人比赛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教学活动的经验与体会,提出一点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利用个性化实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阐述了基于Web的机器人虚拟装配的个性化实验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介绍了机器人三维建模与编辑、虚拟装配人机交互主界面设计和个性化实验网站的设计,实现了网络环境下机器人各功能模块的虚拟装配.  相似文献   

12.
最近落下帷幕的四川省第四届青少年智能机器人大赛上传来捷报,我们内江十小派出的三支代表队十二名选手全部夺得大赛一等奖,刘东宇、邓勇、雷毅、刘强等四位教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练,突破了内江市小学生在机器人大赛方面零的记录,学校被评为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实验校,成为内江市唯一的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内江市第十小学是四川省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创造最好的条件,在此次全省青少年智能机器人大赛的组织过程中,学校投资一万余元,购买二十余套机器人套件,制作了机器人…  相似文献   

13.
一、认识智能机器人教育 近几年,许多大专院校,甚至中小学都开始利用机器人竞赛活动来促进计算机教育及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笔者认为,利用智能机器人的原因、目的和意义是:  相似文献   

14.
“智能机器人”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机器人教育可以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本文小结了国内外机器人教学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从学科综合性、教学实践性和趣味性三方面论述机器人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并结合成都理工大学机器人教学实践验证机器人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即三个时代。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已具备感觉能力;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它的发展方向是有知觉、有思维、能与人对话。你对哪一种更感兴趣呢?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外形有点像坦克炮塔,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臂可绕轴在基座上转动。大臂上伸出一个小机械臂,可以伸出或者缩回去。小臂顶端有腕,腕可绕小臂转动,进行俯仰和侧摇。腕子前头是手,即操作器。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手臂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路径规划的智能机器人控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以Pioneer 3-AT系列的机器人为对象,搭建了基于路径规划的智能机器人实验教学平台.在此平台上,设计并开发了分别适用于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系列实验,包括基于模型的路径规划、全区域覆盖路径规划以及多机器人队形控制等3项实验内容.该实验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增强学生对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据预测,21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机器人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且将大大提高机器人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热喷涂机器人2种编程方法和机器人离线编程的基础上,概括叙述了从机器人离线编程阶段到应用于实际车间机器人喷涂的整个步骤;针对实际机器人喷涂过程中出现的机器人与车间里的设备碰撞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即建立虚拟车间;详细介绍了热喷涂虚拟车间的设计、建立步骤。实际的应用效果表明,虚拟车间的建立,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缩短了离线编程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智能机器人辅助教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机器人是当今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如何让机器人走进课堂,帮助学习者学习则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简要分析教育机器人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机器人辅助教育(RAE)的理论与实践,以期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研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2004 年12 月 8 日,北京西城区科研周的重头戏——机器人教学展示会在育民小学举行。活动以学校成果展示、优质课现场教学、专业研讨等多种形式展示本区近几年来组织小学机器人教学所取得成果。进一步探讨、摸索机器人在教学中的教育作用是此次展示活动的焦点。育民小学的李新兵、玉桃园小学的张鹏两位老师分别利用教学软件上了“虚拟机器人《拼图高手》”、“真实机器人《接力赛》”的教学展示课。到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机器人教学的成果,并提出教师在以智能机器人为教学载体的课堂上,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以新课程的理念设计实施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