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去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热潮自此席卷全国。在经历过创业元年后,今年两会上,李克强再提创新创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及创新和创业59次和22次,相比2015年多了21次和9次,"双创"再次得到"强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  相似文献   

2.
<正>"我认为每一个创客都应坚持初心,永不停止创新,这是我们让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的最佳方式。"轻客Tsinova总裁杜磊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分享会上,谈到自己感受时说。作为唯一一家被邀请的企业,轻客智慧电单车已经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已经处在"Made in China"转变为"Made by China"的历史交汇点,来自中国的自主研发高新产业自然会得到更多关注。近两年多来,助力"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高频话题。特别是今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不断出台:3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  相似文献   

3.
正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便成为热点,迅速走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每年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是国务院部署、推进双创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主会场活动最能体现双创周的魅力和特色,此前双创周已经在北京、深圳成功举办过两届,而今年的主会场设  相似文献   

4.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而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真正使"双创"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出的必要性1.1"双创"战略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全球经济的乏力增长,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创造性的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号召,依靠创新,形成经济新产业,构建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以创客为典型代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在神州大地迅速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之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有责任、有条件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并考察主题展区。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示"双创"成果、提供平台促进创业创新要素聚集对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开始举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北京、沈阳、上海、合肥、武汉、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将同步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各大城市掀起了"双创"的热潮,全国资本对接超过百亿元,彻底引爆了"双创"氛围。而在此次"双创周"中,京津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亮相"双创周",珠三角深江合作共谋创新等城市群的协同创新,也成为一大亮点。在一系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成长比较快。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创新与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转方式、调结构,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保持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  相似文献   

8.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社会创新创业热情高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及创新和创业59次和22次,相比2015年多了21次和9次,"双创"再次得到"强化",创业者信心大幅增强。一年来,"双创"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代名词,记者联合36氪研究院,梳理了一年来我国"双创"趋势,全景多角度解读"双创"一岁光景。  相似文献   

9.
<正>10月24日,星期六。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一股浓浓的创新创业热情扑面而来。"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业铸就梦想,创新改变世界""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关于创新创业的大型宣传牌和标语随处可见。本是极普通的一个周末,却因为9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一份文件而变得不同。9月30日,国务院印发文件指出,要设立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紧接着,首届"双创周"在10月19日至23日间如火如荼地开展,主题确定为"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的创客元年,那么2015年便是创客星火燎原之时。上到国务院、各部委,下到乡镇、社区,支持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消息不绝于耳,全国各地各类创客空间、创新基地等新型孵化器不断涌现。中国"元老级"众创空间——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认为,"未来5年,中国将进入‘全民创客'时代"。用柴火创客空间的负责人刘得志的话说,就是:"创客在中国火大了。"然而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浪潮  相似文献   

11.
<正>继今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后,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平台,将我国众创发展的工作部署推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众创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是帮助创业者快捷链接各类资源的创新交流平台,有利于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激发大众智慧,促使创意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价值。当前,我国已形成大  相似文献   

1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双创"不只是大学生、高技能人才的专利,更多的要根植于基层民众,要鼓励基层民众大胆投身"双创",社区教育中心就要紧密围绕"双创"工作,切实履行职责。本文围绕社区教育中心如何推动"双创"工作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务院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浪潮的主要载体,"众创空间"俨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热词,通过借鉴国内众创空间的发展运行模式,结合温州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温州建设众创空间、发展创客经济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及意义,指出职业学校在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存在诸多问题,重点探析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做法:一是政府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二是职业学校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三是职校生自身要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各地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快速推进,"双创"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新追求。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更新创业创新教育观念,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创业实践为重点,构建科学规范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营造优良的创业创新氛围,扎实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优势。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教育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分转换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双创"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利用激励措施营造学生愿意创业、教师乐于指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探索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三级政府部门颁布了相关指导性文件。广州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打造具有"广大特色"的"三全三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对应的改革目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6项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2日—18日,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全国双创周")成功举办。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主题,本届全国双创周除设深圳主会场和北京会场外,还在全国各省(区、市)均设立了分会场,同时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创活动,引人关注。据了解,2016年全国双创周启动前期就已经在全国开展了多种方式的充分预热,营造了创业创新氛围,丰富了创业创新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5月到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科协在全国17个区域性双创  相似文献   

1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形势下国家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实施,在理念维度上,应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纳入改革发展大格局;从过程维度上,应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保障维度上,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入管理服务多环节。  相似文献   

20.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创业的新型服务平台,对促进创业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课题组在对温州地区众创空间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温州市众创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体系构建、发展方式、完善生态系统及开放引进等四个方面对温州众创空间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