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境内发生的太平天国历史事件众多,使得太平天国保留着醇厚的安徽元素,同时也给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安徽博物院藏三尊太平天国谒天义陈铜炮较为罕见,皆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尊铜炮铸有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1月。另外两尊铜炮铸有相同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4月。铜炮是谒天义陈志书驻守常州期间铸造,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陈为守卫常州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陈志书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但史书对陈的记载稀疏分散,远远不及其胞弟护王陈坤书。本文依据淮军领袖李鸿章攻打常州期间的奏疏,参阅太平天国文献,并结合地方志,考释谒天义陈铜炮背后的历史信息,以揭开历史边缘人物陈志书的人生经历与悲壮命运。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虽然没有办过报纸,但有过办报的主张。他们的办报思想是进步的,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太平天国的办报思想,主要反映在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上。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准备时期,曾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在香港、广东一带居住多年,接受了一些资本主义思想。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公元一八五九年),洪仁玕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份建议书——《资政新篇》。建议书中,除了提出修铁路、开工厂等主张外,还建议设立新闻馆,出版“新闻篇”(即报纸),得到了洪  相似文献   

3.
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长达14年之久,反清烽火遍及全国,声震中外,它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建国以来,历史工作者对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作了充分肯定,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但毋庸讳言,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它极为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致使江南的文物和名胜古迹遭受到空前的浩劫。由于太平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江南,因此对江南的影响尤甚。据史料记载,太平军所到之处,文物、文献大多难逃灭顶之灾,“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搜得…  相似文献   

4.
流散海外的小臣艅犀尊、小子卣和小子□簋同属殷末青铜器,其铭文提及"来征夷方"、"望夷方■"与"伐夷方■"等内容,通过铭末记年及关键人物"夷方■",又能和上海博物馆藏甲骨系联。本文透过三器铭文和卜辞中所见殷末征夷方内容,钩沉帝辛十五祀征夷方过程、路线及参与人员等史实。得知此次战役时间由帝辛十四年十月延续至十五年四月,历时约九个月。作战过程为兵分二路,首先由小子■先至堇地,观察监视夷方的动静,商王根据回报在地做出了戔夷方的决定,并随后率领臣属与多侯展开征伐行动。另一方面■在上■命令小子□征伐夷方,与王师会合。由征伐途经地点来看,商王国军队和夷方伯可能交战于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山东西南之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最近,山东省、嘉祥县档案馆从社会上征集到伪满时期的一份珍贵历史资料——《满州事变·关东军纪念写真帖》。 《写真帖》是日本昭和九年(公元1934年)日本原版像册。本册是由日本陆军恤兵部编制,大正写真工艺所印制的内部军事资料,被定为“不许复制”的“非卖品”,大八开布皮精装本,厚约四厘米。卷内以照片为主,配有文字说明,中日文并用,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重要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6.
2016年4月,故宫博物院购藏《旧拓萧思亮墓志》一件,剪裱册,蝴蝶装,凡九开半,每开八行,行九字。半开纵18.9厘米,横8.3厘米。孟昭臣题外签,柯昌泗题内签。李东琪、赵魏、朱铸禹题跋三段,赵楫观款一则。钤"同龢获观""谨庭珍秘""成亲王""赵氏凡夫""妙鉴斋"等鉴藏印十七方。该拓本纸墨沉古,拓工细致,为各期清拓所不及。在《校碑随笔》《增补校碑随笔》《善本碑帖录》《碑帖鉴定》等书中所记该墓志原有考据的基础上,另选"县""惟""君""谍""写""封""材""第""性""屺""古""逾"等字进行比校,大多存字完好,与清拓泐损可谓天壤之别。结合清初《金石文字记》《金石录补》《铁函斋书跋》《大瓢偶笔》等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分析,《旧拓萧思亮墓志》当为明末拓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该墓志出土则在晚明时期,从而验证了朱铸禹先生1979年题跋中委婉提出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7.
陈子龙字卧子,明末著名诗人,复社和几社的领导人之一。他创作的诗文颇多,又热心从事编辑工作,编纂了《皇明经世文编》、《农政全书》等大部头书。他是一位爱国志士,编书以经世致用为目的。清顺治四年(1647年)他因参加抗清活动,在清政府追捕途中投河自杀。他的文章气节受到时人敬仰,是上海市的重要历史人物。陈子龙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青浦人,自幼居住在松江府城。他的父亲名叫陈所闻,是一位进士,曾任刑部和工部主事,在政治上倾向东林党人。在宦官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的严峻时刻,听了向子龙讲解明廷的政治斗争情况,介绍哪些人是正人君子,哪些人是阉党小人,开扩了这位十七八岁青年的眼界,启发了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天启五年(1625年)太监魏忠贤派缇骑到苏州逮捕周顺昌等东林党人,引起苏州人民的强烈反抗。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