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4年对澳洲坚果果实进行人工脱壳和DGT-A型和DGT-B型干果多功能脱壳机脱壳的种子的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DGT-A型和DGT-B型干果多功能脱壳机适合各种类型澳洲坚果的脱壳,澳洲坚果用DGT-A型和DGT-B型干果多功能脱壳机脱壳对种子没有损伤,不影响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澳洲坚果是常绿乔木,干性较强,树干直立,枝叶茂密,花芽分化的气温要求低,投产后年年开花结果,产量稳定,经济寿命长(40~60年),食用部分为果仁,营养丰富.澳洲坚果是典型的加型果品,种壳坚硬,非常耐贮运,可常年供应市场.文章介绍澳洲坚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简介,重点就世界澳洲坚果的主要产区——云南省的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精准扶贫、建立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及市场主体培育等几个主要方面尝试探讨了推进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实现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路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澳洲坚果是常绿乔木,干性较强,树干直立,枝叶茂密,花芽分化的气温要求低,投产后年年开花结果,产量稳定,经济寿命长(40~60年),食用部分为果仁,营养丰富.澳洲坚果是典型的加型果品,种壳坚硬,非常耐贮运,可常年供应市场.文章介绍澳洲坚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澳洲坚果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坚果之一。云南省具有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发展澳洲坚果产业,既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对促进边远山区、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实现决胜小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6.
试论澳洲坚果在思茅引种试种栽培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元 《资源科学》1999,21(3):81-84
澳洲坚果属山龙眼科(Proteaceae)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森林中。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1988年澳洲坚果首次引入思茅试种,1994年再次引入7个品种在思茅地区进行较为广泛的引种试验研究。并对澳洲坚果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营养成分、生长习性和生态适应性进行叙述。分析了澳洲坚果在思茅地区引种试种获得初步成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澳洲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由于其果仁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被誉为"坚果之王",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在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区)的热区陆续开展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在这些地区生长、开花、结果正常。但澳洲坚果根系不发达,抗风性差,在中国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澳洲坚果在桂西南地区的种植的适应性,对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桂西南由于气候自然资源有利条件,宜植面积广,经济效益高,而且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澳洲坚果在桂西南地区发展前景广阔,另外,本文还从种植情况,经营管理现状以及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澳洲坚果在桂西南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广西合山市、忻城县引进24个澳洲坚果品种进行试种试验研究,根据对其生长量、产量、质量的观察测定结果及其它生长情况,筛选出6个适合这两个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并对广西桂中地区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调查分析,评估确定这6个高产优质澳洲坚果品种在广西桂中地区的适种区域.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发芽率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对农作物的收成以及效益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而种子的发芽率主要是由种子的胚芽中能够为种子的生长提供活力的胚以及胚乳的充足与否所决定的。就通常情况看来,活力越高的胚以及营养越充足的胚乳的种子发芽率普遍较高,而活力较低以及胚乳较少的种子发芽率较低。本文通过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吃些干果,使牙齿咀嚼坚果而得到锻炼,可起“齿宜常叩”之功;人在咀嚼干果坚食时,食物在口腔停留时间也会长一些,促进唾液分泌,又收“津宜常咽”之果。这样,再加上干果食品本身营养物质的摄取,使人体获得固齿、补益、健身的功效。松子仁:人们誉之为“长寿果”。松子仁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对黄波罗花种子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清水浸种试验,观测种子发芽时间,统计种子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采用赤霉素200 ppm浸种处理对黄波罗花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采用100~400 ppm赤霉素液浸泡黄波罗花种子的出苗率比对照都有大幅提高,以100 ppm赤霉素液浸泡黄波罗花种子的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60Co-γ射线的5个剂量(600Gy、800Gy、1 000Gy、1 200Gy、1 400Gy),对直立型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us(L.)Sojak cv.Zhilixing]种子进行辐照诱导。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显著抑制其幼根的生长,但会促进其出苗;辐射后种子发芽势显著降低,但发芽率变化较小(除1400Gy辐照吸胀种子外,其他各处理的发芽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利用3个供试材料,研究了茄子种子催芽过程中的不同浸种方式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为茄子育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结果表明,对茄子种子进行间歇性浸种处理,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其次是连续浸种,不浸种的效果最不好。3个供试材料中,以材料78-1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澳洲坚果科研、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注册资金250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6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8人,专科、中专以上学历34人,高级农艺师1人,工程师、农艺师3人,技术员(含技工)55人。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主要灌木树种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藏不同地区灌木种源进行了收集,按照常规的实验方法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东种源的小檗发芽率高达91%,第18天时发芽势最高为40%;大果圆柏种子千粒重为174.8g,发芽率平均为60%,发芽势为9~11天;蔷薇优良种源的种子平均千粒重为20g,平均发芽率为77%,发芽势为4~6天,第4天时最佳;栒子出种率平均为52.4%,发芽率平均为27%,发芽势为9~11天.  相似文献   

17.
采用系列试验研究了海杧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影响因素。赤霉素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试验,4因素2水平正交设计试验及种皮不同颜色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自然萌发率明显高于红绿色种皮的种子,相同发芽率的平均发芽时间则明显低于红绿色种子;赤霉素(GA3)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水杨酸(SA)处理及对照组的种子发芽率,且赤霉素的最佳浸泡时间和浓度分别为24h,40mg/L和60mg/L;处理组合2(A1B1C2D2)的发芽率最高,均值为70%,同时平均萌发时间最短;海杧果种子休眠期明显,出苗整齐性差,自然状态下持续萌发时间可达5、6个月。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确保第二年丰收的基础,玉米种子储存保管的好坏是至关重要。气候寒冷是造成我们北方地区玉米种子冻害、发芽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种子的含水量偏高,在贮存过程中受不良气候影响,并且由于晾晒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很容易捂坏或造成冻害,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给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种子晾晒技术,对于保证种子质量,确保种子生产单位增效,制种农户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对玉米种子晾晒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正>point为探讨NaCl和PEG处理对黄檗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以0、50、100、150、200、250mmol/l浓度的NaCl溶液和0%、5%、7.5%、10%、12.5%、15%、20%浓度的PEG溶液处理黄檗种子。结果表明,种子在高于250mmol/l NaCl和20%PEG胁迫下不能萌发,其它浓度的NaCl和PEG对黄檗种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种子发芽率、推迟初始萌发时间。各浓度NaCl和PEG处理的黄檗种子复水后,其种子发芽率并未恢复到对照处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GA溶液浸种、细沙磨擦、有机溶液浸种、流水冲洗和杨柳枝浸出液浸种的方式处理防风种子,结果表明,用始温为45℃的温水浸种24 h,防风种子发芽率可提高至67.5%;流水冲洗48h,发芽率可提高至75%;先用始温为45℃的温水浸种24 h,然后加入柳枝浸出液浸种,发芽率可提高至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