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保健功效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内和国际市场对蜂产品消费量持续增长,对蜂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承担的"蜂产品真伪鉴别及农兽药残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针对中国蜂产品中存在的掺假和药物残留问题,建立了一系列保障蜂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提高了目前蜂产品掺伪物质鉴别水平,打破了蜂蜜行业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升了中国蜂蜜行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话语权.项目建立了麦卢卡蜂蜜中特征标志物的检测技术,实现对麦卢卡蜂蜜的等级评价.建立的液相色谱 - 质谱法和负化学源气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蜂产品中农兽药跨类多残留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蜂产品国际贸易的要求.项目提出的方法被国际第三方检测公司 Intertek 和新日本检定协会认可,合作开展的蜂产品掺假检测项目成为输日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2.
产业技术是什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与技术不分对科学与技术发展都会造成伤害。科学与技术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内在构成上,也不仅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价值形态和目的上,更体现在技术作为一个演化过程,技术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促使技术形态发生转化,使它转化为产业技术之中。因而产业技术的内涵、特征和构成使技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差别。产业技术是技术演化到产业层面的一种存在形态。在共时性的结构关系上,它以系统化、体系化的方式存在;在历时性的演化过程中其质的规定性不断变化,使之有别于其他形态的技术。产业技术特征表现在它是现实技术、制度化技术、复杂性技术等十个方面。在构成上,它是基础技术与支撑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产业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3.
产业技术联盟:性质、作用与政府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应充分重视产业技术联盟在发展产业共性技术、明确技术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以及承担政府资助项目等方面的作用,为产业技术联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政策指导与机构协调,制定技术联盟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和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产业技术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从我国面临的新型势对制定产业技术政策的要求开始,首先重要介绍了国外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研究和最新特点,详细分析了产业技术政策的概念,之后提出了新形势下制定产业技术政策所遵循的原则和需要考虑的几个关系,最后,论提出了我国当前的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并明确了产业技术政策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明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北京市发展基因编辑关键技术、相关产品、市场以及政策举措等要素的可实现性,研究绘制北京市基因编辑产业技术路线图,为基因编辑产业未来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采取专利分析、实地调研及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未来发展分析框架,利用inco Pat专利数据库,通过技术专利检索明晰基因编辑技术优势与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与技术综合评价、技术主题聚类、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政策举措、产业环境、产品、研发关键技术四方面对未来10年北京市基因编辑产业发展进行预测描绘,基于此绘制北京市2021—2031年基因编辑产业发展路线图。结果表明:北京市在植物基因编辑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10年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将趋于成熟,且市场产业化优势明显;体外诊断试剂盒、治疗肿瘤的基因治疗药物、基因检测等3项产品应用前景广阔;底层技术、基因编辑技术、递送技术3类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为此,北京应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并尽快出台促进基因编辑产业发展相关条例,牵头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基因编辑产品和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结果表示: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产业共性技术与区域产业集群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辨析产业共性技术、产业集群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共性技术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并总结了在产业集群内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了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6,(2):40-47
专家档案 庞国芳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委主任,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国际AOAC副仲裁员、研究导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主持国内、国际重要科研课题。其一,在国内率先主持研究的两项残留检测新技术,引起国际AOAC的重视,设计了国际协同的研究方案,两次领导组织美国、英国、日本等12个国家3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两项国际AOAC标准,开创了我国学者领导研究国际AOAC标准的先河。其二,率先主持研究了30项蜂产品检验方法国家标准,使我国这一领域的检测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不是养蜂大省、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的技术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柳琦  丁云龙 《中国科技论坛》2005,(4):122-125,40
近年来,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寻求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热点问题,并且受到了不同学科的关注。在比较典型生产方式基础上,提出技术成因是产业集群的内生根源;从技术进步、产业技术链以及技术产业化三个维度,对产业集群的技术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提出:技术进步是同质企业趋于集中的诱因,产业技术链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技术产业化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推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外资企业的产业技术方面的合作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了外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以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4,(9):i020-i021
韩国产业技术评价院15日表示,将今年年初中国科学技术部公布的《2003年技术预测报告》与韩国政府正在推进的《产业技术创新5年计划》(产业资源部)和《国家技术指导》(科学技术部)进行对比的结果发现,有70%的内容相同或者类似,预计两国间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产业技术联盟已成为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手段。本文对我国及山东产业技术联盟的现状与发展瓶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在构建产业技术联盟中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中各个企业也开始重视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计量检测技术对于产品的质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本文主要通过对计量检测技术的介绍,分析了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中的重要的作用,旨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显示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OLED作为一项新兴的显示技术,是为中国显示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今,OLED技术处于初期阶段,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中国目前在OLED技术上的技术水平,如果能够形成大批量的生产,中国将有可能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OLED行业鼎足而立。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技术转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我国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众多障碍和弊端。其中,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就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以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产业融合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它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产业融合是一种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丰富了传统的产业创新理论。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产业和企业的融合必将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进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产业融合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无损检测技术是当前质检部门采用最多的现代化质量检测技术之一,它在工农业产品质检工作中已趋于普及。综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郭海霞  刘斌 《青海科技》2023,(1):10-13+30
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顶承未来产业发展格局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其创建是培育与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浙江、广东、湖北、陕西等省市已在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建方面有所部署。文章借鉴典型机构经验,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聚焦优质细分领域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借力科学城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创新未来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对策建议,冀望以此助力孵化、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相似文献   

19.
信息光电子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研究新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光学技术,对于发展我国的信息光电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微光学器件及应用是信息光电子产业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微电子的快速进步,以及飞秒激光的迅速进展,为新的信息光电子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是目前重要的前沿学科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资源配置市场化与西部产业技术进步赵曦西部地区的开放与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配置由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逐步向市场配置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探索、研究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西部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产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