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21,(1):31-34
文章探索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翻译人才的培养要以职业化为导向,培养集语言能力、翻译能力、翻译技术、行业知识、职业操守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复合语种"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认为"复合语种"的职业化翻译人才在与东南亚南亚的对外交流活动中更具有竞争力。同时,文章也探索了东南亚南亚来华留学生翻译人才的培养,认为这类翻译人才是国内翻译人才的有益补充,能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朱建萍 《知识窗》2020,(2):34-35
在国家高度重视行业工匠型职业人才的视角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本文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探究了培养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荣小雪  赵江波 《科技风》2013,(10):24-2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任务,文章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方针入手,阐述了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方向和内容,以及如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小语种人才培养在不断地发展,而如何培养高素质"丝路小语种"人才为广西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提供语言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对"丝路小语种"人才的需求,结合广西各个高校小语种人才的培养现状,对如何培养高素质"丝路小语种"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现下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更注重于实践性,培养学生成为理论实践结合型的复合人才、应用型人才,规避"只能搞学术,不能搞实践"的"假学生"问题,所以我们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注重相关专业的实践考察,打造实践型的课堂,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0)
智能制造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大趋势。本文就"智能制造"背景下新工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分析了跨学科协同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工科人才教育现状,探讨了新工科人才的跨学科协同培养方法,重点结合"任务驱动(项目+竞赛)"的培养模式,将培养"机械+"交叉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作为最终目标,逐渐形成机械与材料工程、机械与管理工程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信息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出发,探索利用BLOG工具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实施多元评价的方法和步骤,为"知识型"人才转向"能力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颉晓明 《大众科技》2009,(7):179-180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的要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产学研结合的思路,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形成合作教育的思想,建立"互惠互利,互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三个课堂"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专业(自动识别技术应用方向)的综合改革应坚持综合性、前瞻性、示范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五项基本原则,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分级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课程体系,将学生培养成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三类人才,即拔尖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能够升学深造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主体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会干事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培养跨学科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威远县采取"三措施"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步伐。(1)培养引进拔尖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在加快培养本土化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营造积聚人才的"洼地效应",打造一支特色鲜明、梯次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规模的  相似文献   

11.
郑代良  钟书华 《科研管理》2012,33(9):130-137
当前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存在政策"弱法律化"、"激励官本化"、"项目碎片化"、"弱企业化"、"重引进轻自主培养化"等显著特征,从而需从营造知识积聚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机制;出台人才基本法律,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人才政策法律体系;实践人才强国战略,启动"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战略转型;创新政策评估机制,完善人才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国际接轨制度,强化以企业为主的人才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围绕为旅游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构建培养职业素质的"柔性模块"课程体系,以课内培训、课外培训,在校生岗前培训为途径,结合寓教于乐的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游戏法,把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融入到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3.
欧群雍  赵轲 《大众科技》2010,(9):141-141,143
应用型本科最主要的特点和出发点就是实践应用,它培养的人才以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人才为主。计算机行业实践性强、涉及范围广、知识更新快、能力要求高,要求"以培养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明确其目标定位,优化其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合适的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7)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融入"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创新性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青睐。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推行的"根植企业,双向培养,二元一体,四双并行"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举措,顺应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社会需求,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讨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何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求的CAD人才,阐述了在C A D市场多元化环境下,如何建立"学习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许好好 《科协论坛》2007,(8):188-189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不二选择。温州大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理念、突出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某电力科技企业为例,阐述了该企业构建的人才体系和配套机制,从而做好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等各项工作,实现"双通道四序列"职业发展规划落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实现员工选、用、育、留一体化管理,实现各类人才长效持续培养和激励。  相似文献   

19.
正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人才高地,广东省决定组织实施"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广东特支计划"),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突出高端引领,创新培养模式,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创造活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全省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作为专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医学职业教育,应该积极响应"双证"制度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课程设置与"双证"教育相适应,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在阐述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课程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