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优缺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产浮动抵押”制度是我国《物权法》立法者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创设的一种独特的抵押担保制度,它源自财团抵押而又不同于财团抵押;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在统一登记机关的同时,又注重对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虽然此制度在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创新型抵押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2.
浮动抵押源于英美法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对新类型担保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浮动抵押灵活的制度价值和对融资金融的益处,我国在物权法中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物权法上浮动抵押的特点和不足,对完善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3.
浮动抵押起源于英国衡平法,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对新类型担保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物权法中确立了浮动抵押制度,在完善我国担保物权体系,弥补传统抵押之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皆有重大的意义,是一次重大的立法突破。  相似文献   

4.
浮动抵押以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并允许抵押人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处分财产为显著特征,能满足企业融资需要和更好地发挥物的效用,具有普通抵押所没有的优点。所以,我国有必要在担保法中引入浮动抵押,来完善我国的担保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企业担保是指以企业全体财产为标的而设定的担保,与财团抵押、浮动抵押两者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完善我国抵押权制度,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一项紧迫的任务,结合有关专家所提出的建议,应对“企业担保”内涵、“企业全体财产”、“日常经营”范围等进行明确界定,对抵押人自由加以一定的限制,设立托管人制度,对恶意担保行为进行制约,并作出明确的规定,完善企业担保实行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财团抵押的概念、特征入手 ,通过对财团抵押的设定、效力、行使、消灭的具体设想及在现阶段的重要意义 ,以期对财团抵押担保物权的确立与完善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格兰的衡平法。英国1870年的Re,Paru prta,Newzealanclco判例认为,公司的任何一项财产或全部资产都能设立浮动抵押,且抵押权人不得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产处分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适应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迫切需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规定了浮动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8.
浮动抵押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抵押制度,体现了抵押从保全性到融资性的转变。我国在《物权法》颁布之后,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引来了学界的诸多非议,主要在于主体过宽、客体过窄、制度不完善、缺乏接管人制度等。笔者则针对这些非难,通过着重分析《物权法》第181条,利用法解释学的方法,主要从我国动产浮动抵押设立的主体,抵押财产的范围,浮动抵押的确定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立法及其实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动产抵押公示的缺失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交易过程中,担保物权制度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传统动产担保以质押为原则,新兴的动产抵押则因与传统的担保物权理论相冲突,遭遇到公示原则的严重阻碍。我国现行担保法中的动产抵押公示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一定的成功之处,但也存在着缺陷,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正式引进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填补了这一制度的空白。试从立法现状及实践现状阐释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实施状况。但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发挥其作用。从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角度检讨了浮动抵押制度,阐释了实践过程中效率低下和参与程度不高等现象的原因,清晰展示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力求为完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依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等文献的数据,考虑了月收入、利率、月供等因素,建立了一个以风险指标为因变量,以家庭月收入、住房贷款年利率以及月供为自变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所提出的模型,对个人房贷风险的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权抵押是无权处分人以他人财产设定抵押的行为,该行为分为签订抵押合同的行为和履行抵押合同的行为。根据现代民法物权债权法理论和立法实践,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无权抵押条件下,抵押合同的效力应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善恶,分别确定为有效和效力待定两种情况。同时,在无权抵押情况下,应建立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制度,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15日,随着建设银行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公开发行,标志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从理论探索阶段进入实施阶段。分析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阐明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根据我国现状,分析当前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婚前个人按揭贷款所购房屋,婚前取得产权,并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离婚时对房屋归属、增值部分及共同偿还贷款行为如何认定、如何分割的问题,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本辖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规定,但各地规定并不统一,各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此类案件中有争议的部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商品房消费的持续升温,商品房按揭贷款业务迅速增长,银行在获取利润的同时面临更大的风险,为减化风险、降低成本,对商品房按揭贷款合同进行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普及开来。在商品房按揭贷款公证中对各方当事人进行告知,在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明确各方当事人义务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的问题学界争论多年,反对者认为抵押会使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民丧失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赞成者则认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农民开展规模化、产业化农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符合法理,现实中,个别农村地区也开始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探索。而学者担心农业生产者因抵押而丧失生活保障,完全可以从制度上完善,比如建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担保机构,而不是在法律上一味禁止。  相似文献   

17.
楼花按揭是按揭人将其根据商品房预售合同取得房屋的期待权让渡给银行作为取得贷款的担保的一种法律行为。楼花按揭在法律关系、设定方式、标的物、实现方式和登记方式各方面都与抵押有明显的不同,从按揭人转让其在商品房预售合同当中享有的期待权给银行,同时保留回赎权的约定来看,其性质接近于大陆法系的让与担保,将楼花按揭的法律性质定位于让与担保,更有利于防范银行在按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关于按揭房屋在离婚纠纷中的处理,司法实践中已有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争议不断涌现出来.按揭贷款购房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按揭房屋在离婚时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以及如何分割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笔者针对按揭房屋在离婚时的分割处理,进行了独立的思考,认为应当根据房产证取得时间与结婚登记时间的先后,运用不同的法理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各家银行的重视。但是该业务在我国开展时间短。规模还比较小,同时银行面临的借款人信用风险仍比较大。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方法,对个人及银行的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当个人信贷买房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时候,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问题已成为当今热门的话题。文章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类型,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