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古籍整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古籍整理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到了轴心时代理论,指出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二百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轴心期,哲学宗教艺术等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繁荣发展,之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化蓬勃发展都要从这一时期来寻找文化支持,从而获得文化复兴.中国恰是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孔孟诸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这一理论其实可以从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得到印证,中国的学术发展史与注经史相伴随,很多大思想家的学说就是在对孔孟诸子哲学的扬弃中产生的,而且,很多思想家的学说本身就是通过经注的形式保存并传播的,如郑玄、王肃、朱熹.中国古代的学者自觉回溯文化源头,并切实做到了述古出新,才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发展,涓涓细流渐成磅礴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但即使是儒学本身,也处在不断创新与进步中,如董仲舒之"儒术"、朱熹所创"新儒学"、王阳明之"心学".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诸子分为十家,这种分类与先秦西汉诸子百家学术的发展和西汉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及刘歆《七略》密切相关,对后世目录学著作的分类和诸子学术和中国学术思想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3.
一在两宋学术文化史上,周教颐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人物。在北宋诸子中,其学术成就最低,而在南宋之后道学之徒的心目中,其学术地位最高。属于他名下的著作最少,而文集中所收诸儒评论最多(《周子全书》洋洋二十余卷,属于周敦颐自身的文字不满三千),  相似文献   

4.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穷七年之功组织出版的《国学大师丛书》,系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其学风扎实、思想深邃、语言隽永、文质并茂、装帧质朴大方、整体水平较高。《丛书》以个案评传的方式展现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百年学术文化的历史画卷,再现“近代诸子”为人风范及其历史性成就之整体规模,旨在揭示渐入佳期、前景广袤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契机。正所谓“廓清中华学术大道,了悟世界文化大势;重写近代诸子春秋,兼续东西学术薪火”。  相似文献   

5.
(一) 图书馆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文化发展特点的制约。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发展为主要形态,而西方文化以古希腊的哲科学为主体。中国文化在先秦诸子时代已经形成,而先秦诸子文化直接源于巫史文化(注1)。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巫史文化起,经诸子宏扬达到高潮。西汉以后中国文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儒学与据了一统地位,这一段历史成了儒学的自我演化时期。其中,在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儒道佛融合的现象,逐渐完善了中国文化。宋明理学和清代经学的出现,实际上是对传统儒学的反思与批判,儒学进入了解体时期。雅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对儒学)的瓦解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科学引进的并存时期。然而,旧中国并无科学,传统文化以其二千余年的历史惯性禁锢着人们的社会文化意识。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才发达起来。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文化形态。综观中国古代文化潮流,基本上只有一个高潮,即诸子  相似文献   

6.
元代是儒家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其近一百年的统治时间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民族文化交融共存、共同发展,使元朝成为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熠熠流烂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其文化与文明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在江河相济、南北互补中铸造辉煌的历史。正因为有了长江和长江文明,有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互动和融合,以儒家文化为主体、道家和佛家相辅相成的大一统中华文明,才得以薪火相传、延  相似文献   

8.
崛起于明末清初之际的虞山藏书派以其数量之众,影响之大,特色之鲜明,奠定了其在中国藏书史上独特的历史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文章就虞山藏书派的形成及其藏书思想、学术成就等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清代目录学是中国目录学的一个高峰,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独具特色,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本文从自觉性、时代与学术政治的反映、理论探讨与总结三方面探讨并论述之,以见清代目录学的状貌。  相似文献   

10.
东汉佛教的传人,无疑影响了之后中国雕塑的发展,石窟雕像、禅林彩塑等如雨后春笋,占了古代中国雕塑的大半壁江山.在不断的历史、文化交融里,"儒、佛、道"最终三教合一,佛教也至此完全被汉化,与本土现实生活相结合,变得世俗化.佛教走入现实生活愈是深入,佛教造像便愈加写实,具有现实主义的情节.这样一来,使习惯了"大象无形"注重写意精神的中国,出现了一批极其写实的雕塑--罗汉雕像.  相似文献   

11.
一、儒家思想--中国文化的基石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基础.但南于历史原因,儒家一直占据官方意识形态领域,每个统治阶级都以它为官方文化的主要形式,所以通常认为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更为重要,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在中国每个重要历史朝代,儒家思想都能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并带动研究的热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最为丰富的是道家养生文化.道家养生文化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主流和主体,不仅功法众多,而且理论全面系统.道家养生功法门类众多,内容丰富齐全,无所不包;并且有关养生内炼的文献典籍也如浩瀚的海洋,无与伦比,有着自己独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蔡愔由天竺取佛经回,汉明帝令建洛阳白马寺以供佛,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佛教东传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是怎么估量都不过份的。在此以前一直独立发展的中国文化由于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中国向来具有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有巨大的包容性与融合力,发端于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国后经过千百年的孕育,形成了完全本土化的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已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知识阶层还是在广大民间,佛教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中国本土本来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后世所谓“三教九流”之“三教”佛、儒、道,儒为学派,并非宗教,道教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由于历史、文化、地缘等原因,儒家文化在朝鲜半岛广泛传播.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儒教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但儒教的基本理念已深深根植于韩国文化中,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基石.① 韩国注重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根据本国具体国情,把本民族文化发展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5.
宋代文化——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以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研究者为之耗尽了毕生精力。在探索者们的身后,留下了一行漫长的足迹。 在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开始对本朝文化的研究。元、明、清,大批学者更是沤心沥血,涵泳其间。本世纪以来,研究者摆脱旧学术的吏缚,引进现代研究方  相似文献   

16.
贾辉 《兰台世界》2004,(5):41-42
在中国的大地上,如珍珠一般散落着诸多历史文化名山.如中国五大岳山(简称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中国五大镇山(筒称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五岳、五镇是中国华夏封禅史上十颗明珠,也是镇祀一方的神岳、神山.五岳、五镇的神位和岳山石、镇山石至今供奉在北京的地坛公园内.五岳、五镇历史地位尊贵显赫,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帝王在五岳、五镇立祠建庙,封禅祭祀,经年不断.五岳、五镇文化内涵博大丰厚,而且自然风光秀丽,多为国家森林公园,她们名镇一方,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刘学雄 《湖北档案》2001,(12):29-30
我国的山系中有一座武陵山,西南--东北走向,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乌江、沅江、清江、澧水环绕其周,自古就以世外桃源驰名,为土家族人的生息之地.武陵山脉东北尽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座山寨,巍然鹤立于鄂西群山之中,在其云雾缭绕、瀑布飞泻的悬崖绝壁之间,栖息着数千名朴实的土家人.……  相似文献   

18.
广告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5000年的古代文化传统,又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革命现代文化传统。广告意识是现代文化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一般公认就是儒家文化,因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即最主要的指寻思想。说是主要的,不等于是全部的,不能轻视儒家以外各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道家佛家的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在其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说儒、释、道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中国是大陆国家,儒学是植根于这…  相似文献   

19.
鹤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优美,是一座融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千年淇河,穿城而过,《诗经》中就有39篇描绘淇河两岸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除淇河文化外,鹤壁还有许多人文古迹.云梦山,“千古奇人”鬼谷子隐居授徒;大伾山和浮丘山,佛儒道三教遗迹并存;五岩山,“药王”孙思邈悬壶济世.还有金山寺、半坡店遗址,等等,无不展示着鹤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徐鹤文 《青年记者》2017,(8):125-126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家文化作为主导思想一直伴随着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儒家文化已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国人的思想深处.《乐记·乐象》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歌舞一体、乐器从之.舞蹈自人类文明的开始就逐渐孕育,并伴随社会不断发展,由娱神一步步走向娱人,外界事物刺激人心,心之所感、心之所向并有规律地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舞蹈.舞蹈作为统治国家的辅助工具,在历朝历代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祭天地抑或是敬鬼神,崇拜生命抑或是歌颂劳动,其精神内涵与统治阶层息息相关.儒家文化与舞蹈同样作为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一,二者分属不同学科不同门类的两件事物,看似各行其道,在精神层面却是心灵相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