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一般性习题改变为开放性习题,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条件,促进学生开放思维;通过只给条件,让学生设计问题;通过隐藏或删去条件,让学生拓展思维;还可用故事、表格、对话、图形等呈现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灵活思维.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习题教学需要让学生经历问题设计和变化的一系列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痕迹有迹可循,最终领悟思想、获得经验、发展能力、提升素养.本文以2019年福建省中考数学第14题为例谈数学习题教学的有效策略.笔者从学生思维的视角来探究解法的多样性,剖析问题的本源;再通过改变题目条件、改变设问方式或改变综合程度等多角度进行拓展,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提升.一、试题呈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道常见力学习题分析,改变条件,不断进行类比拓展分析,逐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训练,尝试让科学思维训练从低阶向高阶过渡,为进一步让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习题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如有针对性地编制易错习题,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陷阱不直接告知,先让学生犯错。对易错题的纠错要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的分组讨论、个人的自查自检等方法寻找错误,分析原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思维碰撞,学会思辨;在自我纠错中吸取教训反思得失,学会归纳与总结,从而促进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卢惠林 《物理教师》2001,22(9):13-15
传统的习题教学,是在教者的支配下,选用条件充足、结论唯一的习题,让学生沿着一个方向按照一种思维模式进行被动式解析,过后布置几道相类似的习题再让学生模仿套用解析.这样的习题教学,只能使学生达到模拟式的学习,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效果甚差.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认为要采用一些条件多余需选择或条件不足需假设,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解法得出多种可能的正确答案,甚至答案不清待确定的开放性不完善的习题来加强研究性的探析,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慧.  相似文献   

6.
开放型习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条件完备、答案固定的数学题,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带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设计开放型习题是一种重要方法。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本文谈谈怎样适当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数学习题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一、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不受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住本质,深入地思考问题。如果学生接触的题目是固定的模式标准,就容易忽视本质,仅是了解掌握形式而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进行变式训练,通过对题目扩展或条件变换,让学生对此类型题  相似文献   

9.
开放型习题是针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做了大量习题后,容易形成对某个知识点的某类习题的一般解题思维方式,本文称之为常规思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常规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定势思维或定向思维。这种思维有助于学生快速解决问题,但当情景发生变化、条件发生变化时,又容易妨碍问题的解决,以致得出错误的答案。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1.
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物理习题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适当的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决,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概念、规律;通过习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通过习题教学消除学生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思维障碍、思想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全面性和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12.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又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来进行,改编课本上的例习题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失为一条比较好的途径.改编课本例习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13.
一般地说,理论课的课堂讲授之后,让学生做习题,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概念,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物理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习题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实验。做物理习题就是通过分析所给的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应用数学计算求得问题的答案。有鉴于此,就必须适当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使之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作用。习题选择得当,往往可以在开阔思路,理解所学知识、训练解题能力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让学生不加选择地盲目做题,或采取题海战术,使学生整天忙于翻书本、套公式,只求做题,不求甚解,往往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14.
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变化习题条件的过程就是示范创新的过程,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以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习题应具有适当的难度;在教和学两方面富有探索性;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多角度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做练习是物理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果不确定的习题。尤其在高三总复习中,利用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高荣山 《考试周刊》2013,(76):77-78
数学习题是以数学学科知识为具体内容,运用相关知识或数学思想才能解决的一系列习题,它包括例题、练习题、试题、研究题、探索题等多种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教材,精选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材料.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协作交流,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逆推法中的“逆推”指逆向演绎推理,简单的说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的条件。从习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习题条件到习题目标的推理链,称逆推法。从思维程序上看,从条件或原因去推得结论或结果是人们习惯的思维程序,称正向思维程序;而从结论或结果去寻找条件或原因是反常规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题多解"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本文对下列习题的解法进行了探究,并对此题添加条件、变更结论,进行拓广与延伸,以引导学生实现思维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的习题,在新知的学习中,起着示范、巩固的作用;在旧知的复习中,起到检查、诊断的作用;同时,它又能架起学生新旧知识间的通道,构筑学生思维成长的基石。一、设计有效的习题是发挥习题功效的源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让习题发挥功效,习题本身必须是有效的,有效的习题应该具备下列一些特征。1.目标性。习题为所要达成的目标服务,目标对习题的设计有着明确的要求。有了习题设计的目标,设计习题才有了指向性。2.趣味性。所设计的习题,要能让学生读到它时眼前一亮,让学生愿意主动解决它,习题要富有童趣而又不缺深刻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事实上,课本中的许多习题都有很多潜在功能,有的习题有多种解法,有的可以通过数据、题型、题意的改变进行变式训练,从而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课程纳入知识体系当中去。1.改变数据或改变题意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数据变换或题意改变。2.改变条件条件变换是变式的最主要形式。例如:A、B两地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