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省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分析的手段多以语法为主。受Zipf省力原则和语言顺应理论的启发,并整合了两理论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模式:The LE-AT Model。通过此模式解决了省略的语用成因,并认为运用关联理论、认知环境和常规关系进行语义空位补缺有助于理解话语的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2.
省略作为语言中重要的语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尤其在口语交际中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人们经常省略一些语言信息,用简单而精练的表达传递信息。韩国语也和其它的语言相同,省略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从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助词的省略等三个方面来初步探析了韩国语口语中常见的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语言现象是很多的,其中省略(Ellipsis)便是一大特点.何为“省略”呢?为了把话说得简明畅达,我们往往会把句子中的某个词、短语、从句或主句省去.例如:I’ll give you some books.我会给你几本书.When?(=When will you give me some books?)什么时候?象这样,省去句子中的某些成分,而保持句意不变的现象,便称为“省略”.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便是“省略句”(Elliptical sentence).英语中的“省略”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是常见的,且纷繁复杂.本文只想谈谈that做关系代词时的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保持语言简洁的一种语法手段。省略后的句子结构紧凑,显得精炼,又能达意,符合“节约用词”这一重要的修辞原则,也符合人们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一贯遵循的“省力原则”。本文主要讨论更为严谨的书面语中的省略现象(为对比起见,将省略的部分放在括号内)。  相似文献   

5.
省略是各国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包括词语的省略、句子成分的省略等。本文主要通过对日语并列关系、条件关系等复句中主语省略的考察、分析,找出日语复句中主语省略的条件、原因。  相似文献   

6.
阎太安 《考试周刊》2011,(36):109-110
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因素而较一些语言更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先行研究理论为基础,对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进行语用学角度的分析,从语用学角度探究日语中省略现象产生的动机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篇的省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替代现象。和其它的语篇衔接手段一样,省略也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英汉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汉语是“形合”语言,英语是“意合”语言,而这些差异的造成来自于一个根本原因:英汉民族文化及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省略”和“隐含”是语言使用中出现的两种普遍的现象。前是语用现象。后是语言现象。本着重用例子说明英语、汉语语言中的这两种现象并进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传统英语语法、功能语法以及转换生成语法分别从描述、衔接和生成角度讨论了英语中的省略现象.纯语言环境下的省略现象是其主要理论着眼点,外指省略现象则超出了它们的讨论范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表明,省略依赖语境,语境包括语言的、物理的和心理的三个方面,省略现象是语言经济和语境下人类转喻思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省略是所有语言共存的现象。大多数语法书里谈省略只就其结构而言,将省略狭义地定为:省去一个句子中的词、短语或分句。这些成分对语法结构的完整性是必要的,而干句子的理解却是多余的重复。我以为它远远不能全面概括语言中的省略现象。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语言研究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只能看到繁杂的语言现象的一小部分。他提出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方面去分析并解释每一语言现象。基于这个理论,我们便会观察到省略的广阔世界,省略的不同层  相似文献   

11.
常规关系是事物自身的关系经过认知的折射。成为把握语言的认知工具。常规关系运用于听力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准确理解听力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预测能力,进而能够提高其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会话含意推导的实质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本文从新格莱斯会话语用机制的常规关系理论入手阐述了委婉语会话含意的推导过程,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和解读委婉语和婉指语之间的常规关系即词义关系、逻辑关系和心理联想关系,对委婉语会话含意进行推导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成语的生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成语有4点特性、3种品格:字构成的相传性、字表达的不透明性和不完备性、字面义与旨的距离性、字面义与旨关系的约定性;历史性品格、结构化品格、蕴含力品格。但这些特性和品格并不只是成语独有的,日常话语也或多或少地具有不透明性、不完备性和蕴含力。成语的特性和品格,是语言表达不完备、不透明的共性的集中和突出的表现。成语表现出的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本质上也是含意现象。因此,对成语的生成,可以用研究日常话语中含意运用的理论模型即含意本体论的“语句解读常规关系理论模型”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4.
王蕾 《培训与研究》2009,26(10):34-3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差异是避免语用失误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常规关系的内涵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培养常规关系意识的一系列措施,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它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隐喻理解产生了重大的认知影响。概念整合一方面能使隐喻常规关系理解的过程实时化,另一方面能使隐喻的意义建构与推理层创结构化。  相似文献   

16.
前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篇中的前指形式选择问题,前指形式的选择不是任意的,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多维现象,是一个由结构、语用以及认知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结合相关语料,着重探讨了前指选择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认知互动过程,即临近原则与一致原则的互动,语境与可及性的互动,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的互动以及常规关系与关联原则的互动,认为这些认知互动关系在前指形式的选择中起着较为突出的作用,而且对于前指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汤丹 《铜仁学院学报》2008,10(5):142-144
幽默话语是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受特殊目的的驱使,运用语言的间接性,以期获得特殊效果。幽默话语的字面表达即显性表述通常都是不完备的,要达成话语相对完备的理解,就必须利用其蕴含的隐性表述及含义对话加以补足或阐释,而利用常规关系则是补足和阐释过程的必由之路。因此,常规关系是幽默话语含义推导的有力工具,对幽默话语推导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中国第四大入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出境旅游大国。对比研究美国人人境前后的中国旅游形象,对于开展国家旅游形象营销、拓展入境旅游美国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个形象调查经典问题,收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形象、情感形象和独特形象词汇,应用文本分析法进行研究。结论为:美国人的中国刻板形象、情感形象和独特形象正面积极且入境后较入境前更具体、积极和贴近事实;美国人对中国旅游形象的认识具有一致性;美国人人境前后的中国旅游形象词汇频率分布均呈指数衰减,高频词汇仅3~4个;美国人对中国的特色建筑、著名城市、独有事物、自然景观等抱有浓厚兴趣,塑造国家旅游形象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9.
常规关系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关系,是人们以关系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认知工具。利用常规关系及其模型,通过相邻和相似性原则,来分析理解习语的内在含义,能够有效提高学习习语的效率,促进英语习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省略是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也是语篇中的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其在广告语篇中广泛使用,并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句法层面对广告语篇中的省略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广告语篇中省略出现的依据、特点及其功能,从而阐明:省略不但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也能够满足广告语篇修辞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