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怪诞”是一种美。这种美尽管从未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潜流,而且源远流长。陈老莲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同其绘画艺术与其人物画独特的审美价值,无疑是与其“怪诞”的画风密不可分的。陈老莲人物画“怪诞”的造型特征,具有特别的形式美感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任伯年的人物画在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任伯年的绘画艺术特色可以很好地理解画家的艺术作品,从很多方面去深刻感受任伯年绘画艺术的精神。本文从造型、题材、构图、设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以便了解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精神与深远影响,领略画家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陈洪绶绘画以高古奇崛之风著称于世。在其人物画中,芭蕉形象主要在三类题材中出现:1.高士、仕女题材;2.历史人物故事题材;3.佛教及佛教相关题材。本文拟通过对陈洪绶此三类题材的人物画的研究,探析其人物画中的芭蕉意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比较习惯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并称是绘画艺术的四大门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版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本土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工笔画、水彩画等,在全国颇有影响,具有相当的整体实力。湖南本土版画也曾有过不俗的表现,可是目前,与其他画种在湖南的发展趋势相比,版画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陈洪绶绘画以高古奇崛之风著称于世。在其人物画中.芭蕉形象主要在三类题材中出现:1.高士、仕女题材:2.历史人物故事题材:3.佛教及佛教相关题材。本文拟通过对陈洪绶此三类题材的人物画的研究.探析其人物画中的芭蕉意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洪绶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画家,画法承接唐宋传统,融合元明文人笔墨程式,以怪诞奇崛的美学趣味独树一帜,清初曾一度被正统派文人画家、理论家视为野恶。然清末以来,推崇其绘画技法、绘学思想并在创作中借鉴、吸收了陈洪绶绘画中的许多有益营养而最终走向成功。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社会里,也对21世纪传统人物画的探索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引发人们寻求传统人物画在现代文化情境下的拓展之路。近年另有学者将陈洪绶绘画与荷兰伦伯朗、西班牙委拉斯贵支油画人物做比较研究,然而将陈洪绶绘画与西方写实油画相比,难免也会出现偏颇,这种比较不免有些牵强。  相似文献   

8.
“怪诞”是一种美。这种美尽管从未占据主导地位 ,但它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潜流 ,而且源远流长。陈老莲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同其绘画艺术及其人物画独特的审美价值 ,无疑是与其“怪诞”的画风密不可分的。陈老莲人物画“怪诞”的造型特征 ,具有特别的形式美感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试从几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谈谈唐朝的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人物画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黄胄是一位富于独创精神的画家,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同样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一座高峰。他的人物画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画笔墨相结合,作品中体现出的全新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弥补了写实绘画带来的不足。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造型准确,笔力狠辣,用优美  相似文献   

11.
钱陈群是清中期的一代儒臣,对当时的政治、文化影响巨大,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一生著述颇丰,现存诗歌4000余首。其中亲情诗、民生诗、题画诗、唱和诗从艺术和影响上都比较大。钱陈群的诗歌取径较宽,重性情与学问,上窥汉魏、下综唐宋,出入韩、白、苏、陆之间,自成雍容温丽,和易流转的盛世平和之音。  相似文献   

12.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绘画创作完成了一种将西方现代美术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的典范.长期以来,他的作品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是最近十年,检讨中国新兴美术的发展,他的先驱作用及作品价值才得到极大的提升,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宗师.与中国比邻的日本,亦有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著名的美术家栋方志功,它的作品既保留了日本民族的神韵,又吸纳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风格特立.将这两位东方最具特色的艺术大师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他们的异同,对我们当今的美术创作正途定会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诗、书、画"三绝"享誉艺坛的当代艺术大家、中国工笔画协会会长林凡先生,对楹联情有独钟,撰写了五千多幅楹联,并多次举办展览。书联合璧,充分展示了他的丰美的情感和卓越的才华。其楹联有着至真至切的情思、出神入化的用典、高华雅正的格调以及凄清幽邃的意境,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林凡先生的创作对楹联这一雅文化的复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先是北宋前期的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描写宴饮游乐的生活,抒写离愁别绪、相思怀人、伤春悲秋一类情怀.但与当时许多词人追求的雍容富贵、闲雅婉约而又消沉的词风不同,张先的作品表现出一种从容清丽、含蓄淡远的风格.他的词不萧瑟低沉,常常在淡雅的画面或充满活力的景象中,显现出令人振奋的亮色和美好的憧憬.  相似文献   

15.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学领域的伟大成就对后来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他用全新的学原则描写社会各阶层的小人物,创造了小作品大容量的艺术风格,他善于合悲剧与喜剧,成功地将旧体幽默学改造成优雅高尚的艺术,为世界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是近代伟大的钢琴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将钢琴艺术推向古典音乐的顶峰,他的早期奏鸣曲共有作品11首,音乐风格表现出贝多芬个性,具有气势恢弘的特点,技法上可看出受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影响.中期共有作品16首,情感和内容极为丰富,体现了贝多芬艺术上的大胆创新.晚期作品5首,具有深刻哲理性,表迭了复杂细腻感情,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炉火纯青的艺术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17.
王蒙是一位敢为天下先的作家,他历尽沧桑和磨难,但始终不改赤子之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大胆地运用意识流等多元化艺术表现手法,同时又身体力行,借助多元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多样化的真实,使其艺术作品富有了多彩的艺术品貌,独树一帜地显示出怡心养性的消闲理念和一种斑驳陆离的“杂色”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和恨,但他不滥用爱和恨,他好像是一位守门员,从各个角度接过生活的球,他从各个方面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评价更加具有历史感。所以,王蒙的创作起到一个先锋的开拓作用,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其作品表现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以激荡的情感展示出爱国热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揭示了社会的许多问题。不仅体现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而且给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人品、诗品俱佳,《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谢翱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文天祥,而与谢枋得并列,号称“南宋二谢”。他生前著述颇丰,惜大部今已散佚,存者仅十余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其《唏发集》十卷、《唏发遗集》二卷、《唏发遗集补》一卷及附录。谢翱的游记散文在寄情山水的同时,往往流露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元朝统治者的愤慨;在艺术上接近柳宗元,长于叙事,言简意丰,风格峭劲崭拔,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0.
作为明代才子,唐寅不仅诗文书画皆工,创作数量大,同时又有一些词曲作品传世。他的散曲蕴藉灵秀,在内容、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都不同于其前代和同时代的其他曲家,这主要表现在其小令的词化或雅化、个人情感的有意识融入和“小而有致”的艺术手法上。唐寅散曲的这些特色不仅使他成为明代曲家中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一员,同时也是明代中后期“词曲合流”现象的杰出代表,是散曲发展到这一时期的新变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