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小好舞笔弄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虽然我从来没有敢妄想成为什么文学家,可是积习难除,一遇机缘。就想拿起笔来写点什么,积之既久,数量已相当可观。我曾经出过三本集子:《朗润集》《天竺心影》《季羡林选集》(香港),也没能把我所写的这一方面的文章全部收进去。  相似文献   

2.
我从小好舞笔弄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虽然我从来没有敢妄想成为什么文学家,可是积习难除,一遇机缘,就想拿起笔来写点什么,积之既久,数量已相当可观。我曾经出过三本集子:《朗润集》《天竺心影》《季羡林选集》(香港),也没能把我所写的这一方面的文章全部收进去。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建议我把所有这方面的东西收集在一起,形成一  相似文献   

3.
我的婆婆     
记得《寿光日报》曾刊登过一篇名为《写给媳妇的信》的文章,我读后心情很不平静,总想说点什么.不是为评价信中婆婆和媳妇的谁是谁非.只是想说说我婆婆,希望那些认为“婆媳是一对天生的矛盾”的人从中能感悟点什么,只是至今才拾笔写来.  相似文献   

4.
按照艺术教材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在教学《儿童剧场》单元时,我让学生分组表演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之后,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神奇的笔,会画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我的书斋     
最近身体不太好,内外夹攻,头绪纷繁,我这已届耄耋之年的神经有点吃不消了。于是下定决心,暂且封笔。乔福山同志打来电话,约我写点什么。我遵照自己的决心,婉转拒绝。但一听说题目是《我的书斋》,于我心有戚戚焉,立即精神振奋,暂停决心,拿起笔来。  相似文献   

6.
提起笔的时候,我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换句话说,我有好多话想对你——《招生考试通讯》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7.
1997年,读《我与地坛》。2002年来清华附小工作,知道史铁生是清华附属学校毕业的学生——亲近之感,油然而生。《病隙碎笔》,新集的《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都收藏并且一一拜读。  相似文献   

8.
史铁生,当代名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到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治疗,1981年病情加重,又患了严重的肾病,手术后只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病后致力于学创作,1979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病隙碎笔》等。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其中散《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影响最大。近期,他又推出力作《我的丁一之旅》。《我与地坛》入选中学语教材。  相似文献   

9.
"我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心中说不清是内疚是惭愧还是忧伤,蓦然间只觉恩师就站在我眼前,身影那么高大……我今天才真正懂得,什么叫‘老师’"。读完这段文字,一样当着老师的我也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我的老师》让我也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老师!作者笔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从事文学创作已经有20多年,最有影响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这样抒情味更重的小说、散文,而虚构性作品影响反而不大。“从清平湾到地坛”,从回忆过去到直面现状到叩问人生,史铁生凭其用心和悟性“突围”自身的局限,“超越”人生的苦难,用“有血有肉的语言”写下生命厚重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支笔     
我有一支笔。什么笔?毛笔。什么毛?手毛。什么羊?山︺手。什么山?古问山。什么高?年糕︵高︶。什么年?羊年l今年是羊年吸!我有一支笔@王亚云$徽州师范幼师班~~  相似文献   

12.
卖报记     
今天是我暑假打工的第一天,所谓暑假打工也就是卖《扬子晚报》,每份《扬子晚报》赚1毛钱,这样日积月累,我就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积累一笔小小的财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以为这个淡漠的世界不会再有让人感动的东西了,可是,我错了。当我一边流着泪一边用颤抖的手翻看完《走下圣坛的周恩来》时,我知道,我错了。我想写些什么,想表达些什么,可我又发觉,对于像周总理这样一个伟人,他的伟大不是我的一支笔,几百字就可以表达得了的。  相似文献   

14.
《诗经》二题新解李子伟“彤管”究竟是什么《邶风·静女》是首非常动人的情诗。对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的解者看法是一致的。但对待中“贻我彤管”之“彤管”的解释,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毛、郑皆以为是赤笔管,即红色的缄笔之管。有人说是一种管乐器。有人说是红管草...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展信QQ糖,幸福太平洋! 在做了将近五年的《课外阅读》的热心读者之后,我终于鼓足勇气拿起笔写出我的感受了。  相似文献   

16.
“给!”一本厚厚的《精美散文》“啪”地落在我的书桌上。我猛地抬头,只见妈妈正微笑着站在我的面前,她那温暖的跟神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久违了,我的《精美散文》!我放下手中的笔,十分珍爱地捧起它,一页一页哗哗地翻动着,心也随着书页轻轻地颤动,记忆的小河奔涌起片片往事的浪花……  相似文献   

17.
登台亮相     
52号选手:陈歆婷□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501班最喜欢的格言:天才出自勤奋最喜欢的歌曲:《愉快的梦》最喜欢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从上学前班起,我就开始练软笔书法了。现在,我的字写得一天比一天漂亮。我的软笔书法作品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我不仅练软笔书法,抽空还练习硬笔书法和绘画。我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几乎承包了班里的黑板报编写任务。每一期板报的推出,都吸引了许多同学来观看,还常常得到大家的称赞。这时,我感到最自豪了。53号选手:吕悦风最大的兴趣:下围棋、象棋喜欢的运动:打球、玩滑板车我…  相似文献   

18.
在别人眼里.我是个乖巧听话的女孩。总是安安静静地读着鲁迅的《朝花夕拾》,总是一个人埋头在灯下疾笔,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爸爸妈妈见此就会很开心。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到底想要什么。只是一味地按他们想象中的乖乖女来打造我。殊不知,我厌透了这种生活。  相似文献   

19.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7,(11):12-12
《山东教育》2006年第25期刊发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一文,我本来是没有读过的,可我读了2007第7期李守永校长撰写的《谁来救救农村小学教育》后使我兴趣骤起,于是也拜读丁黄明老师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继而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这是今夜我看着飘着墨香的《现代教育》杂志,从心中发出的一句感慨。虽不是名家名言,但却有着自己的深刻感受。读着“自学笔记”栏目里一篇篇自学者成功的奋斗事迹,我也忍不住有一种拿起笔来想写一点什么的冲动,在这皓月当空、万家灯火次第熄灭的时候,别人大多都已进入甜蜜的梦乡,而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