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1.2 五 晴 看书.《老头子汪曾祺》和张爱玲弟弟回忆姐姐《我的姊姊张爱玲》.写得都不错,前一本热烈,后一本凄然.我跟汪老会议上见过一面,那时他已大名鼎鼎,被许多人追围.老头挺可爱.张爱玲今天被那么多人议论,没人真去体会她的心.就像人们见面只说衣裳和气色.  相似文献   

2.
我上大学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她是个文学女青年,中国文学她喜欢张爱玲,能找到的张爱玲的书她大概一本没落,通读至少一遍,外国文学中她喜欢《简爱》,那个时代我印象中几乎是个女大学生就喜欢《简爱》,电影《简爱》中  相似文献   

3.
《落花生》是一篇既精短又有思想分量的散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许地山,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件事,那个时候作者还是姊姊哥哥的弟弟。文字虽短,把全家五口人都写进去了,有爹爹、妈妈、姊姊、哥哥和“我”。 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是,几乎全篇都通过人物对话来完成的,颇具小说味道。文中三处写到了妈妈,头一处是提倡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张爱玲及其作品开始逐渐重新被人们认识,她的旧作已多次再版。张爱玲曾说:“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色的封面给报摊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张爱玲多才多艺,她自己设计或认可的封面,实际上是对作品的象征隐喻,是开启作品隐秘的钥匙。《传奇》经张爱玲之手有三个版本,封面设计一次比一次精美,一次比一次意境深远。初版《传奇》(上海杂志社,1944年8月15日),封面设计简单粗糙,没有图饰,两个隶体大字“传奇”占了四分之一的空间,异常醒目,左下角是四个小的隶  相似文献   

5.
尊重历史勿为名人讳伊凡名人的婚恋近来成为传媒热中的话题,女名人的婚恋更是传媒趋之若鹜的抢手题目。跻身名人之列的女名人张爱玲,她与胡兰成的那段婚恋成为当前传媒争炒的热门,自是势有必至、理有固然了。放在我面前的两本张爱玲传(《天才奇女张爱玲》、《张爱玲传...  相似文献   

6.
40年代:她拨动了落寞的心弦 20世纪40年代,大陆出现了第一次‘张爱玲热’,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传奇》《流言》的时期。1943年,张爱玲身在“沦陷期”的上海。她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一鸣惊人,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  相似文献   

7.
2016年7月,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发表了张爱玲的散文遗作《爱憎表》;9月,上海出版的《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也在大陆首发了此文. 张爱玲写《爱憎表》,是为了解释她高中毕业时在校刊《凤藻》上填过的一个调查栏,她称其为“爱憎表”,其中共有6项调查,张爱玲的回答如下: 1.最喜欢吃:叉烧炒饭;2.最喜欢:Edward Ⅷ;3.最怕:死;4.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人忽然结婚;5.常常挂在嘴上:“我又忘啦!”;6.拿手好戏:绘画.  相似文献   

8.
我的书架上又添了一本有关张爱玲的传记,是江西胡辛女士写的《最后的贵族——张爱玲》.这是继花山文艺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先后出版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和余彬的《张爱玲传》之后的又一关于张爱玲的传记新作.胡辛是南昌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创作过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陈香梅传》等近十部作品,有着较深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传记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本该有一个乱世佳人的显目位置,然而到目前仍是一个空白。大学文科的学生不闻“张爱玲”三字似乎也很理直气壮。当然,名家不见文史也是常事,但对于张爱玲,1944年在她成名的第二年,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就写了《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称“《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肯定了作者不世的才情。美国著名的华裔评论家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张爱玲和鲁迅、茅盾  相似文献   

10.
更衣     
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讲不同时代里旗袍如何变来变去。张爱玲自己,就是那个时代衣着大胆、出门艳惊四座的女人。她同时代的钱钟书不能容忍她衣饰上的古怪出奇,他“很不以为然,说张爱玲近视,又不肯戴眼镜,总是眯着眼,又喜欢穿怪里怪气的衣服,还不如苏青朴实些……”已经是张爱玲了,旁人评价起来,着眼点也不是她的成就,而是她的面相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