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少林拳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自身所携带的语言、习惯、习练场所等方面被人们忽视。文章以登封市少林拳为例,对少林拳传播过程中容易被人遗漏的文化空间进行阐述,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少林拳文化空间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力求为少林拳文化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少林拳法的由来与发展 日本少林拳法的创始人是日本的宗道臣。宗道臣1911年生于日本,从小就跟随祖父学习武道。日本侵略中国后,宗道臣随日本军队来到中国。他非常喜爱中国的武  相似文献   

3.
连洋 《精武》2005,(10):9-13
少林五形拳概说:相传,少林拳法是以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创的罗汉十八手为初始,后经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人整理,将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增至一百七十三手,成为少林拳中的重要拳术。这一百七十三手的少林拳,亦即本文所述的少林五形拳。  相似文献   

4.
《精武》2010,(11):I0003-I0003
宋维海,男.汉族,1947年生,吉林省怀德人,中华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全国武术之乡——长春市南关区少林拳研究会会长,长春市少林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武术协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1960年拜师姜瑞习练少林拳、1969年拜沧州市田冶华为师习练少林拳、器械、散打及中国式捧跤。  相似文献   

5.
少林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支脉繁衍,遍及面广,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但在起源问题上众说纷纭。其一日:它为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达摩所创始;其二日:它为隋唐之际的少林武僧昙宗所创始,其三日:它为早期少林寺中的慧光和僧稠所创始。正本清源,对少林拳的渊源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少  相似文献   

6.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7.
潘霜喜 《精武》2009,(2):42-43
少林劲道是少林拳柔极至刚的终极表现。少林劲道有四面大劲、八面小劲,恩师朱天喜传授的少林劲道是发劲的练习与应用方法。亦是如何将自身的拙力化开,在刹那间爆发出强大杀伤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少林洋弟子     
举世闻名的少林武功,丰富多采,风格独具,在国内外越来越有吸引力。近年来,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七万多名武术爱好者,千里迢迢,来到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朝观参拜,求师学艺,接受少林拳械的系统训练。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熟谙少林武术的高手,有的  相似文献   

9.
武兵 《武当》2004,(9):36-3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0.
少林拳源于少林寺,拳因寺而得名,故名少林拳。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距登封市西北约十三公里处。寺院座北朝南,背倚五乳峰,面对少室山,系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96年)孝文帝为远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建造,由于寺建在少室山阴的密林丛处,故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的创立,吸引了四方众多的佛信徒,当时,一位名叫僧稠的和尚,曾远步江河投奔少林寺,他体格健壮“抱肩筑腰,气嘘顶上”,能“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  相似文献   

11.
秦庆丰 《中华武术》2005,(11):24-25
少林大金刚拳(又称“金刚罗汉拳”)是我国北派少林拳法中较为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拳种。其完整的体系,丰厚的武学内涵,独特的技术形式,简洁实用的自卫临战效果,以及较高的武术史学研究价值,均使其立于中国传统武术之林,并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少林桩功     
曹洪涛 《精武》2003,(1):27-27
少林桩功是少林拳术中重要的基本功练习法之一,其内容主要有功法桩(四平马步桩),技击桩(实战桩步),短马桩(南派少林又称“地盆”),梅花桩(五根木桩组成)、七星桩(七根木桩组成)和独木桩(一根木桩)等等。  相似文献   

13.
拳是人体的主要武器,在实战中为开路之先锋,故有人体七星拳为大之说。请看应用方法示范。1.拨云见日当我与对方对峙,对方以右钻山炮,向我面部打来时,我左手迅速从内向外,叼抓对方右手腕,  相似文献   

14.
少林沙袋功     
少林拳非常重视沙袋功的锻炼,它是从单势和套路练习过渡到实战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学习击打、体会攻防接齄的实际感觉、提高拳法实战能力的必要过程。利用打沙袋可以体会冲劲,崩劲、抖劲、劈砸劲、整劲、透劲、横劲、撞劲等功夫.也是培养战斗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 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少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变化而兴衰,而少林拳作为少林文化的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但是,少林拳在这个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寺院无数的动荡经历,这种精神逐渐得到巩固,形成为一种少林精神。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少林拳的"禅武"结合的武德中,少林拳的动作设计中,少林拳的武医相依、武以文饰中,少林拳的练功技巧中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林拳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少林寺与少林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及少林寺,绝大多数人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少林拳和少林武术,而往往把其佛教名刹的根本置之其后。“武以寺名,寺以武显”,千百年来,少林武术以其刚劲威猛,神秘莫测称雄中华武林,傲啸世界武坛,被后人视作小国有代表性的传统功夫相中同古文化的精粹。少林寺也田之声名大噪,享誉“天下第一名刹”殊荣。这在古今中外的佛寺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8.
19.弹踢+推掌+扣拳我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向前攻击对方裆部,对方左掌迅速向下按压我左脚背,同时以右冲山炮向我胸部发动攻击;此时我左脚迅速向前落步,踏进对方洪门,左  相似文献   

19.
潘霜喜 《精武》2009,(9):56-57
少林发声功属于动禅功,在动中修禅,在动中求静,以动来通经络、活气血。通过吐纳发声以气力之高低结合相应的势法来震动脏腑,从而达到调节各自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此功法得传于当代少林拳派代表人朱天喜(法名:释行真)大师。  相似文献   

20.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