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女性文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说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 ,对女性的处境、遭际、命运、前途的描绘揭示得深刻与否 ,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前进的足音 ,同时也是文学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新文学的许多优秀作家 ,沿着鲁迅开拓的新文学的时代精神 ,将中国女性的美与时代的美相结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并以她们的美来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与女性书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女性对新价值观的呼唤、女性情怀的抒发以及女性书写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三个维度,探析中国1927-1949年流行歌曲的女性主题这一内涵.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对时代女性的书写,开拓和建立了流行歌曲与城市女性互相言说的一种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对都市文化走向性别双性化文化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双性别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造了一个"双性和谐"的都市文化空间,并积极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希腊神话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往往与灾难、万恶结缘。但她们中极少有十恶不赦的反面典型,而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非伦理化色彩和更加本真的原生态特征。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凸现的是“真”,并与“美”紧密相连,女性形象之“美”的塑造偏于个性与率真,从而淡化了伦理道德层面的“善”。原始神话对女性形象的不同描写,影响了中希两国女性文学形象的特点与趋向。  相似文献   

4.
中和美的哲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说明“中”的本义的基础上,认为中和美即优美与崇高互相过渡的“中间状态”,与优美、崇高并存构成美的三元世界;中和不是绝对的“点”,而是一个相对的“阶段”;把三元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四象”说统一起来看,中和大体上包含了少柔、少刚之美,即处于大柔、大刚之美的中间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外貌描写特征是一个由具体、复杂到抽象、简单,从追求形似到注重神似,从注重外貌到内在心灵、精神渐变的过程,其间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审美心理及趣味的变化。女性外貌描写特征的变化和女性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紧密相连。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趣味,追求女性外貌之美的存在的被遮落蔽,导致理想中的女性外貌描写多于现实,但是,这也使得女性外貌描写具有超越性。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外貌描写体现出的审美意蕴是以阴柔之美为主,同时,兼有阳刚之美,阴柔美与阳刚美的结合使其审美意蕴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马龙云 《文教资料》2007,(36):56-57
本文通过对中国南宋词人李清照诗词的赏析,阐述了中国传统女性之美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在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女性逐渐走出封建家庭的高墙,走进学校,走上社会进行自由的社交.这使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分享丰富的内心生活,对男权意识的反抗,互相提供和接受物质支持与精神援助等)得以以独立、健康的面目出现了.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们以细腻敏感的触角捕捉到了这种姐妹情谊的存在,在作品中传达了被男性作家所忽略的女性生存的一种真实,也表现了她们对女性合理生存状况、女性自我思考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8.
中国汉末魏初时期文学所特有的"风骨"风格与古罗马时期所崇尚的"崇高"都体现了中西方人民对雄浑的阳刚之美的崇尚。他们时代接近,风格相仿,可谓是世界文学史上早期的"雄浑"二重奏。但是在追求雄浑的道路上,中国古代文论家远没有古代西方学者们的论述严谨缜密。由于地域、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他们在描写内容、表现形式上都有差异,但是对文质合一的文学之美的追求却高度一致。我们发现阳刚这种雄浑之美除了是古代先民在生活中所共同向往、追求的可与自然环境相抗衡的力量外,我们还找到了在公元前后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的实证。这无疑又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在探索中西文论的比较中加入二者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艺术崇尚自然,讲究气韵神采、追求简易,变化的中和之美,表现艺术家主体精神和不屈的生命意志,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四个基本方面,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艺术的总的精神和风貌。  相似文献   

10.
李丹 《文教资料》2010,(35):9-11
农民作家赵树理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一系列女性形象不仅在他所创建的文学世界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展现了中国农村妇女自我解放的历程,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赵树理小说作品中所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进行综合提炼,探寻了女性世界的外在美、人格美及其美的根源和对现代女性美的指导意义。同时,将新旧社会转型期山西地区独具韵味的女性们跌宕的命运和执着不懈的生命追求冷静深刻地剖析,为新时代女性真正的美提出新的阐释与注解,对升华人性、完美人生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1.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其小说充分体现了以和为美的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标志着和风化的完成,成为平安文化的缩影。上述多重文化意义的形成与日本平安时期统治者政治策略的客观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相碰撞、女性地位和宫庭文化的促成作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性爱神与美神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感性存在可以证明,在民族深层心理结构体系中。对于女性是的审美价值的评判是:爱与美同在,女神的爱与美代表着一种超功利的美学观念的发生。这种美学观念于不自觉中突破了弥漫四周的以男性为中心的语言符号的压迫,树立着爱与美之女神的不朽形象,左右着华夏民族“集体的梦”。女神所生发出来的女性精神及相应的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倾向,可谓是人类命运史或文化史上的潜宗教。它化作“社会性的共同情感”潜伏在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3.
辜鸿铭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是贤惠无我的家庭主妇,其最高典范是中国传统妇女。他的这种女性观是守旧的,其形成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中国士大夫阶层对女性的审美情趣在他身上的遗留、私人婚姻感情生活的濡染、对中国传统文明的高度自觉和理性的认同等。通过综合分析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全面客观地理解辜鸿铭的女性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在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女性逐渐走出封建家庭的高墙,走进学校,走上社会进行自由的社交,这使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分享丰富的内心生活,对男权意识的反抗,互相提供和接受物质支持与精神援助等)得以以独立、健康的面目出现了,中国当代的女作家们以细腻敏感的触角捕捉到了这种姐妹情谊的存在,在作品中传达了被男性作家所忽略的女性生存的一种真实,也表现了她们对女性合理生存状况、女性自我思考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5.
希腊悲剧与中国元代悲剧虽然产生的时间不一,但其中的女性形象都呈现出刚柔相济的悲剧美,面对厄运,她们都表现出与传统女性美标准背离的独立自强、意志刚毅和敢做敢为,同时又不失女性的贤德、温良与柔美。尤其在元杂剧里,女性在舞台上激情呐喊,其音,其行,其心,由远而近,由模糊到清晰,使得在历史中消隐了的女性,终于从元代悲剧文学中脱颖而出,表现了对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美”标准的背离与颠覆。  相似文献   

16.
张娅丽 《考试周刊》2010,(12):24-25
中国古代女性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语言平静,感情真挚,富含中国古代女性特质。本文从意象、语言、笔触和意境四个方面分析鉴赏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之美.以期为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传承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融闺房之秀与文士之豪于一身,既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又有不让须眉的高远见识;既有洒脱的胸襟,又有执著的精神。从性别的视角来看,上述不同的个性特点让李清照既具有女性的共同特点,又让她在一般女性中鹤立鸡群,从而塑造了其独特的个性之美。正如有文艺理论家指出的:风格就是本人。李清照的个性之美反映到了她的词创作中,于是便形成了李词婉约与豪放兼具,洒脱与执著并存的独特美学风格,在中国词史上享有了令后人高山仰止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有多方面贡献的文学研究会作家,女性是他早期小说的重要题材。他描绘了多种层次女性的生活与心灵,挖掘了女性的爱心,展示了女性心灵的美与善;并以之作为救治中国当时社会弊端的“药方”。既包含了“问题小说”作家的共性,也表现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女性观念。其中不乏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也有明显的背逆。他早期女性题材小说富有“中国”的、时代的特征,也富有叶圣陶个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人类创造的美”与“自然生成的美”是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交叉的。而人类创造的美的特殊本质,则是人类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社会实践所感性显现的出类形象或合律形式,并简化为人类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出类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外在举止和内在气质产生重要作用。明清时代,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女性美的另一传统,也就是注重品德修养,强调内在气质与外在举止相统一,从而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适逢其时的作家李渔也感知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其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女性类型就具备典型的传统女性特质,因而本文从真、义、美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传统女性观在其小说女性形象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