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次把民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所谓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和生活,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固国安邦.作为涉及民生的殡葬事业,是关于千家万户的公益事业.笔者所在的殡葬服务站负责哈尔滨市殡葬系统所有灵车调度的管理,是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工作部门和直接对外窗口,是殡葬事业发展的先头阵地.……  相似文献   

2.
对《知识考古学》中"档案"概念的准确解读是传播和应用福柯档案思想的前提.通过文献研究,从文法和内涵两个方面阐述了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对"档案"这一词语的创造性误用.福柯借助修辞的转义首次将"档案"锻造为哲学概念,建构了一种全新的意义与 自洽的逻辑.福柯只保留了"档案"作为物时本身固有的组织方式和空间形象,并在对"语言"与"话语"、"历史学"与"考古学"、"文献"与"遗迹"等术语进行转换与误用的过程中,为"档案"的内涵、研究方式、表征形态注入了新的含义."档案(馆)"成为特定时代文化模式的抽象概括,扮演着"历史先验"的角色,定义了认知领域的整体结构及其自我运转的秩序,并生成了各种知识形态的遗迹.由于福柯对"档案"概念的再造,以及他对档案实物遗迹的考古,这些冠以"档案"之名又"反档案"的理论和研究实践与档案学形成了一种张力.梳理福柯的档案思想对于档案学的跨学科汲养、档案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更新、档案文化研究的批判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革命样板戏"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大方面论析样板戏中的意象系统,认为"革命样板戏"在选择了戏剧这一载体后,致力于构建一套严密的修辞意象系统,以实现其政治话语与文学艺术的联姻.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殡葬工作关乎千家万户,作为服务于民众的窗口单位,做好档案工作非常重要。档案工作是服务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是信息化管理的必备。要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在档案管理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领导法治意识,强化服务质量档案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为此,殡葬单位的管理者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殡葬发展的长效机制当中,努力做到"三纳入"(纳入殡葬单位的计划和规划中;纳入单位的管理制度中;纳入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三同时"(在布置、检查、总结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  相似文献   

5.
<正>殡葬档案是反映殡葬文化变革、殡葬改革和殡葬服务发展变化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是殡葬工作的信息存储库,是继续加快殡葬改革步伐、提升殡葬服务层次的重要基础和参考。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如何推进殡葬档案管理水平,如何开发殡葬档案本身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如何把握殡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每年死亡人数在不断增加,日益递增的现实需求使人们更加关心殡葬服务业,对殡葬服务的期待与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深入分析了殡葬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在借鉴国外殡葬管理信息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殡葬改革的政策、殡葬管理行业的特殊性,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通过殡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殡葬服务网络、殡葬服务交易平台的开通,实现殡葬资源的共享,殡葬服务项目、收费的公开、透明,殡葬窗口办理手续的简化,惠民减免结算环节的优化等,以实现文明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殡葬服务,多层次、多方位、多项目地满足社会对殡葬服务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为政府殡葬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殡葬档案,是伴随着我国殡葬改革和殡仪服务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加强殡葬档案的管理,对于研究我国殡葬改革和殡仪服务业的建立、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笔就殡葬档案的特点及整理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唐彬文  庞冕  杨刚 《大观周刊》2013,(6):310-310
殡葬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目前在我国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产业链带来的资金流可以媲美房地产行业.足见殡葬行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殡葬行业过分讲求铺张,在人性化的细节上还不够完美.国家对殡葬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管.造成了当前殡葬行业的无序发展.下面结合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谈谈中国殡葬行业发展.及其发展中出现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内在修辞性贯穿了蔡元培一生的著述,是蔡元培思想的"源头活水".蔡元培著述显示,其引入西学、阐释伦理、乃至表达政见、制订政策,均会在西学与国学、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内在相通性,无论相通性表现为同义、近似义或歧义,他试图发现或寻找中西思想之交汇点,并由此建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深刻联系.本文将蔡元培文本这一特性命名为"内在修辞性".蔡元培的行文释义,显现了最为深沉远大的伦理和爱:在领受最本质的现代西方观念之同时打开通向中国古典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曾经、正在、必将继续指引我们的思与行,让持存的古典精神绽放光芒,让持存的祖国和人民获得生机.这是蔡元培赠与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
华进  何纯 《当代传播》2007,(2):103-105
新闻叙事是面向受众的暗含劝服性特征的叙事,它通过"事"、"势"、"理"三大修辞资源"不着痕迹"地引导受众"本能"地接受事实真相,从而达到劝服的目的,也就能在达成健康、有效接受的基础上正确地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1.
陈智为 《兰台世界》2012,(23):11-12
殡葬单位建立业务档案是为满足市民办理丧事、骨灰安放、祭扫等丧葬活动的需要。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如何推进殡葬档案的管理水平,怎样使殡葬档案更好的为殡葬改革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国民政府"大厦将倾"的统治后期,经济上的崩溃,军事上的惨败,导致社会出现"求和"、"失败"的舆论,使蒋介石感到"人心动摇""对领袖之信仰心,亦不存在";恰逢陈布雷自杀,国民党利用其殡葬仪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动员,使陈布雷"忠君"、"忧劳为国"的精神内核获得认同。在政府与媒体的"建构"作用下,陈布雷殡葬仪式成为社会转型、挽救政治危机下的一种符号性行动或者象征性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上海档案工作》2008,(5):31-31
殡葬业是民政事业的一部分,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特殊服务行业,殡葬单位建立业务档案是为满足市民办理丧事、骨灰安放、祭扫等丧葬活动的需要。目前本市殡葬业的档案主要分为殡仪馆业务档案和公墓业务档案。  相似文献   

14.
一篇文章,如果其立意、体裁、结构、章句、修辞等都没有什么毛病,那么,它一定还有"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它的"质地"。我们到商场买衣服,琢磨款式,琢磨颜色,琢磨价格,最后还常常伸出手  相似文献   

15.
葬礼的表征是仪式性的,突出文化色彩的,但其所指真相或者"深处"则是政治层面的,而陈布雷葬礼活动正是这样一个渗透着政治动力与政治目的的表现场所。国民党利用其殡葬仪式,进行广泛的组织、动员,使陈布雷"忠君""、忧劳为国"的精神内核获得认同,社会其他组织及民间团体也自发地参与进来,赋予陈布雷模范、榜样的作用;陈布雷殡葬仪式成为国民党统治危机下的一种政治自救意义上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殡葬业是民政事业的一部分,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特殊服务行业,殡葬单位建立业务档案是为满足市民办理丧事、骨灰安放、祭扫等丧葬活动的需要。目前本市殡葬业的档案主要分为殡仪馆业务档案和公墓业务档案。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把《陕西日报》刊登的一组(5篇)关于我省殡葬问题调查及思考的文章一连看了几遍,并信笔写下了感想。过去,我们只到铜川市殡仪馆参加过两位老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对殡葬工作知之甚少,一提火葬场就感到毛骨悚然。第一次看到陕报集中刊登对我省殡葬工作有介绍、有分析的这组稿件。使我们对殡葬工作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对殡葬职工的辛勤劳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尊敬之情也就油然而生。记者高敬毅在《调查与思考》一文中列举的土葬浪费严重现象和陈规陋俗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一些人对殡葬工作的片面认识等问题,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农  相似文献   

18.
1952年到1966年,是新中国建立后社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时期,随着各项建设和改造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陕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其深厚的传统风俗,民众的保守性都是改革工作中的困难问题。这一时期的殡葬改革是西安市殡葬改革事业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更为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殡葬法制化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赢得全球观众的眼泪和感叹,在这个充满竞争、利益争夺和拜金的世界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入殓师为我们启示了生命的真谛.殊不如,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就有一位家境富裕、养尊处优的女子,已然不顾世俗偏见,入行殓仪师之职,她是中国首位从事殡葬行业的女子,同时也可以说,她是首位在中国传播现代先进西方殡葬文化的先驱,她就是邝金枝女士.  相似文献   

20.
说"雌"、"雄"     
"雌"和"雄"是古代汉语里两个常用词,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其在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诸多意蕴.作者认为:"雌"、"雄"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知、分类、解释和评价,其语义场生动地表达了中国古代这样一种世界观:人类主体与自然万物共存,自然法则与社会准则统一、人间道德与天地节律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