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读边想以读代讲──《苦柚》教学谈文/石学东《苦柚》是一篇讲读课文,写一位回乡探亲的老华侨上集市买柚子,卖柚子的小姑娘坦诚他说自己的柚子苦味很浓,劝他不要多买,老华侨大为感动,采用边读边想、以读代讲的教法,既切合课文自身特点,又能突出单元训练重点。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八册二单元训练重点是: 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 开动脑筋, 一边读, 一边想,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苦柚》是该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 讲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价钱把柚子卖给一位老华侨, 并如实地介绍自己柚子的缺点, 还拒绝接受老华侨的赠款, 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 在前两课(《古井》)、《峨眉道上》)训练的基础上,本课宜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 抓感情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 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3.
《苦柚》写了一位小姑娘以低价钱把柚子卖给老华侨,并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柚子,还拒受华侨赠款,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根据本组训练重点项目和课文特点,应该“一边读,一边想”。一、初读扣“柚”字,晓内容明思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苦柚》是九年义务教材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价格把柚子卖给一位老华侨并如实地介绍自己的柚子的缺点,还拒受老华侨馈赠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课文篇幅较长,对话较多。为了优化教学结构,我对教学过程作了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5.
《苦柚》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一位小姑娘卖苦抽给老华侨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教学时,要在指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的变化,还要理清文章的条理,并结合课文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教学时,可按下列几个步骤进行:一、检查预习情况。1.板书课题。设问:同学们谁见过松手?袖子是什么样子的?2通过预习,你知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接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词的读音。4.预习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郑重其事、崭新、意味深长、腼腆…  相似文献   

6.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课文主旨——《苦柚》句子教学谈郭定梅《苦柚》这篇课文内容具体,层次清楚,人物外貌的描写及小姑娘与老华侨的对话,直接表现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是教学的重点。但了解了这些内容还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含义,要真正读懂课文,透彻地理解作者的用意,还...  相似文献   

7.
《苦柚》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它原本是一类课文,现调整为二类课文。这篇课文担负着为重点训练项目“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打基础的任务,也就是训练怎样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问题。调整后,文章本身的教学要求也就降低了,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发挥学...  相似文献   

8.
《苦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八册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中 ,要注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演迁移来激趣、想像和感悟 ,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一、熟读课文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苦柚》通过记叙一位老华侨买柚子的经过 ,赞扬了买柚子的小姑娘诚实、善良的好品质。文章语言质朴 ,贴近学生 ,从对话中透出小姑娘独特的个性品质 ,学生一般都喜欢读。因此 ,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预习导入后 ,首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学生 :1 .你读懂了什么 ?你是怎样读懂的 ?2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  相似文献   

9.
《苦柚》讲一位老华侨明知苦柚不好吃,却一下子买了一筐,还要送给卖柚子的小娘娘100元钱的事,表现了卖柚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这篇课文在小学语又第八册中承担着双重任务:其一,通过阅读课文感受诚实、善良的高尚品格之美:其二,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苦柚》蕴含着极为主富的审美教育内客,要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挖掘美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最佳境界。一、理解内容,感受美审美能力主要指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这篇课…  相似文献   

10.
《苦柚》是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第八册中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读”中品出苦柚的“甜”味来:即让他们通过读书,体会出  相似文献   

11.
《苦柚》是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此文继续承担落实“一边读 ,一边想”的任务 ,根据课文特点、训练重点 ,以新“大纲”精神为指导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 ,感知、质疑。1 揭题。(引导学生谈谈对苦柚果实的了解激起兴趣。)2 自由读课文 ,回忆感知。(1)要求读准字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整体入手 ,初步感知。)(2)理清脉络 ,指导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成三段 ,允许学生存异。)3 学生质疑。(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 ,以学定教。)(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文重点相关…  相似文献   

12.
《落花生》一文主次分明,语言浅显,所说明的道理深刻。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课文的主次;重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一、整体感知,带疑促读 1.指名板书课题并利用投影释题,强调“落”字的书写。 2.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要完成哪些任务呢?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结合导读、预习提示、重点训练项目和课后练习想一想,议一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拟定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分节读课文。谁愿意读第几自然段谁就在读这一自然段时站起来读,若站起来的学生多就坐下齐  相似文献   

13.
课文《苦柚》通过“我陪堂妹和伯父买柚子,赞美了卖柚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全文共27个自然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堂妹和伯父一大早急着要去买柚子;第二段(3—25自然段)讲“我”陪堂妹、伯父买柚子时的所见所闻;第三段(26、27自然段)讲“我”和伯父的感受。课文主要记叙了伯父和卖柚子的小姑娘的对话,教学时应抓住小姑娘的语言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理解,从而体会小姑娘的诚实、善良。小姑娘对自己所卖柚子本质特点如实主动地介绍——“个儿大、肉不多、有点苦、苦  相似文献   

14.
小语教材第8册第7课《苦柚》是大家十分喜爱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才700余字,却有27个自然段,显得比较散,学生读起来不太习惯。怎样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谈第九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的教学安徽张敬玉张德华第九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课文《挑山工》和《可爱的草塘》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前者借事喻理,蕴含深刻;后者借景抒情,文质兼美。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这是进入高年级的第一个侧重...  相似文献   

16.
《手》作为重点课文编排在单元之首,其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领会本单元关于写的重点训练项目——“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学习写作文如何围绕中心安排段落。让学生“自编课文提纲”不失为达到训练目标的好方法。其优点是:①学生读文,知道如何编阅读提纲。②学生作文,知道如何编写作提纲。③保证了作文的中心明确,段落分明。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达到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和多种能力的目的,我们以吕叔湘、叶圣陶、张志公三老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小学语文自读-导读一品读一训练的“三读一练”课堂基本教学模式。 (一)自读。这是切入文章的第一步,要根据情况制定自读提纲,做好背景、作者及有关课文所需材料的介绍,给学生自读创设环境,制造氛围。 自读方法要因课而宜、因人而宜,可朗读、轻声读、默读等。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利用自读提纲边读边思,读通课文;大致了解文章所写内…  相似文献   

18.
《彩色的翅膀》是小语六年制第12册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呢?我们试用了独立阅读课文“三步自学法”。第一步:学生自学自答自学提纲自学提纲是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体现。我们引导学生编写的自学提纲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常规题,即读懂一篇课文的常规要求。它由自学字、词,句,给课文分段,慨括段落大意,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等几个题组成。第二部分叫诊断题,旨在诊断学生是否学懂了本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促使学生将从本单元学到的读写知识向能力方面转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单元是一组侧重于指导“读”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本组课文,使学生知道读文章应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使学生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古诗二首《宿建德江》、《鹿柴》优美流畅,浅显易懂.教学时要计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反覆朗读体会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赤壁之战》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中要紧扣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先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再联系读写例话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例话中介绍的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来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20.
赵振匣 《山东教育》2002,(28):40-40
一、离乡日久,思柚心切 “我也40年没吃过柚子了,我们都得了思柚病。”伯父一语道出了自己离乡日久、思柚成病的急切心情。这里的“我们”既指伯父和堂妹,也指跟伯父一样长年旅居海外的故乡人。柚子是故乡的柚子,思柚就是思乡。从中不难体会到华侨对故乡、对祖国的日夜思念之情。 二、精挑细选,心情高兴 “正是柚子上市的旺季,一筐筐黄澄澄的柚子摆在街道两旁”,由此可以看出市场上的柚子很多,竞争十分激烈。可为什么伯父在精挑细选之后,偏偏相中了小姑娘的柚子呢?这并不是偶然的。老华侨看中的正是小姑娘诚实的品德。可以想像,伯父在相中这与众不同的小姑娘的柚子时,内心是很高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