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一切优良素质的灵魂,即师魂。"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至深的道德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言教,更应注重身教,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教育、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2.
谢玉梅 《中国教师》2013,(12):79-80
<正>"师爱"既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又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还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师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没有"师爱",教育就无从谈起;没有"师爱",就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师爱"蕴含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感情"的引导者。在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浓浓的师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艳阳天。一、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教育原  相似文献   

5.
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形的感情纽带,热爱学生,亲近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伟大——用爱诠释教育。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教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起点。关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7.
李佳 《中国教师》2008,(10):16-17
<正>我国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爱可以促进互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  相似文献   

8.
张春萍 《考试周刊》2015,(2):172-173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的确,热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最起码最必备的素质就是热爱学生。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不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师生间自然就会没有感情、没有信任、没有心灵的交流,是很难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会在工作中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些学生才会被你的真情而感动,"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罗耀晟 《陕西教育》2004,(10):25-25
作业批改的“环保”就是指教师批改作业要科学规范,体现人文关怀,能启迪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完成好作业。作业是学生每天耕作的田地,作业的环保,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如何让作业“环保”呢? 一、以身示范、兢兢业业是作业批改的“阳光雨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  相似文献   

10.
谈爱心教育     
蒋晓彦 《现代教育》2003,(14):33-33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的爱心是教育的桥梁,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教师只有用爱的感情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现在,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既当"慈母"又当"严父".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只有润物细无声的永恒.既不是"棍棒",也不是"迁就",而是"春风化雨的滋润".师爱是神圣的,教师真挚的爱,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教师在教育这方净土上,不追求轰轰烈烈的伪善,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诚."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  相似文献   

13.
正一、倾注爱心,以诚相待班主任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教",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对他人的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在工作中我注意把"爱"贯穿于具体的工作当中:班主任有热爱学生的思想,就会对学生满怀深厚的感情,自觉尊重学生,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热爱教师、尊重教师.一般的,学生会把他们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这门功课上去,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而建立这种感情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爱是感情本质体现,是感情的结晶,由爱产生的积极的情感则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更谈不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了.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教学生涯已走过了34个春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连续担任整整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师爱的魅力。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16.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  相似文献   

17.
关心学生,可以说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热爱学生要求的不是对少教学生的爱,不是对个别学生的爱,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这种爱是出自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是出自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才的渴望.师爱应该是最全面的,最公正的,最合理的爱.  相似文献   

18.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教师要重视以情感人,就必须热爱学生,必须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才能建立起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才能爱屋及乌,将这种爱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正如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走进学生、融入学生,站在学生立场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2月22日《固原报》上刊登的《上马洼小学体罚学生引起公愤》一文,读后令人深思。我想到,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怎样对待教育事业,怎样对待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教师对事业的态度集中反映在对他所服务的对象——学生身上。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诲。我国古代教育家所总结的经验——“亲其师,信其道”,就  相似文献   

20.
<正>"亲其师,信其道",大意是亲近他的老师,相信他的道理。要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就要让学生亲近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指导下将智慧的光芒发挥到极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想得到学生的亲近并且成为学生信赖的好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努力。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责任在于"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