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更加突出。以网络伦理为切入点,突出剖析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现状表现,深刻分析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法律、技术、内容、学校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对规范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自身的发展和网络伦理的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当前高校网络伦理教育存在的滞后与不足,分析了回归生活场域是网络伦理教育的新视域,指出了高校生活化教育平台是网络伦理教育的四个途径:开辟网上网络伦理教育课堂、网上渗透教育、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优化网络生活环境,从而保障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实效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增强我国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实证调研法对广西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存在的伦理问题有网恋问题、网络上使用不文明语言问题、浏览不健康网站问题、网络黑客问题、网络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等问题。对引发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有网络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制约原因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主要力量,具有正确的网络伦理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网络化的发展,网络化对大学生传统道德认知及道德标准形成的冲击,致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成为必然。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重视信息立法,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主体观;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强化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广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主要取决于受教育者即大学生的接受程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包括选择、内化、外化等3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对接收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使之建立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利用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对辽宁省5所高校1071名在校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重自我的表达,缺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具有一定盲目性,对网络信息缺少辨别性接受;网络使用过度并疏于网络新技术的认知和运用;网络使用缺少诚信,网络伦理现状令人忧虑。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网上培养”与“网下熏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提高校园网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育人,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系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利用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对辽宁省5所高校1071名在校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重自我的表达,缺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具有一定盲目性,对网络信息缺少辨别性接受;网络使用过度并疏于网络新技术的认知和运用;网络使用缺少诚信,网络伦理现状令人忧虑。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网上培养"与"网下熏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提高校园网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育人,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系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不仅仅在物质方面,同时也在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伦理精神在网络社会中孕育而生.在道德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新道德的探索者,青年大学生总是走的最前列.网络社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精神.高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9.
朱志勇 《江苏高教》2005,(6):109-111
本文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出发,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强网络伦理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意识;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保证网络伦理规范与法纪的切实执行;加强领导,采取多种形式,形成加强大学生伦理建设的强大合力等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伦理的教育与引导,开发高校网络信息“PICS”标准和“标签系统”,加强网络访问控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网络伦理教育自觉的思考基于大学生主体性是一种视域的界定。在这里,突出剖析主体性,剖析网络伦理教育自觉的实现与有效性,从而就可以完成作为兼具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并重的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自觉。  相似文献   

12.
周晓丽  葛晓春 《成人教育》2011,(10):105-106
网络时代,网络信息伦理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从数字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的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自身的信息伦理建设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伦理起到引导和影响的作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性伦理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一生幸福,也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意义重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包括综合的内容模式、“四位一体”的主体模式、全方位的载体模式在内的大学生性伦理教育的系统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性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性伦理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负面影响的出现,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研究,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树立大学生伦理教育的新理念,建立与时代同构的大学生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杨雷 《江苏高教》2001,(4):122-123
一、信息化高校为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1 .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性。高校学生对新事物、新文化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更强 ,而接受学校的灌输教育就远不及他们接触各种媒体的时间多。高校的网络伦理教育也要从“灌输信息”为主转为“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并重 ,这就需要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2 .教育效果上的有效性。网络一般都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 ,进而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 ,为大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画面及其它仿真画面 ,使大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还能调动脑、眼、耳、手等多种器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结构性整体,它由高校教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媒介等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这一模式的构建应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的对策,希望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和正面的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徐州高校800名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素质的实证调研,发现大学生网络伦理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网络伦理意识较差、网络伦理行为失范、网络道德判断弱等方面。基于调查研究,本文提出塑造大学生的网络伦理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情感、养成良好的网络伦理行为习惯、树立良性网络伦理关系等等应对措施来培育大学生网络伦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对大学生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究其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因此,必须加强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适度保持虚实之间的张力,促进大学生伦理观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科技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要重新定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强化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途径,一是应将科技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二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加强科技伦理教育与科技伦理的舆论宣传,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