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彩语言是张爱玲自我确认的独特感觉表达方式,她游刃有余地运用着各种色彩来展示作品人物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在她笔下,色彩呈现出了超出传统的许多种独特表情,透露出她作品中的感伤情调和苍凉心态。  相似文献   

2.
有趣的脸谱———大班语言活动文/陈琳评/韩平花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描述人物的表情,能较连贯完整地描述高兴、伤心、愤怒等不同情绪体验。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连续说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3.让幼儿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体谅、理解他人的心情。活动准...  相似文献   

3.
<正>写人的记叙文,最为关键的,就是对自己所写的人物进行细致观察,充分把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1.巧妙描写人物的外貌,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最能反映人物个性和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外貌特征进行描摹。描写时,要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2.巧妙描写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反映其内心世界,最能表现其性格特征。性格不同的人,其语言、动作也各有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特征,最能突出人物的性  相似文献   

4.
“笑”,寓意丰富,回味无穷它不但显示了人物的表情神态,而且能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不似语言,胜似语言。它对于丰满人物形象。深化主题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细品慢吮“笑”中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别有一番滋味。一、表达感情色彩①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  相似文献   

5.
对话描写是突出人物特点的重要手段,生动的对话描写能对人物的刻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为了使对话描写更加符合人物的特点,除写“说了什么”以外,还要附加上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这样一来,对话描写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6.
表情可分为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指语音、语调、语速、停顿、节奏、拉长等。非言语表情指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如目光、手势、姿态等。教师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时的表情是丰富还是贫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不仅能使自己的教学言语充满吸引力.提高教学言语表达力,而且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进行语言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为了使这个交流过程更加自然、生动、形象,更加地贴近生活,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表情。  相似文献   

7.
语言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为了使人物的语言富于表现力,在进行语言描写时;常常要对人物内部情绪、外部表情、体态动作、声音色彩等加以描绘。这就是语言描写中的情态修饰。情态修饰有三种类型。其一,直接表现神情。这种修饰常选择一些能直接表现思想情绪的词语,如“高兴”、“热情”、“沮丧”、“冷漠”等,或巧用形象的比喻,如“斩钉截铁”、“如获至宝”等等,对“说”的神情进行形容。如: ①“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澹然的回答。②“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嫂  相似文献   

8.
人类除了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外.还能使用非语言性的手段,如表情和姿势等。我们把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及眼色等与身体姿态最有直接关系的伴随语言手段称为体态语。本文着重从体态语的特点、功能来论述体态语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激发写作兴趣,乐于表达,愿意写作。2.有意识地观察游戏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个游戏场景,表达出真情实感。3.培养观察、倾听、修改习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词在传达概念意义的同时,还负载着说话人或操该语言的社团赋予的主观评价意义,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义。俄语和维语中许多词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感情色彩义。论文针对俄维两种语言中具有感情色彩意义的词汇进行对比与分析,试图找出两种语言词汇在表示感情色彩意义时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数据     
“色彩饱满,人物丰富,表情生动!这是一张应该被历史永远铭刻的照片.也是最应该被刻成雕塑的地震图片,应该被永久保留起来!”受网友们正热议的一张由《新京报》记者赵亢拍摄的地震救援图片——“13人救1人”。  相似文献   

12.
要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平时应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不光要听清人物说话的内容,还要留心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强调、语气、习惯、用词,观察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以及相伴随的动作,这样才能使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历史巨著的《史记》面世已有两千年之久,作为综合艺术的话剧传入中国则不过百年。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多少共同点,其实不然。《史记》中有不少人物传记,人物个性主要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表情的展示表现出来,给人一种直观的印象,而直观性正是戏剧独具的艺术特点之一。《史记》人物传记对人物的心理往往不作直接剖析,对事件的背景往往不作细致描述,而是让传记人物的对白及动作成为最精彩、最能表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伴随语境,就是指语言交际中由表情、手势、姿态、身体动作等伴随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环境。小说创作离不开必要的人物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又往往借助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完成,而人物在说话时又离不开独具个性的表情、手势等伴随因素,因而巧妙地运用伴随语境,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它又与一般意义的表情、动作等描写不同,伴随语境的运用总是与语言的交际相“伴随”,可以说没有语言交际,就没有伴随语境。因此成功的小说家总是在精心设计人物语言的同时,也苦心经营其伴随语境。鲁迅先生的名篇《阿Q正传》就是妙用伴随语境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工笔人物画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和主要手段。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作品中能够表情达意,传递不同情感。伴随时代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作为工笔人物画艺术中最感情化因素的色彩,受西方色彩学发展的影响,加之新材质和多种设色技法的探索应用及设色观念的变化,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语言表现领域拓宽,表现手法与表现手段趋于多元,色彩运用更自由丰富,表现力更强,在工笔人物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作用也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雷雨》的语言简洁精炼,内涵丰富.具有人物的个性色彩和戏剧动作性。而我在备课时发现现有的苏教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有很多出入,于是突发奇想.何不举其一例进行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以情带声才能声情并茂。在演唱演奏过程中,演员的表情最吸引观众的目光,因为表情作为人物面部语言的外在符号,传达着人的喜怒哀乐,是感染、带动整场演出和整个舞台情绪的最活跃因素。没有表情的演奏或演唱,不仅不会给人以基本的音乐美,更不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穿透  相似文献   

18.
表情既是个人的、情绪的符号表达,也是一种社会语言。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表情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表情。以公共表情、私密表情的视点分析新中国电影里的人物表情变迁,指出新中国电影里的公共表情从集体化走向合理化,最终达到多元化,而私密表情从初期的匮乏、缺席到现在的丰富,表明中国电影里的人物表情与心灵越来越贴近,越来越真实。而电影里的人物表情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情态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表情、姿态、行为、动作、语言进行恰当描写,从而有效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它属于细节描写中的一种,与单纯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相比,更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及性格特征,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相似文献   

20.
口语中常用动植物、吃、穿、用的名词或表示器物的名词来指称人,这种名词喻人现象是口语中最常见的富有表情色彩的语言现象之一。本文从感情色彩、类型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类名词在俄汉语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