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汉语结构的特点与性质、汉字的特点和性质、汉语的"优点"和"缺点"三方面阐述了洪堡特的汉语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洪堡特语言观对现代汉语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翟长红 《考试周刊》2009,(37):38-38
在西方普通语言学思想史上洪堡特与索绪尔具有奠基人的地位。他们都对汉语发表过自己独特而有深刻见地的看法。本文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他们二人的汉语观进行研究.并对其对汉语存在的误解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认为汉语语法研究必然会走向"应用"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汉语语法本身发展的必然。对于汉语语法研究如何发展的问题,作者评述了两种主要的观点:"接轨观"和"共性观",通过对汉语与印欧语的比较,作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如何促进汉语语法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论汉语的语法结构》中洪堡特的汉语语言观出发,探讨其对当代口译方式同声传译实践和学习过程的指导意义,认为英汉同传中译员应根据汉语语言特点,重点采用短句、顺句驱动的口译策略来保证口译质量,避免口译失准。  相似文献   

5.
汉语名词化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半个世纪以来,汉语语法学界关于名词化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学界主要对名词化的结构类型、功能类型、性质等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探讨.由于大多教研究者受制于现代汉语词类研究者一直强调的"词有定类,类有定词"的认知模式、再加上客观主义语法观的影响,没有考虑到语法的主观运用受制于汉语缺乏形态这一事实,因而至今在认识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历史上中西方语言学者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学者所剖析的汉语语法现象,来说明汉语也遵循普遍语法,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共性理论。  相似文献   

7.
洪堡特认为汉语与以拉丁语为代表的古典语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以词类划分为构筑语法的基础,在用语言包装思想的过程中不增加指明语法关系的语法形式标记。汉语只借助语法功能词和语序来帮助理解,但前的使用缺乏强制性,后的作用也有限。对汉语的理解更多的是依靠对词汇意义、语境意义和固定格式的理解。所以,汉语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语义研究上,汉语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中国人究镜靠什么来解读语言中直接连接的思想模块。  相似文献   

8.
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家在20世纪木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Adele E.Goldberg将构式定义为独立且唯一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体。它的提出引起了语言学家对以往配价理论的反思,国内学者开始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语法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构式语法应用于零散汉语语法现象分析的初级阶段,接着是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的理论构建及可行性探讨阶段,最后是理性衡量构式语法的价值与局限及将其应用于汉语教学的深化阶段。尽管构式语法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分析理论,真正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代汉语的提出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时至今日,它早已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学术概念,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很多模糊之处,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和厘清。当代汉语概念的产生基础可以概括为三个着眼点:着眼于语言事实,着眼于语言研究,着眼于语言应用;它的时间范围基本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重合;它与现代汉语是包含关系,即属于整个现代汉语的一个下位发展阶段。当代汉语研究应当在当代汉语语言观的指导下进行,其中主要包括新的系统观、发展观和规范观。  相似文献   

10.
华语研究与华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走向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无论数量或语言背景都和过去大不相同,因此,要求语言教学者对所教的语言有深刻的认识,不能只凭自己的语感进行教学;同时也对语言研究者提出加强汉语研究的要求。 目前,汉语的研究,还远远没办法满足汉语推广的需要,原因是:在华语走向全球的时期,也正是普通话和各地华语相互融合的时期。这种融合,使普通话出现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还没有固定下来。现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的不稳定状况,给研究和教学带来不少困难。我们需要对现代汉语、各地华语做更深入的研究,编辑更完善的词典,以解决学习与运用的需要。我们更需要编辑汉语语法长篇,给汉语教材的编写人员、汉语教学人员参考。语法长篇对汉语教学,对汉语的发展与趋同,也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当代汉语中也有语法化的现象。本文讨论以下几种语法化现象:从实词到虚词,从词组到词,从词到词缀或类词缀,从词缀到词尾。此外,我们还谈了对当代汉语语法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法检查是汉语语言处理发展中的瓶颈,涉及汉语语言处理的各个方面,与汉字拼写检查、文本切分、词性标注、汉字输入、汉字编码等问题紧密相联。语义理解是语法检查及自然语言处理的制高点。新的发展趋势是研究者越来越注重语义在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制约作用,试图用统计大规模语料为手段来攻克难关。这种发展趋势对自然语言处理的冲击不在于研究命题的转移,而在于研究方法和论证手段的量化。在汉语的各种制约关系中,可能有一种超越已知句法语又关系的认知心理语法,它与特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客观社会文化关系的理解相一致,有可能是自然语言处理的最后一个堡垒。  相似文献   

13.
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于1728年所著《汉语札记》是目前已知最早对汉语文言虚词"而"进行语法描写的著作。该书比较全面地对"而"的词性、语法意义、两端意义关系以及常用组合进行了描写。研究表明,《札记》很有可能参考过元代卢以纬《语助》和清代袁仁林《虚字说》,是西方语言学素养与汉语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论20世纪中国汉语转型语法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语言类型制约着不同研究方法的自发形成,如果不拘于西方语形语法学的眼光,进行实字语义训释和虚字功能考索的训诂学就是汉语传统语法学。20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引进西方理论的“汉语转型语法学”,根据所引进西方语法理论方法,可分为草创、变革、发展、重建四个阶段。马建忠在1898年就创立了“两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叶斯泊森语法哲学是欧洲新传统语法学,从属关系语法与三品说的基本原理存在渊源关系。汉语转型语法学存在两条主线:以普遍唯理为基础的马建忠传统-引进语法哲学理论-吕叔湘的传统·结构语法学;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赵元任传统-借鉴生成语言学方法-朱德熙的结构·语义语法学。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东西方语法学合流的基点不应是语形语法学,而应当是语义语法学。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语法学与西方语法学的语法分析,各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西方民族语言的特点是用丰富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词的性、数、格和词语组合所产生的结构关系.汉语缺乏西方语言那种形态变化,而独具人文性特点.由于汉语语法学建立之始是模仿西方的语法体系,以西方的句法规则来分析汉语,受西方语言理论和方法先入为主之影响;而摆脱这种影响的最佳途径,就是把汉语规律的揭示建立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特质上,吸纳其他民族的语言理论和方法,建构有汉语特色的语法学.  相似文献   

16.
徐通锵的字体位思想是一种以"字"为基本粒子的汉语言系统观。它摆脱了汉语研究的印欧语眼光,是目前对汉语语法特性最有解释力的观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种新兴理论的引进,近年来的汉语代词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人们从汉语代词的语法化、类型学、认知、篇章功能等视角,在对其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之时加进一些新的元素,促进了汉语代词的发展,使汉语代词的研究与西方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迈入了国际化轨道。这些新兴理论促使汉语代词的研究开始注重宏观探索,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汉语代词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是汉语复句理论的滥觞之作。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语复句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句读"之学和虚词研究的渊源关系。现行汉语复句理论之"名"是借源于西语文法的、而其"实"则是根源于中国传统"语法"观的。  相似文献   

19.
隐喻的认知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焦点。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是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主要哲学基础。本文以语言世界观为指导,对英汉语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英汉语隐喻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语素论》的出版对于推进汉语语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著新见选出,亮点纷呈。第一章关于汉语基础单位不是字而是语素的论辩,其后几章关于汉语语素特点的说明、关于汉语语素特点与汉语语法特点关系的论析、关于汉语语法研究何以应当结合词法研究的阐述,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著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因为作者敢破敢立,勇于提出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