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钊 《云南档案》2011,(3):36-37
本文将白族档案植根于白族文化,从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以及文化变迁与档案样态演变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民族档案的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以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云南大理白族绘画文化遗产是白族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宗教、民族、地域研究价值,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民族道德教化价值,探讨其价值属性,调查与分析其流失现状,对于明确云南大理白族绘画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界》2011,(6):67-67
广西少数民族文献是广西这一特定区域内民间、民俗、民族历史和现代资料的总和,反映区域内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乃至行为方式等一切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白族是一个宗教信仰较为复杂的民族。历史上,道教、佛教及儒家思想都在白族地区产生过很大影响,号称“三教并列”。此外,白族尚有自己的民族宗教信仰,即“本主”崇拜。本主崇拜是白族宗教思想的核心,本主文化是白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大本曲是白族的一个古老曲种,采用汉字记录,白族语音演唱,其曲本、唱腔、表演方式与白族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发掘大本曲的潜在的档案价值,既能保护白族文化资源,又能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从而更好的实现民族珍贵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4,(Z1):100-101
<正>一、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大理位于中国云南西部,是我国西南地区以白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州,全州辖12个县市,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有13个世居民族和谐相处,现有人口约346万人。大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13个世居民族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云南省档案馆大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独具云南特色的木雕屏风,雕刻题材源于云南山水和花鸟鱼虫,作品出自剑川白族能工巧匠。剑川隶属于云南大理,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有6个民族居住,其中白族占人口总数的92%,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历史上,汉传佛教、印度密宗、藏传佛教在这里融合,汉族、白族、彝族、藏族、纳西族等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激荡,使得剑川白族匠人能够吸纳更多  相似文献   

8.
民间传承文化是人类创造历史的痕迹.是传承至今的共同体的共同文化。保护这类“文化活化石”.是对人类和民族自身的尊重。人类虽处于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代.但现实社会的需求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并不排斥民间传承文化。新闻学从诞生时起.自有它本位的学科主旨,但在时代发展中也非一成不变,。它往往是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汇中拓宽着自己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内涵丰富的现实存在,全面涉及各民族的各个领域。本文试以白族为例,就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民族档案样态的存留与变异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以期对今后民族档案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内涵丰富的现实存在,全面涉及各民族的各个领域。本文试以白族为例,就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民族档案样态的存留与变异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以期对今后民族档案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界》2011,(6):67
广西少数民族文献是广西这一特定区域内民间、民俗、民族历史和现代资料的总和,反映区域内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乃至行为方式等一切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由于广西少数民族文献大多散落在民间,要靠专业人员在乡下登门入户,辗转搜集,获得的文献大都十分零碎,涉及地域  相似文献   

12.
民间传统文化是指由某一特定民族或一定区域的人群世代相传,留存于民间的,反映该民族或该区域人群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心理特征及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群体特征、宗教信仰等诸多内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总和.①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传统性和群体性特点,这两个特点使其处于公知公用状态,创造主体不明确,难以确认权利归属.因此,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商标权的归属不像商业领域内的品牌那样明确,它成为一个民族或区域内的人群都可以共享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象征性品牌,如东巴文化之于云南省丽江市、"刘三姐"文化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林寺之于河南省登封市.因此,对于民间传统文化品牌来说,受众与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是品牌建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的抢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原始文献。论文通过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对白族民间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的案例调查,研究其内涵外延、生存状况与保护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原始文献。论文通过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对白族民间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的案例调查,研究其内涵外延、生存状况与保护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守华 《文化遗产》2015,(3):135-137,158,159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历程。它在非遗保护的热潮中应运而生,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学新发展态势的反映。其丰富多彩、贴近地方和民族语境的鲜活特色,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别具风采,为展现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开设了一扇独特的学术文化窗口。  相似文献   

16.
罗梅 《新闻窗》2006,(4):43-44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分,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的天然大宝库。从新闻媒体的角度来看,民族题材的新闻报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纵观近年有关该省的新闻报道,民族题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头戏,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推出“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以来,  相似文献   

17.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使唐人婚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特点。  相似文献   

18.
所谓特色文化,是指在民间长期流传,已形成固定模式,并有着鲜明地方地域特征、民族特征、民间特征的文化物质形态。  相似文献   

19.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白族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对其进行建档保护有利于保存民族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论文阐释了银器非遗档案的内涵外延与银器锻制技艺建档保护在加快民族记忆构建、实现优秀文化传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现实意义,分析建档工作中存在的专项建档标准缺失、建档主体一元化、档案资源零散化以及欠缺标准化管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建档思路与建档实施路径。研究从专项建档标准的制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档案资源整合、数字化建档等方面提出了银器锻制技艺建档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剑川县是国内白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聚居县,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剑川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成为剑川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