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网络与读图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阅读采取了快捷的态度,时常在传播媒体上见到、听到“眼球文化”这个词,就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快餐文化,它正是网络、读图时代的文化现象。所谓的“眼球文化”,其实就是强调对视觉形成强烈冲击力但无须动用人们的思维与想像的一种快捷手段,别说碟片、光盘的大量出版已经对文字赋予的人们的想像构成冲击,就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和摄影器材更新,图像的摄取、欣赏从上世纪中末期的高雅、娱乐享受衍变为现代人之间一种无需语言和文字、直观纪实互通信息和交流文化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读图”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本文就数码摄影在当今“读图时代”地位与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读图能力:阅读能力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充斥于当代生活的大量图像、影像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读图已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快餐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面对读图时代的到来,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读文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因为“读图”与“读文”本源上是一致的,文字与图像是一种相互补充、协调的关系,图像阅读能力与文本阅读能力应成为读图时代语文阅读能力的双翼。只有实现图文互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技术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阅读方式的变革,“读图”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阅读方式,有人称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所谓“读图时代”,“就是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丰富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一种新型整合,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化彰显了视觉的中心性,表明了图像的转向,宣示了文学的退场.在网络文化里,文字本身亦正在日益变成图像,人们的观看行为就是一种读图行为.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图像文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媒体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快,媒体之闻的竞争愈演愈烈。媒体都在最大限度地运用新闻照片激活报纸版面,以此争夺公众注意力或读者“眼球”:正是这种特定的时代环境。最终促使现代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本文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了一些报纸在“读图时代”运用新闻图片的时候。以牺牲新闻的信患含量为代价。过分追求视觉效应走入“读图时代”误区。“读圈时代”要求媒体必须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正确方向,进行理性的思考,要求报纸认真处理好文字新闻与图片的关系,深化“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思路.真正提高报纸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一、抽象艺术教学背景1.当前抽象读图时代的发展和趋势。有专家断言:我们已进入了抽象读图时代,越来越多的海报、广告、服装、门票等试图用更多的图、符号来直接冲击我们的眼球;网络、视觉媒体的产品也日益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许多美术教师纷纷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拿出来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体验色彩斑斓的现代艺术,感受读图时代的广阔图像世界。随着读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已经从“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图片新闻以其迅速传递真实形象新闻的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特有的作用,而我国新闻界尤其是报纸图片编辑和网络图片编辑工作却呈现出滞后的现象。本文主要论述了新闻图片编辑在工作中的现状与处境.以及如何适应社会从“读文时代”向“读图时代”这个大环境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读图时代     
古人有读画一词,即所谓画中有诗,诗是不能看出来而只能读出来的,故称读画。但今人的读图与古人的读画不同。读图说的不是画,而是书。书是文字的,书中的图叫插图;可是如今书籍插图日多,甚至反客为主,读书就变成读图了。时下,读图是新鲜事,是一种时尚。故而说,今天的读者正在进入读图的时代。1995年冬,我在台北买了一套小书,叫做《发现之旅》,图画多文字少,印得精美好看。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出版者的话”,那里面说道,出版这种书为的是“满足影像时代人们在视觉上的需求”。自台北回来后,我即对好友肖关鸿说:“影像时代就是大众文化时代。看图…  相似文献   

10.
卢君 《内蒙古教育》2006,(10):41-42
目前,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正向新兴的图像阅读方式发生着转变。所谓“读图”,是读者对以图形为主体阅读内容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图像压倒了文字,转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学在图像面前显得异常软弱,它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青少年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衰退,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图像超越了文字的霸权,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主导。青少年“读图”当然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一“、读图”对…  相似文献   

11.
一、抽象艺术教学背景 1.当前抽象读图时代的发展和趋势.有专家断言:我们已进入了抽象读图时代,越来越多的海报、广告、服装、门票等试图用更多的图、符号来直接冲击我们的眼球:网络、视觉媒体的产品也日益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许多美术教师纷纷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拿出来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体验色彩斑斓的现代艺术,感受读图时代的广阔图像世界.  相似文献   

12.
当今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借助多媒体,人们可以避开那些枯燥的文字符号,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获得来自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愉悦。然而,这是一种“快餐”文化,尽管使用便捷,但吸收到的营养不一定均衡。因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很有必要,这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对青少年影响颇深,在小学教材中更是随处可见彩色插图,学生也更喜欢“读图”这种快速的阅读方式,这对学校教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读图时代”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继而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应对“读图时代”影响的策略。以期通过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读图时代对小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出发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应对“读图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其实就是读图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仔细阅读每篇文章、每条新闻,而新闻图片却以一种最直观、最真实的独特语言,向读者传达最快捷、最准确、最生动的种种信息。新闻摄影要拍摄出好新闻图片必须坚持“三贴近”。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化的奔涌大潮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看图或图像成为阅读主流方式之一。身处“读图时代”,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通过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文字内涵。作为语文教师,要正视读图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图文对比、质疑问难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和读图力,在去伪存真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老照片》《老漫画》《画说资本论》《西方文化漫画集成》……当各种传统或现代的绘画、新闻或艺术照片、电影、电视、卡通、漫画、商业广告影像等铺天盖地涌来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图的时代来到了。读图时代的来临,无疑是迎合了我们越来越懒惰的阅读——越读图越多,越读越简单,越读越“返璞归真”了。照这个趋势读下去,下一步恐怕就要读“看图识字”了。读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图片往往比文字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更明白,“读”起来也就更省时省力。新近出版的《读图时代》中也称:“在有文字之前…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时代,伴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通俗地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生活和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数据.这些数据以及对其形象化处理的统计图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直接冲击力.于是有人称我们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为了能在这个读图时代里更好地生存.首先就必须能从大量的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下面以2006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读图时代”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出现的阅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特定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接受者普遍倾向于阅读以影视、图像为主要形式的信息载体。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学习观念、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也随即发生改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正面面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迎接“读图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一、视觉文化与语文教学1.视觉文化与视知觉的"渊源"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2]贝尔认为艺术品中能唤起我们审美情感的特质是,"有意味的形式"。[1]而在语文课本中,纯语言表达的课文,我们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