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相差关系》应用题由“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三种形式组成。其特点是两个同类量进行差比,因此数量关系相同。但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因而分为三类。如: 例1 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可改编为:  相似文献   

2.
听一位教师这样讲"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  相似文献   

3.
下面是小学数学十一册“分数乘法”单元的一个例题:六年级同学为准备国庆晚会做绸花。黄花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此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利用数量关系解题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往往将数量关系理解为“黄花的朵数x1/10=红花的朵数”。而这个例题的这种关系式的理解也是分数乘法单元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4.
在“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中,我根据儿童感知的特点,从视、听、触、想、说等方面来引导他们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本质特征。现以“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作法。口算质疑,激发兴趣首先出示例题: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让学生读题后,口算出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通用教材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总是根据课本的图示一次把线段图出示完,以进行应用题的讲解。这样做,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困难。 在教“九义”教材第四册第58页例8时,我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把线段图改为分层出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效果较好。 例8: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 1.先让学生找到题中有哪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对比训练,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对错误的方法能够辨析。例如:1.红花有25朵,黄花比红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2.红花有25朵,比黄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有些同学看到题目里的“比……多”,就用加法计算,得出两题的算式都是:25+5=30(朵)。很明显,第2题的解法是错误的。从第2题的条件“比黄花多5朵”可知,红花比黄花的朵数多,红花是25朵,黄花比红花少5朵,要求黄花的朵数,用减法,即:25-5=20(朵)。为什么同样是“比……多”,一道题用加法,另一道题用减法呢?教师应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分为正叙和反叙两种类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他们在理解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比正叙的要难,因此,这是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一、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无论是正叙还是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都必须具备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学生在第二册里已弄清了较大数是由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和比较小数多的部分合起来的,求较大数用加法算。如:“黄花有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红花是较大数,红花有5 3…  相似文献   

8.
下面是小学数学十一册"分数乘法"单元的一个例题:六年级同学为准备国庆晚会做绸花。黄花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此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利用数量关系解题是本课的  相似文献   

9.
听一位教师这样讲“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芽生l:5+3=8穴朵雪师: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芽“3”表示什么意思芽“8”表示什么意思芽生1:算式中的“5”表示5朵黄花,“3”表示红花比黄花多3朵,“8”表示红花有8朵。师:是这样的吗芽看看花儿搞错了没有。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题里说有5朵黄花,但是算式中的“5”表示的不是黄花,而是红花。师:穴故作惊讶雪那是为什么芽这个“5”为什么表示红花了呢芽生2:穴到黑板前指着图说雪红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  相似文献   

10.
【事件背景】 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P41的例3,备课时考虑到题中的一个关键条件,即“红花比黄花多1/10”,学生理解时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假如对“红花比黄花多1/10”这一条件理解不深刻、不透彻,若不很好地剖析它,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难以解答,为了让学生弄清楚这个数量关系,教师应循循善诱,耐心引导。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三册“万以内的加法”例6、例7。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求比已知数多几的较大数”必须用加法计算,并明白算理。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用卡片复习口算20以内的加法。 2.准备练习:(1)明确两数同样多。出示老师画的小旗纸条。(2)明确比已知数多几,指名在同样多的5面小旗后,画出比老师的多4面。(3)问:小朋友画了儿面小旗?答题后强调:要比老师画的多4面,就必须以老师画的为标准,先画5面,再画4面。 3.进行新课教学并注意阶段巩固。 (1)读例6,按第一个已知条件出示5朵黄花(用贴绒板或磁性板,也可用幻灯演示)。根据第二个已知条件“红花比黄花多3朵”提问:该怎样摆出红花? (先摆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剖析两个有代表性课例,意在使更多的教师觉醒到那些习以为常、为广大教师所仿效的所谓的“经典之作”正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是应该加以革新的,并认识到教师到底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才好的问题。案例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教学。教材上的例题是:“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下面摘录一段名师上课的过程。生:5 3=8(朵)。师: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意思?生:算式中的“5”表示5朵黄花,“3”表示红花比黄花多3朵,“8”表示红花有8朵。生:老师,…  相似文献   

13.
过去教“比多”“比少”这部分应用题时,讲后给学生总结出两句话。“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让学生记熟背会就放心了。结果呢,不少学生片面理解为:见“多”就用加法见“少”就用减法计算。尤其是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然后再求两个数的“和”的两步应用题时,错误率竟达70%。问题出在那些以间接方式叙述的应用题上。如:(例一)学校养7只黑兔,黑兔比白兔少5只,白兔几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方法乃是各种认识和各种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不仅是渗透现代数学比较思想的需要,而且能使学生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比”中迁移我们知道,绝大部分的新知识总是在一个或几个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基础,不同点就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来获取新知,例如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六年制人教版)第四册第98页应用题例8、例9的教学就是这样。例8:“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例9:“有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学生解比多比少反向叙述题,有较大困难。我试用找标准数的办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例如,‘有红花十五朵,比黄花多三朵,黄花有多少朵?’我先提问:‘比黄花多三朵’是什么意思?(……)红花是同谁去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03面例5、例6。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圆片、小三角形各10个,8朵红花,画有5朵黄花的纸条和写有“跟黄花同样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每个新知识点的教学,都巧妙地设计了复习题、例题、练习题,其中例题教学是重点。教师如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活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关键。本文就灵活运用例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谈些做法与体会。 活用例题,培养“思序”。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应用题”例①“同学们做黄花 25朵,做紫花 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1)复习铺垫,奠定基础。这道例题是由“求两数和”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种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来的,其中“总…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解答“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过程中,往往按例题“套做”甚至”“猜做”(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全面考察数量关系的能力。因此,“根治”这一不可忽视的弊端,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比较是一剂“良方”。以“黄花有8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为例,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9.
【课例简析】“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比多少”和“求两数相差多少”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的例7,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应用题的比较。教学时可加强操作活动,采用探究启思的方式进行导学。【导学设计】一、操作学具,复习旧知。1.按要求摆学具,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2.按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摆学具,并思考:怎样正确摆出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们到某小学听“比多”、“比少”类应用题的练力课,其教学程序如下: 教师先出示一道题:“同学们做红花18朵,黄花比红花少6朵,黄花有多少朵?”(仿四册教材42页第8题)让学生演算。学生算完后,教师将题中的。黄花比红花少6朵”改成“黄花比红花多6朵”,再让学生计算。尔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归纳出以关键词“多”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